崔恩婷 陳順康 游怡
摘?要:創業者在經歷創業失敗后會進行是否再創業的決策。而創業者能否將創業失敗當成重要的學習機會和許多因素相關。本文通過對面子、創業失敗學習與再創業意向三者的文獻回顧,并從面子對創業失敗學習的影響、創業失敗學習對再創業意向的影響進行文獻梳理和述評;并在此基礎上,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并對未來的研究方向和重點作了展望。
關鍵詞:面子;創業失敗學習;再創業意向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8.042
0?引言
近年來國家政策的鼓勵和市場環境的進一步開放使得創業活動更加靈活多樣。然而,隨著經濟發展程度的深入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創業活動已經不是單純的個體經營行為。創業成功與否不僅依賴于創業者自身的能力,還受到其他因素,如經濟因素、社會文化因素等影響。其中,在眾多社會文化因素中,面子因素是值得進一步討論的因素。
面子是一種基于文化觀念下對自我形象的評價,具有較強的社會屬性。面子的壓力甚至會影響人們在經濟活動的決策。在霍弗斯泰德文化價值理論中,尤其在中國,濃厚的不確定性規避和集體主義氛文化價值使得中國人更加重視社會關系以及個人的社會屬性,故而面子這一文化現象極具中國文化特色(陳之昭,2006),因此研究面子對再創業意向有重要意義。雖然現有文獻分析了面子壓力和創業失敗的關系,但是系統的將面子、創業失敗學習和再創業意向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的鮮有涉及。本文基于創業失敗學習、面子與再創業意向的關系,并探討面子對創業失敗學習的影響,以及創業者失敗學習對再創業意向的影響,對先前文獻和相關理論進行梳理,并提出自己的總結。
1?文獻綜述
1.1?面子的定義及維度
在面子相關研究方面,從根本的“面子定義”與“面子維度理論(瞿學偉,2004)”到發散的“面子需要理論(寶貢敏,2009)”以及“中西面子理論差異”等都有大量的研究結果。在眾多文獻中,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學者的定義,面子的定義都圍繞“社會生活”以及“個人形象”展開。中國學者認為,面子是個人聲稱的、并且得到他人認可的社會尊嚴或公眾形象(周美伶,1996);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面子是已形成的心理及行為在別人心目中產生的心里地位(瞿學偉,2004)等。有西方學者認為在一定社交活動中,面子是一種個體強烈爭取積極的社會價值,展示了社會環境中他人的價值認同。(Goffman,1955)。Brown和Levinson(1978)則將“面子”定義為“每一個社會成員意欲為自己掙得的一種在公眾中的個人形象”。學術界當前普遍認同面子是社會科學領域的概念,反映的是個體在社會的個人形象,包含了個人對自我的期望和社會外界的評價,因此研究面子是觀察個體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下的對個人形象的反應,即個人在面對社會不同評價時的所表現出的個體的主觀感知和訴求。
關于面子維度的劃分,寶宮敏(2009)認為有個體面子在社會關系的體現有三維度:能力性面子、關系性面子和道德性面子。程思聰(2013)還提出面子維度的來源不同的面子壓力,分別是基于個人能力的面子壓力、個人品德的面子壓力、人際關系的面子壓力和個人行為的面子壓力。西方學者根據面子維度的理論延伸出了面子需要理論,Goffman(1955)最早將面子維度其劃分為防御性面子需要和保護性面子需要。Brown與Levinson(1978)認為個體對面子的需要可以分成兩種:積極的面子需求和消極的面子需求:積極面子需要建立在個體想要的不被干涉和影響的基礎上;而后者則是建立在人們想要樹立一種正面的、期望被表揚和認同的愿望上。在此基礎上,張新安(2011)根據中國本土化的特點,將面子分為想要面子和怕丟面子:前者是以積極方式獲取他人的重視和贊賞等;后者是通過消極的方式用印象修飾來掩蓋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陳之昭,2006)。綜上,面子維度是研究個體對自身的行為、能力和道德以及社會關系的反應,想要面子是更傾向獲得正面評價,怕丟面子是更傾向避免負面評價。
1.2?創業失敗學習的來源、定義及維度
現有關于創業失敗后行為的研究文獻主要從失敗程度、預感程度、失敗次數和失敗歸因等要素討論創業失敗對再創業行為的影響。郝喜玲(2016)將創業失敗界定為創業公司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其經營業績與其期望的目標或成果發生偏差的狀況,強調創業失敗的動態變化。因此從動態發展的過程看,并不是每一個企業家都能從失敗中恢復過來,重新開始自己的事業。在目標偏離的過程中,先進行創業失敗學習也是創業失敗后一種常見的決策。Mcgrath?R?G(1999)認為創業失敗的經歷在一定程度上會給事件的經歷者與旁觀者提供很好的學習機會,還有認為創業者對不同失敗情景的注意力會影響創業者進行學習的重點,由此影響到創業者選擇對創業過程的哪些方面進行學習與反省(于曉宇,2013)。
創業失敗學習是指創業者了解其企業失敗的原因,從創業失敗的經歷中吸取教訓,并根據創業失敗的經歷進行學習,修正他們已經掌握的關于如何高效地經營自己公司的知識(張月,2015)。創業者在進行創業失敗學習時,對個人素質、創業能力以及認知的改善是當前研究創業失敗學習的重點,郝喜玲(2016)對創業失敗學習的定義是十分值得參考的:創業者通過對創業失敗的反思,獲得新的創業知識、提升自己的創業技能和素質、改變自身對企業的優劣勢和企業經營環境的認知,進而改善自己和企業的行為。
創業失敗學習的內容包括創業者如何吸收學習知識,以及創業者如何對創業活動進行改善,即創業失敗學習的維度和作用。當前針對創業失敗學習維度和創業失敗學習影響的研究比較少見,有關創業失敗學習維度的文獻主要從失敗學習和創業學習的內容進行研究,失敗學習與創業學習的相關研究對創業失敗學習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在失敗學習的維度研究中,杜維等(2015)提出了探索式失敗學習和利用式失敗學習,分別指代從前的失敗經驗和新學習的知識提升創新能力的學習過程。通過文獻梳理發現,創業活動的改善與創業失敗學習的對象有關,而這被稱為標桿學習,標桿學習是指通過自我評估和借鑒他人的先進經驗,提高自身競爭力的良性循環過程(方金城,2016)。陳文婷(2010)認為創業學習的維度包括了創新思考、外部資源獲取、信息共享、經驗反思和戰略試驗。單標安(2014)則從知識獲取的角度將創業學習的維度分成三個層次,分別是經驗學習、認知學習和實踐學習。經驗學習是指創業者在自身創業經驗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的轉換方法來使用和創造新的知識;認知學習強調從別人的經驗中吸取教訓,并通過對別人的行動和結果的觀察,獲取信息并形成有價值的知識;而實踐學習的重點是在具體的環境積累經驗和學習新的知識。
綜上所述,創業失敗學習作為創業活動行為的一種,與創業者對創業失敗的認知和理解有著密切的關系。當創業者經歷了創業失敗后,通過學習才能更好地判斷自身以及企業管理的優劣勢,進而改善當前的創業活動。從當前文獻梳理看,創業失敗學習維度的劃分更多來源于失敗學習的維度劃分與創業學習的維度劃分,本質上是創業者在進行創業失敗學習時對于獲取創業知識、改善創業活動的研究。
1.3?面子對創業失敗學習的影響
目前,學術界鮮有將“臉面”與“創業失敗的反思學習”聯系起來,創業失敗學習不僅是學習新的創業知識,更是通過回顧創業經歷進行反思和分析,能針對性提升相關的能力和知識。有研究發現不同的面子會對人們學習產生影響。張正林(2008)提出爭面子傾向高的人更愿意追求社會贊許、樂于炫耀;而護面子傾向高的人,更傾向避免出風頭,因此不同的面子壓力會影響人們的行為決策。常濤(2014)等提出能力面子壓力會促進員工做出創造性努力的改善行為,而消極的自主面子壓力會導致個體產生顏面和尊嚴的消極情緒,從而會抑制創業者創新,創業者會采用比較保守的方式經營企業。在創業過程中,企業高管在面對負向反饋時,為了避免“丟面子”會傾向將先前的決策行為合理化(陶侯永,2019),因此基于“怕丟面子”的心理,創業者面臨創業失敗時,傾向于堅持自己先前的創業管理活動是正確的,從而忽視了對創業管理的改善。同時,出于對優異成績的渴望,積極面子文化會增強人們的學習動力,在積極面子的作用下,優異的成就會獲得他人的認同,從而滿足自尊的需要,促進了創業者進行創業學習的意愿(王丹,2013)。
國內已有的許多研究將創業失敗與失敗的學習聯系起來,創業者對創業失敗的認知影響了其進行創業失敗學習時的選擇,但未能充分考慮創業群體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與其創業活動的關系。當創業者面臨創業失敗后,創業者的個人素質、首次創業的認知水平、對創業失敗的態度和評估以及歸因、創業失敗帶來的消極情緒、創業失敗的代價等,這些因素都對創業失敗學習有一定的影響。文化和心理因素甚至會影響創業者對創業失敗學習的選擇。面子作為一種中國文化背景下特有的心理和價值取向的表現,也會影響創業者反思和回顧創業失敗的心態,因此面子對創業者的創業失敗學習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1.4?創業失敗學習對再創業意向的影響
創業失敗后的決策一般包括再創業和退出創業,而再創業受到再創業意向的直接影響。當創業者比較認同對創業失敗學習這項活動時,其再創業意愿的可能性也會越高,從而激發其再創業意向(張秀娥,2020)。張秀娥、王超(2020)提出,創業者通過創業失敗學習獲得新知識并提升創業管理能力后﹐他們對再次開展創業活動以檢驗習得的新知識和能力的意愿將更加強烈。綜上,創業活動的參與投入會影響創業者的再創業意向,創業者通過聚焦創業失敗學習進行了針對的改善和學習,因此需要經過重新開始創業來檢驗學習的創業知識(李君,2018),這一過程激發了創業者再創業的意愿。當前有部分文獻研究再創業意愿時認為創業失敗學習能促進創業者的再創業意愿,但主要從宏觀的角度進行分析,并未進行深入的研究。大部分研究提出創業者再創業是為了檢驗創業失敗學習的成果,更多是基于創業者已經再次創業活動的情況,探索再創業前的行為動因,但較少文獻從創業失敗學習的過程或者學習的內容進行微觀的分析研究。
2?研究展望
隨著經濟發展,創業行為的研究已成為眾多學者關注的焦點,其中,創業失敗問題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焦點。1999年McGrath的研究把學術界的注意力從最初的創業失敗歸因轉移到了對創業失敗的學習,以及之后的創業活動等方面。但創業領域的相關研究更多關注的是創業失敗學習的影響和作用,缺乏關于文化因素對創業失敗學習的前因的思考。本文整理總結前人研究,從面子這一文化概念出發,探究創業失敗學習的原因,沿著面子—創業失敗學習—再創業意向的研究路線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并提出了以下有望深入研究的方向。
2.1?明確面子對創業失敗學習的影響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創業失敗學習的研究已初見成效,很多學者從創業失敗的視角出發,對其產生的機制進行了探討。由于創業活動本身的特點,創業者在進行創業失敗學習時,往往會根據自身已有的創業知識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創業失敗經歷對創業失敗學習的影響是很關鍵的。特別是在中國,創業者往往在回顧創業失敗的歷程時,往往會被面子所左右,這點也對創業者的創業失敗認知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目前僅少部分研究基于社會文化的視角探究面子因素與創業失敗學習的關系,因此合理的系統的利用面子這一社會文化因素分析創業者進行創業失敗學習的動機和阻礙是十分必要的。
2.2?明確創業失敗學習的維度
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是否有效地進行創業失敗學習對其再創業意愿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當前,學術界的研究多集中在創業學習的維度上,對于創業失敗學習的維度劃分卻很少。創業失敗學習的維度探究可以給創業失敗學習的影響提供更清晰的研究視角:創業失敗學習聚焦的重點的是創業者如何通過創業失敗的經歷提升識別開發機會和組織管理創業活動的能力,清晰的創業失敗學習維度劃分可以幫助研究者從具體的角度分析創業者在進行創業失敗學習的過程中如何影響再創業意向的。
2.3?明確創業失敗學習對再創業意向的影響
當前有部分文獻研究再創業意愿時認為創業失敗學習能促進創業者的再創業意愿,認為創業失敗學習的成果能通過再創業進行檢驗,但較少從創業失敗學習的具體內容出發,研究其對再創業意向的影響機制。因此,研究創業者創業失敗學習的過程,能更直觀地從創業失敗學習的視角探討創業失敗學習對創業者再創業意向的影響,從而探究出創業失敗學習對再創業意向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之昭.面子心理的理論分析與實際研究[J].中國社會心理學評論,2006.
[2]翟學偉.中國人的臉面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Chou?M?L,周美伶.Protective?and?acquisitive?face?orientations:?a?person?by?situation?approach?to?face?dynamics?in?socialinteraction[D].香港:香港大學,1996.
[4]Brown?P,Levinson?S?C,Goody?E.Universal?in?Language?Usage:?Politeness?Phenomena[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8.
[5]Goffman?E.On?Face-Work?An?Analysis?of?Ritual?Elements?in?Social?Interaction[J].Psychiatry?Interpersonal?&?Biological?Processes,1955,18(3):213231.
[6]Zhang?X?A?,Cao?Q?,Grigoriou?N.Consciousness?of?Social?Face:?The?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a?Scale?Measuring?Desire?to?Gain?Face?Versus?Fear?of?Losing?Face[J].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2011,151(2):129149.
[7]郝喜玲,陳忠衛,劉依冉,等.創業失敗學習內容的差異性及其根源[J].華東經濟管理,2016,30(3).
[8]McGrath?R?G.Falling?forward:Real?options?reasoning?and?entrepreneurial?failure[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9,24(1):1330.
[9]于曉宇,蔡莉.失敗學習行為,戰略決策與創業企業創新績效[J].2022,(12).
[10]杜維,劉陽,馬阿雙,等.失敗學習對制造企業物流服務創新的影響[J].商業研究,2015,(10).
[11]方金城,朱斌.標桿學習對企業主流與新流創新的影響[J].中國流通經濟,2016,30(1).
[12]陳文婷,李新春.中國企業創業學習:維度與檢驗[J].經濟管理,2010,(8).
[13]單標安,蔡莉,魯喜鳳,等.創業學習的內涵、維度及其測量[J].科學學研究,2014,32(12).
[14]張正林,莊貴軍.基于社會影響和面子視角的沖動購買研究[J].管理科學,2008,21(6).
[15]陶厚永,章娟,劉藝婷,等.外部監督、面子需要與企業高管的承諾升級[J].南開管理評論,2019,22(4).
[16]張秀娥,王超.創業承諾能促進連續創業意愿嗎?[J].科學學研究,2020,38(3).
[17]張秀娥,王超.創業失敗經驗對連續創業意愿的影響——創業失敗學習與市場動蕩性的作用[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0,37(20).
[18]李君,陳萬明,安寧,等.創業失敗經歷、失敗學習與再創業意愿[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