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明峰,馮羅華
(常州市武進人民醫院兒科,江蘇 常州 213017)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一種間質性肺炎,屬于兒童群體中的常見呼吸系統疾病,以起病輕重不一、治療效果差為主要特點,主要經飛沫感染,秋、冬季節發病較多,臨床表現多以乏力、發熱及肺外癥狀等為主,若不及時給予相關治療,多可造成其終末氣道、肺間質及肺泡的炎癥病變,發展為重癥時甚至可引發呼吸、循環障礙及休克,對患兒的正常生活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臨床肺部感染評分(CPIS)可作為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病情預測的重要參考工具,有利于全面地對患兒病情嚴重程度進行評估,并為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依據[1]。隨著醫學水平的發展,臨床發現患兒感染病原體后其免疫系統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從而導致患兒機體免疫功能發生紊亂,進一步發展可造成多器官的損傷,加重患兒病情[2-3]。另外,由于該疾病為炎癥病變,機體中各項炎癥指標均參與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病過程,且與病情進展也存在密切聯系,因此,研究機體免疫、炎癥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有助于為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診治提供參考[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體內血清免疫球蛋白、炎癥因子指標水平變化,并分析各指標與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常州市武進人民醫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間所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臨床資料,作為觀察組,并根據患兒CPIS[5]將其分為輕度組(27例,CPIS<6分)、重度組(53例,CPIS ≥ 6分);另回顧性分析同期在醫院體檢的80例健康兒童的體檢資料,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研究對象中男性41例,女性39例;年齡2~14歲,平均(6.83±1.02)歲。觀察組患兒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齡1~13歲,平均(6.81±1.01)歲;病程2~14 d,平均(7.01±0.66) d。兩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診斷標準:觀察組患兒符合《臨床兒科學》[6]中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觀察組患兒符合上述相關診斷標準者;②入組前未接受抗感染治療者;③臨床資料完整者等。排除標準:①精神狀態較差者;②伴有其他部位感染者;③伴有心、肝、腎等器質性病變者等。本研究已經過常州市武進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嚴格審核并批準。
1.2 檢查方法 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標檢測:在所有研究對象空腹狀態下采集肘部靜脈血5 mL,離心機參數設置為轉速3000 r/min、時間10 min,離心獲得血清,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所有研究對象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炎癥因子指標檢測: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所有研究對象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抗人白細胞介素8(CXCL8)水平。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對照組、觀察組研究對象血清IgG、IgM、CRP、IL-6、CXCL8水平。②比較輕度組、重度組患兒血清IgG、IgM、CRP、IL-6、CXCL8水平。③使用Pearson相關系數法分析血清IgG、IgM、CRP、IL-6、CXCL8水平與CPIS的相關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本研究數據,本研究免疫功能指標、炎癥因子指標數據均為計量資料,經K-S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使用Pearson相關系數法分析免疫球蛋白、炎癥因子各項指標與CPIS的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照組、觀察組研究對象血清IgG、IgM、CRP、IL-6、CXCL8水平比較 觀察組研究對象血清IgM、CRP、IL-6、CXCL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血清IgG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觀察組研究對象血清IgG、IgM、CRP、IL-6、CXCL8水平比較( ±s)

表1 對照組、觀察組研究對象血清IgG、IgM、CRP、IL-6、CXCL8水平比較( ±s)
注:IgG:免疫球蛋白G;IgM:免疫球蛋白M;CRP:C-反應蛋白;IL-6:白細胞介素-6;CXCL8:抗人白細胞介素8。
組別例數IgG(g/L)IgM(g/L)CRP(mg/L)IL-6(pg/mL)CXCL8(pg/mL)對照組8010.06±1.251.03±0.043.87±1.0211.87±1.12146.63±8.12觀察組805.79±1.682.70±0.1521.20±3.5046.41±5.24232.40±9.24 t值18.23996.21742.51857.65562.365 P值<0.05<0.05<0.05<0.05<0.05
2.2 輕度組、重度組患兒血清IgG、IgM、CRP、IL-6、CXCL8水平比較 與輕度組比,重度組患兒的血清IgM、CRP、 IL-6、 CXCL8水平均更高,血清IgG水平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輕度組、重度組患兒血清IgG、IgM、CRP、IL-6、CXCL8水平比較( ±s)

表2 輕度組、重度組患兒血清IgG、IgM、CRP、IL-6、CXCL8水平比較( ±s)
組別例數IgG(g/L)IgM(g/L)CRP(mg/L)IL-6(pg/mL)CXCL8(pg/mL)輕度組2711.17±1.281.04±0.0517.87±2.1231.16±3.24165.23±6.31重度組533.11±0.273.47±0.2430.01±4.1158.59±5.97301.46±10.98 t值44.20351.88614.37422.22059.539 P值<0.05<0.05<0.05<0.05<0.05
2.3 血清IgG、IgM、CRP、IL-6、CXCL8水平與CPIS的相關性 經Pearson相關系數法分析,結果顯示,血清IgM、CRP、IL-6、CXCL8水平均與CPIS呈正相關(r=0.437、0.392、0.424、0.370), IgG與CPIS呈負相關(r=-0.419),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血清IgG、IgM、CRP、IL-6、CXCL8水平與CPIS的相關性
有研究表明,肺炎支原體肺炎主要發病機制為支原體直接侵入兒童呼吸系統,導致一系列病理變化,可引起整個呼吸道的炎癥,兒童免疫功能發育不全是病情進展的重要原因[7]。同時有研究報道證實,肺炎支原體肺炎是由于患兒肺部炎癥反應加劇所引起,若不及時給予有效治療則可引起患兒出現低血壓、多器官功能障礙及呼吸衰竭等嚴重后果,對患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8]。因此,明確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血清免疫球蛋白、炎癥因子水平與其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尤為重要,可為后續臨床中該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奠定基礎。
當患兒感染肺炎支原體肺炎后,肺炎支原體可在其體內進行定植及繁殖,患兒體內的免疫系統可出現應答反應,而血清IgM作為由B細胞所分泌的特異性抗體,是機體出現體液免疫應答反應時最早出現的抗體,而當患兒感染肺炎支原體后,其體內各類免疫細胞均可被激活,大量形成與支原體進行對抗的特異性抗體,患兒免疫功能隨之降低,血清IgM抗體均可隨著患兒病情加重而升高[9-10];IgG可針對機體游離外毒素起到中和作用,并對吞噬細胞產生調理效應,其低水平表達可對吞噬細胞的作用產生影響,降低免疫功能,進而提升病原菌感染的風險[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研究對象的血清IgM水平高于對照組,血清IgG水平低于對照組,且隨著病情嚴重程度的增加,上述指標變化幅度越大;經Pearson相關系數法分析,結果顯示,血清IgM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血清IgG與其呈負相關,提示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機體免疫功能與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IgM和IgG可以作為檢測患兒病情程度的免疫指標。
血清CRP、IL-6、CXCL8均為反映機體炎癥狀態的主要指標,CRP是一類由機體肝臟所合成的急性反應蛋白,正常人體內水平較低,CRP可激活機體中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并激活補體,促進單核細胞表面多種細胞因子參與機體炎癥反應,其水平異常升高多是由于機體出現感染并出現炎癥引起[12-13];IL-6是由T淋巴細胞所分泌的一類重要的非特異性炎癥因子,可調節機體免疫應答、急性期反應、炎癥或感染程度,屬于一類多效性細胞因子,其水平可在機體出現急性炎癥反應時明顯升高[14-15];CXCL8是CXC趨化因子亞家族中的主要因子,可介導機體炎癥反應,當患兒出現肺炎支原體肺炎時,其體內多種炎癥細胞可聚集于肺部組織中,釋放大量血管活性物質,進一步引起組織免疫損傷,加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病情嚴重程度[16-1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研究對象血清CRP、IL-6、CXCL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且重度組均高于輕度組;經Pearson相關系數法分析,結果顯示,血清CRP、IL-6、CXCL8與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說明隨著病情加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機體炎癥反應加劇。
綜上,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血清IgM、CRP、IL-6、CXCL8水平均與其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血清IgG與其呈負相關,臨床上可將上述指標作為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病情評估的標志分子,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盡量進行早期干預,改善患兒預后。但由于本研究所選樣本量相對較少,且均為常州市武進人民醫院所收治,后續仍需擴充樣本量進一步探究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血清免疫球蛋白、炎癥因子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