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再玥
(中通服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南京 210019)
作為一種受到建筑行業廣泛認可的工程總承包產業總稱,EPC 模式在建筑行業飛速發展的今天獲得了廣泛的應用。所謂ESP,是指工程、采購、建設的總稱,在EPC 模式下,建筑項目工程的成本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包括建筑項目工程的設計規劃、工程施工所需的設備材料等等。目前,在我國工程總承包企業承攬的項目中,EPC 模式占據的比例越來越大,但大多數建筑承包商在應用EPC 總承包模式時,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各企業應加強對于EPC 模式下工程成本控制的深入研究,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建筑承包商若想在規定時間內利用EPC 模式完成總承包項目的目標利潤,就需要對項目工程的全過程、全要素進行成本控制管理[1]。在傳統的工程成本管理中,各個環節之間的成本控制工作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在EPC 模式下,施工圖設計和投標報價階段是成本控制的主要環節,總承包單位在中標后,需要根據合同的具體內容設計相應的施工圖紙,這樣一來,可以實現對工程成本的事先限額設計,通過相應的成本控制手段,提高項目工程的整體經濟效益。
通過應用EPC 總承包模式開展成本控制工作,可以有效促進建筑承包商的綜合發展。建筑承包商通過基于EPC 模式下的成本控制工作,不僅可以提升自身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可以增加自身企業的社會效益。對于一個優秀的建筑承包商來說,不能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而是應以提升人民群眾的居住安全、居住舒適度作為經營目標,才能更好地實現自身企業的社會效益,拓寬自身企業的綜合發展道路。
對于建筑項目工程來說,成本控制工作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這也是導致建筑承包商成本管理工作質量無法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2]。而在EPC 模式下,建筑承包商的成本控制工作更加具有規范性,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制定總體的成本控制目標方案,然后根據具體的施工實際情況對成本控制目標方案進行細化分解,最后落實到項目工程的各個施工環節中。基于EPC模式的工程成本控制可以充分調動全員的成本控制意識,為后續的項目成本管理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工程報價工作是工程成本控制過程中的首要環節。在EPC 模式下,對成本控制中的工程報價工作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對于一個項目工程來說,由于涵蓋的工程報價內容、項目較多,因此建筑承包商應在工程報價過程中,制定明確的報價操作流程,從而提升成本決策制定的合理性與規范性。同時,建筑承包商應對自身項目工程各個施工階段的實際施工情況進行分析,明確各個施工環節的主要任務,提升工程報價過程的準確性。
在完成項目工程總承包階段的成本控制后,建筑承包商需要開始進行合同分包階段的成本控制。在這一階段中,相關工程管理人員需要根據標段將分包招標、估算標底、分包費用目標等分包工作做好[3]。作為合同分包階段的關鍵性關節之一,采購分包的招標對于項目工程的整體成本控制工作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在對分包階段進行成本控制時,需要對采購合同的簽訂過程、采購費用控制過程提高重視,從而減少實際采購使用費用超出合同規定限額,減少日后成本控制偏差責任不清問題的發生概率。
設計階段不僅是保證建筑項目工程施工質量的關鍵階段,同時也是保證建筑項目工程成本控制效果的關鍵階段。因此建筑承包商若想提升自身項目工程的整體成本控制質量,就需要對設計階段的成本進行合理控制。①建筑承包商在開發新項目工程時,盡量以公平競標的方式對設計機構進行招標,聘請資歷較深、經驗較為豐富的設計機構。②在項目工程設計過程中,為了提升項目工程施工的優化程度,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設計方案的變更,此時建筑承包商應要求設計機構做好設計變更的管理工作,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損失。③嘗試采用創新型設計階段成本控制思路(圖1),如限額設計。

圖1 設計階段成本控制思路
由于施工單位是建筑項目工程施工階段的第一負責人,因此建筑承包商應加強對于施工單位的嚴格要求,保證其按照設計方案與合同規定的內容開展施工。建筑承包商可以指派專門的駐場人員,在施工現場對施工單位的施工情況進行監督,保證其施工的規范化與合理化,加強對于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另外,在實際的項目工程施工過程中,會由于各種因素而導致施工變更,此時駐場人員需要對施工變更方案的合理性與合規性進行深入分析,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費。
承包商自身風險是EPC 總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風險類型之一。造成承包商自身風險的主要原因如下。
(1)承包商在項目開展初期缺乏對于項目工程周邊環境、施工條件的合理勘察,進而引發一系列的潛在成本控制風險。同時,部分承包商也沒有及時針對此類成本控制風險進行及時的干預,也會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損失[4]。以某海外建筑項目工程為例,承包商并沒有提前對項目周邊環境與施工條件進行勘察,導致部分國內施工技術無法適用該項目工程的施工。
(2)承包商缺乏與業主之間的溝通協調,未能及時獲取業主方對項目工程的需求與驗收標準,導致后續面臨嚴重的賠償風險。
業主的資金落實情況與項目工程施工進度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但往往存在部分業主方資金落實不到位而導致工期進度受到影響的情況,導致整體項目工程的工期延誤。例如,當市場中的建筑材料價格上漲時,必然會導致項目工程施工成本的上漲,如果業主方沒有及時補齊建筑材料所需的成本,可能會對導致項目工程的施工進度延誤。另外,業主方并沒有將場地建設、拆遷、水電等項目在合同中詳細規定,那么將會導致總承包商存在嚴重的成本控制風險。
外部環境風險大多存在于海外項目工程中,對于海外項目工程來說,外匯變化、稅收政策、通貨膨脹等都可能對海外項目工程的成本控制造成影響。例如,某海外項目工程建設階段與竣工階段的匯率存在較大差異,導致該項目工程的利潤沒有達到預期標準。
成本控制風險隱患嚴重是困擾EPC 工程總承包項目的主要問題,因此各建筑承包商應加強對于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視。作為項目工程開展前期階段的一項重要準備工作,市場調研可以幫助建筑承包商及時發現本項目一些潛在的成本控制風險隱患,幫助承包商提升成本控制風險防范能力[5]。例如,建筑承包商可以通過市場調研,對本次項目工程可預計的成本進行計算,并對不可預見成本類型、數額有大致的了解,從而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最大程度降低成本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
由于建筑項目工程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如人員變更、材料價格變化、施工環境變化等因素而導致的設計變更。一旦項目工程發生設計變更,那么將會導致承包商的成本發生變化。因此,建筑承包商應加強與施工設計單位之間的交流,成立專門的設計變更審核小組,對產生的設計變更圖紙的合理性與可行性進行審核。另外,建筑承包商還應定期與業主方就目前施工情況進行商討,確保當前施工效果滿足業務方要求,避免因雙方分歧而導致的施工變更。
設計、采購、施工是基于EPC 總承包模式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3 個環節,建筑承包商若想提升工程的成本控制效果,就需要加強對各個環節的控制能力。
(1)對于設計階段來說,建筑承包商應提高對于設計單位的審核力度,避免過度設計、超量設計等產生的成本增加。
(2)加強對于采購人員的培訓,培養其成本管理意識,從而在保證建筑施工材料質量的前提下,將成本控制到最低。
(3)協調成本管理與施工管理之間的關系,施工管理又包括進度管理、質量管理及安全管理。加快成本管理與三者之間的融會貫通,從而實現降本增效[6]。
制定健全的總承包管理制度是EPC 模式下工程成標控制工作開展的前提基礎,因此建筑承包商應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總承包管理制度體系。在總承包管理制度中,還應對各部門具體的成本控制職責、內容作出明確的規定與劃分,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為成本控制工作的開展奠定扎實的基礎[7]。同時,建筑承包商可以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構建成本控制風險預警機制,事先制定完善的風險防范措施,實現對成本控制風險的及時預警與自動規避。
成本控制管理人才是EPC 模式下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主要戰斗力”,因此建筑承包商應加大EPC 模式下工程成本管理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力度。①建筑承包商應定期對成本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教育,培養其成本控制意識與風險意識;制定嚴格的成本管理人員招聘機制,提升成本管理人員隊伍的整體素養[8]。②為了對成本管理人員的日常工作行為起到規范與監督作用,建筑承包商可以建立科學嚴謹的績效考核制度,提升成本管理人員的成本控制工作合理性與合規性,幫助企業完善成本控制工作[9]。
在傳統的工程成本控制與管理中,建筑承包商往往缺乏對于建筑施工機械設備的管理,導致施工進度受機械設備的影響較大,產生不必要的成本損失。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更加龐大、更加精密的施工機械設備被應用到建筑項目工程的施工中,由于機械設備而導致的成本控制問題也更加復雜,因此建筑承包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于機械設備的管理[10]。
(1)加大對于機械設備的保養頻率與保養力度,由于現代化建筑工程施工中機械設備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一旦缺乏及時的養護與維修,那么不僅會導致施工進度受影響,同時也會降低整體的施工質量,進而導致施工成本的增加。
(2)施工人員操作不正確。在機械設備的使用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素質水平有限,因此其在使用機械設備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違規操作、暴力操作等行為,造成機械設備的損壞,增加建筑承包商的成本。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管理理念的不斷創新,EPC 等現代化管理模式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項目工程成本控制工作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建筑承包商應提高對于EPC 模式下工程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視,對關鍵成本控制點進行深入分析,提升自身的成本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