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功,伍建和
(浙江交投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22)
隨著國家“交通強國”戰略的提出,近幾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飛躍發展,部分原有的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已經滿足不了社會交通需求,但現在建設用地資源越發匱乏,因此高速公路改擴建成為現在乃至未來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的一種趨勢。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既要在工程施工的情況下保障車輛高速通行,又要盡可能降低營運通行對施工帶來的不確定風險,這對高速公路的交通組織要求非常高[1]。
目前國內對高速公路改擴建過程中橋梁、路基、路面加固利用和拼接等技術的研究偏多,對改擴建項目施工期間交通組織管理研究偏少,其“邊通車、邊施工”項目施工期間的安全管控措施、體系等尚存較大研究空間,因而構建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施工期間綜合安全管理體系對于加強項目日常安全管理顯得尤為重要[2]。
高速公路改擴建施工期的交通組織體系應以屬地政府主管部門為主,產權、營運、建設、施工、保暢等單位共同參與的交通組織管理機構,協調高速上交通組織各項事宜,形成統一、高效的指揮體系,建立“一路多方”齊抓共管的組織架構。涉高速施工安全組織機構如圖1 所示。

圖1 涉高速施工安全組織機構
在交通組織實施過程中,各方需提前厘清各單位工作職責。政府主管部門應做好決策、協調以及審批的職責;建設單位應做好工可、初設和施工階段交通組織方案編制,加強施工現場監督檢查工作;營運單位應做好高速路段養護、路政設施管理;施工單位應根據方案加強作業區域管理,做好與各單位安全協調管理工作;保暢單位應根據政府決策指令做好高速公路封道、隔離等工作。
工程項目建設施工前,各單位需建立良好的工作聯絡機制,建立健全“一路四方三保”工作機制(圖2),四方即高速交警、高速路政、工程建設指揮部、運營單位管理處,三保即保安全、保施工、保通行。各方對涉高速施工聯勤聯動、聯合應急。工程項目運行“投建管養”一體化理念,將運營單位、高速交警、路政等部門管理人員納入至項目建設項目管理中,成立項目管理專班,排查整改涉路施工現場各類警示、防護等設施,協助現場高速道路施救、辦理行政許可和涉路施工報備。

圖2 “一路四方三保”工作機制
交通組織方案編制前建設單位組織施工、營運、高速交警、路政、專業第三方等單位對路段及周邊路段車輛通行流量情況進行分析調研,按“一路段一方案”編制交通組織方案;同時建議參建單位將BIM 技術與涉路施工作業有效結合,對施工現場各種工況進行建模演示,驗證施工涉及合理性。BIM 技術模擬現場交通組織如圖3 所示。

圖3 BIM 技術模擬現場交通組織
參建單位提前統籌謀劃施工組織計劃,采取跨標段、跨區域、多工種集約化施工、兵團式作戰模式(圖4),縮短涉高速段的施工時間,并提前梳理施工內容,分層級進行推演,做到任務清單化、清單責任化[3]。

圖4 集約化、兵團式施工
在全線涉路施工開始前,規范采用A 級可移動的鋼質護欄作為隔離措施(圖5),設置端頭防護、聲光報警器、實用性爆閃燈、夜間LED 警示燈、霧天誘導警示設備等臨時交安設施。

圖5 可移動鋼質護欄
全線隔離設施拆除時,在路橋交接處延伸5m,并增設防闖人報警設備和緊急避險帶及港灣停車區;涉路邊坡施工時應在施工區域設置警示標牌、流水式燈帶、預警車、測速儀、搭設防護排架等設施,防止飛石。
在導改口迎車方向設置雙道鋼護欄,連續轉彎或事故易發路段增設智能預警設備、虛擬測速、移動監控等聲光電設施,保證導改路段行車安全;通過增設同步燈、太陽能照明燈、線型誘導標志、射燈等措施保證導改路段夜間行車安全(圖6)。增設多道橫向震蕩線,提醒駕駛員減速慢行。

圖6 夜間行車保障措施
(1)一線作業人員上崗前應該落實專項培訓,建立“一人一檔”制度,發放涉路施工應急管理處置卡,開展班前會等,提升安全意識各應急處置能力;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將涉路施工沙盤和“VR+實盤模擬”用于涉路施工安全教育(圖7)。

圖7 涉路施工沙盤
(2)參建單位要明確涉路作業人員的工位,實行涉路人員定置定位“網格化”管理(圖8),避免人員在場地區域亂走,造成交通事故;參建單位要做好設備進場前安全技術條件核查、備案,對涉路施工高聳的設備要落實防傾覆措施,對全線高聳設備進行編碼,實行“網格化”管理,對起重吊裝設備要進行定置定位管理,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實行作業許可制,防止侵入通行區域[4]。

圖8 涉路人員定置定位
(3)參建單位要積極采用科技手段加強現場監管。通過無人機+遠程視頻監控的手段,實現涉路施工安全監控無死角所有涉路施工車輛及設備加裝360°全景倒車影像,涉路施工管理人員配備執法紀錄儀、智能工牌、GPS 定位,巡查車輛配備車載視頻巡查采集系統,結合安全巡檢APP 實現軌跡實時跟蹤,并對發現的問題直接點對點到人;全線配備涉路預警防撞緩沖車,遏制涉路施工車輛沖入施工現場。無人機巡檢如圖9 所示,流量自動監測如圖10 所示。

圖9 無人機巡檢

圖10 流量自動監測
4.2.1 充分發揮多方聯勤聯動工作機制
規范涉路施工網上施工審批、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應急保暢和涉路作業人員培訓工作,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團結協作、優質高效”。
4.2.2 強化現場交通轉換前后風險管控工作
交通轉換前對專項方案落實情況進行檢查,檢查移動鋼護欄、臨時標志標牌以及聲光電等交安設施[5];導改設施布設完成后,經一路多方驗收合格實施交通轉換[6]。
4.2.3 加強社會面路段的通行宣傳
通過龍門架信息提醒、高德、百度導航系統聯動,同步發布占道或者借道通行信息,引導駕駛員安全行駛并建議進入該路段的社會車輛繞行,避免路段擁堵[7]。
4.2.4 強化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充分發揮多方聯勤機制,做好每月定期組織開展聯合檢查、定期進行檢查反饋、開展整改回頭看、組織聯勤會議等工作。
4.2.5 加強應急管理
項目編制現場應急措施,要充分考慮交警、路政、消防、養護的單位的現場處置方案,梳理掌握通過地方道路快速到達高速公路事發點展開救援的位置;定期開展交通事故實戰、桌面推演等應急演練,培養現場管理人員快速處置簡易事故的能力。
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在全過程面臨“邊通車、邊施工”壓力和挑戰,安全管控難度及壓力非常大。本文通過國內多個改擴建項目調研基礎上,提出行而有效的安全管理體系及一路四方的安全保暢機制,并建議多項合理管控措施,落實涉路交通管控及施工區域內的安全管控措施,并依托于重大項目進行了工程實踐應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對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