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凱杰 黃羅寧 郭曉紅 吳博研
(1.福建省交通工程造價站,福州 350001;2.武漢大學,武漢 430072)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現代化城市交通體系承擔著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尤其高速公路以行車速度快捷的獨特優勢,成為承載車輛運輸的主要交通設施。近年來福建省的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建成投運,如: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莆炎高速永泰至尤溪段、沙埕灣跨海高速公路、泉廈漳城市聯盟高速公路、云霄至平和高速公路、廈門港海滄港區1~3#碼頭擴建工程等。同時,公路網進一步完善,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6000 km,實現80%以上的陸域鄉鎮30 min 便捷通高速,“四好農村路”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列入交通強國示范工程。由此可見,交通建設工程對改善各地區之間的交通狀況、提高各地區的聯系和合作、促進資源的有效配資和優化產業結構,發揮了重要的引導作用。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公益性的特點,交通建設投資規模大、不確定因素多、施工工藝復雜、建設周期長、參與市場主體多。從整體上看,我國交通建設市場主體存在一定的誠信缺失問題,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圍標、串標、轉包分包、偷工減料等失信行為,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損失十分突出。因此加強對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的信用監管是十分有效且必要的措施。信用是基于信任的對承諾契約或簽定合同的履行過程[1]。交通運輸部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對交通建設行業的信用管理及監管提出了更為明確的規定。交通工程建設的市場化、多元化的特點也給交通建設市場工程造價的信用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內外關于信用評價的研究很多,但針對交通建設市場工程造價信用評價的研究則很少,主要包括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信用評價方法的研究。關于信用指標體系的構建,Huang 等[2]分析了影響企業信用評級的指標,并最終構建了評價指標體系;Chen[3]構建企業信用評價體系,運用粗糙集的方法將信用等級進行劃分;Stewart 等[4]采用二元分類器的方法分析了各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在信用評價方法的研究方面,通過支持向量機可以建立有效的信用評級評價體系模型[5-6]并進行評價,Tsai 等[7]、Oreski 等[8]分別運用了神經網絡、遺傳算法等智能方法建立了信用評價的模型,并說明了其在信用評價指標賦權中的作用。此外,國內學者也進行了相關研究,董捷[9]研究了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指標,并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進行了實證分析;范志清等[10]建立了建筑市場從業資格人員的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并基于物元分析的方法進行評價和分析;楊曉葉[11]基于遺傳算法優化的BP 神經網絡方法,對供電企業的信用進行了評價;張洪祥等[12]應用模糊聚類的方法構建了信用評價模型;孫鵬等[13]通過層次分析法對建設領域信用標準體系進行分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施工企業信用標準體系。
相對而言,交通建設市場工程造價主體信用研究還不成熟,還主要停留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關于造價主體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還有待完善。2009 年以來我國交通運輸部陸續制定了很多有關交通工程建設市場信用管理的相關文件,對交通建設市場參與主體的信用管理也做出了具體規定,需要更多的實踐落實交通建設市場項目法人的信用監管[14]。本研究從政府監管視角出發,對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項目法人工程造價信用評價指標進行優化重構,基于層次分析法對交通建設市場造價信用評價指標進行賦權,建立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項目法人造價信用評價指標體系,以期更好地規范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秩序和提高建設市場造價信用監管水平。
根據 《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信用考核管理辦法》《福建省交通運輸廳關于印發福建省公路水運工程造價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工程造價信用考核實施細則》,分析福建省2019—2021 年交通建設市場項目法人造價信用考核現狀,總結3 年中關于項目法人的考核項目數量和考核平均分如圖1 所示,項目法人的考核項目扣分次數見表1。

表1 福建省項目法人造價信用考核扣分次數

圖1 福建省項目法人考核數量和平均分
由圖1 可知,2019 年下半年和2021 年下半年進行項目法人造價信用考核的項目最多,數量分別為45 個和41 個。2019 年上半年的考核平均分最高為91.45 分,2019 年下半年的考核平均分最低為84.97 分,2020 年下半年到2021 年下半年中的考核平均分數雖有波動,但變化不大。
由表1 可知,項目法人造價信用考核在2019年中,臺賬管理、投資控制、設計變更的扣分次數較多;在2020 年中,臺賬管理、投資控制、人員配備和制度建設、設計變更的扣分次數較多;在2021 年中,前期工作、臺賬管理、投資控制、人員配備、計量支付、設計變更的扣分次數較多。從扣分的指標看,前期工作在2021 年上半年平均扣分次數最多,達到0.89 次/項目;臺賬管理在2020 年上半年平均扣分次數最多,達到了1.13 次/項目;投資控制在2019 年上半年及2020 年上半年平均扣分次數較多,分別達到了1.20 次/項目和1.53 次/項目;人員配備及制度建設在2021 年上半年平均扣分次數最多,達到了1.89 次/項目;合同管理在2019 年上半年平均扣分次數較大,達到了0.56 次/項目;計量支付在2021 年上半年平均扣分最多,達到了1.16 次/項目;設計變更在2020 年上半年扣分次數最多,達到了1.25 次/項目;信息報送在2021 年上半年扣分次數最多,達到了0.26 次/項目。
從2019—2021 年考核的交通建設市場項目法人造價信用的結果看,福建省交通市場建設項目較多,以半年為考核周期的造價信用水平波動幅度較大,信用指標扣分變化趨勢復雜,說明在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信用考核相關文件的指導下,需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和合理的分值分配,完善造價信用指標體系,以遏制項目法人的失信行為,提高項目法人造價信用水平。
交通建設市場項目法人造價信用是指在進行交通工程建設的造價活動過程中,項目法人基于其他參與主體的信任,以履行合同為基礎,實現其他主體期望與自身行為表現相一致。本研究基于信用指標的依據和分析,優化項目法人造價信用指標[15]。
交通建設市場項目法人造價信用評價指標應具有代表性和針對性,指標選取應遵循科學性、客觀性、一致性、適用性的原則[16]。具體依據以下3 方面來選取能全面反映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項目法人造價信用情況的評價指標。(1)全生命周期造價信用管理。評價的范圍包括:投資估算的編制及審核;工程概、預、結(決)算的編制與審核;全過程造價控制、工程造價合同管理(含索賠管理)、臺賬管理、計量支付、設計變更管理等涉及交通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造價信用考核。(2)分階段造價信用管理。造價信用管理分為以下4 個階段:立項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階段。(3)工程造價成果質量完整性。包括項目實施期評價、項目完成后評價、項目實施效果評價中工程造價成果質量的完整性。
基于信用評價指標選取依據,結合國內外研究成果和《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項目法人工程造價信用考核表》,確定具有系統性、科學性及和可執行性的交通建設市場項目法人造價信用指標,分為準則層和指標層,其中準則層包括前期工作、臺賬管理、投資控制、人員配備及制度建設、合同管理情況、計量支付、設計變更、信息報送、本地政策執行。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項目法人造價信用指標見表2。

表2 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項目法人信用指標
結合表2 的項目法人造價信用指標,基于層次分析法邀請了5 位行業專家對準則層指標間和指標層指標間的重要性關系以1~9 標度進行兩兩比較,每位專家共構建了9 個判斷矩陣,分別確定了準則層和指標層的指標權重,并建立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項目法人造價信用指標體系。
根據第1 位專家的判斷數據建立準則層判斷矩陣及計算權重見表3。計算該判斷矩陣最大特征根λmax=10.121,CR=0.096<0.1,說明準則層判斷矩陣通過了一致性檢測。

表3 某專家準則層指標的判斷矩陣
同理,其他專家也對指標權重賦值,并判斷數據及權重有效,進行專家數據集結。本研究選擇計算結果集結加權算術平均的方式,利用集結后的判斷矩陣計算指標權重。因為判斷矩陣中各元素的值是根據權重Wi計算出來的,所以CR=0.0,完全一致,通過了一次性檢驗。準則層集結后指標權重如表4 所示。由表4 可知,對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項目法人工程造價信用影響最大的部分是投資控制

表4 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項目法人造價信用指標體系
與計量支付,其權重為0.145,其次是前期工作、合同管理、設計變更、臺賬管理及人員配備及制度建設,信息報送對項目造價信用的影響力度最小,其權重值僅為0.066;說明在投資控制與計量支付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更多的造價失信行為,將會對項目法人的信用產生很大的影響。
同理,可以確定指標層的指標權重見表4。由表4可知,在“前期工作”的準則層中,“落實批復文件”的權重最大;在“臺賬管理”的準則層中,及時“完成清單勘誤工作”最重要;在“投資控制”的準則層中,“概預算編制”和“概預算控制”最重要;在“人員配備與制度”的準則層中,需重視“造價人員資質合格”和“履行監督職能”;在“合同管理”的準則層中,應做好“合同規范編制”;在“計量支付”的準則層中,需重視“計量率達標”;在“設計變更”的準則層中,做好“變更符合規定”“設計變更審批”“變更資料完整”和“執行設計變更完整”;在“信息報送”的準則層中,更要完善“報送數據/信息”。這也是在各準層中需重視和重點考核的內容。
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項目法人指標體系重要性排序如表4 所示。該排序對造價信用考核和造價信用主體自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中排序前5 的指標是 “完成清單勘誤”“計量規范”“報送造價數據/信息”“計量率達標”和“建立造價管理臺賬”。
本研究以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項目法人造價信用為研究對象,通過文獻研究,界定交通市場造價信用的概念,研究交通建設市場造價信用相關內容,分析了項目法人造價信用的9 個準則層和38 個指標的評價指標,采用調查問卷和層次分析法確定了準則層的權重和指標權重,并對38 個指標進行排序,重新構建了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項目法人造價信用指標體系,進而界定交通工程造價信用概念、信用分類及其相關的信用信息,明確信用考核依據,完善交通建設項目法人造價信用評價體系,可以有效推動造價信用監管工作全面進入規范化軌道。健全信用監管標準及規范,應與交通建設工程項目法人的日常管理規則相結合,實現更科學有效的交通建設項目造價管理。為了更好地進行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造價信用評價,信用監管部門應加快信用監管標準規范建設,推動信用監管工作全面進入規范化軌道,更好地服務交通建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