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咪
你們讀過《吹牛大王歷險記》嗎?在這篇文章里有許多夸張的描寫。夸張就是變形的藝術,它能讓事物變大或縮小,有時也可以認為是夸大其詞。最經典的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詩歌,比如: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李白《秋浦歌》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李白《夜宿山寺》
這種人物形象和環境的描寫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氣氛等。李白說自己的憂愁長得就像“白發三千丈”,試想一下,一個人白發如三千丈高的瀑布一般飄落,這種愁苦的感覺不言而喻。而為了表現樓高,他說站在樓上一伸手就能摘到星辰。
古典名著《紅樓夢》的第三回里寫賈寶玉初見林黛玉的印象:
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
林黛玉安靜時像水中嬌嫩的花朵,行走時如同微風吹拂剛發芽的柳枝,這種夸張其實就是想側面表現林黛玉的身體嬌弱。
作家老舍也經常以夸張的手法表現人物形象。比如:
一出來,才曉得自己錯了。天上的那層灰氣已經散開,不很憋悶了,可是陽光也更厲害了:沒人敢抬頭看太陽在哪里,只覺得到處都閃眼,空中,屋頂上,墻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著點紅,從上至下整個地像一面極大的火鏡,每一條光都像火鏡的焦點,曬得東西要發火。
——《駱駝祥子》
老舍先生的描寫不急不緩,為了表現日光的毒辣,他說太陽像“一面極大的火鏡”,照在地面的某些地方就會著火。這樣夸張的描寫,讓人直觀地感受到太陽的火熱,就像我們有時在作文中會說太陽像火球,這其實也是夸張。
最后,我想和孩子們分享的是,我們要敢于運用夸張的修辭方法,大膽想象,學會和“夸張”做朋友,就像美國詩人希爾弗斯坦這首詩中描寫的一樣:
總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美)希爾弗斯坦
總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它們看起來灰蒙蒙。
總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因為那些八哥、海鷗和老鷹
都抱怨星星又舊又生銹,
想要個新的我們沒有。
所以還是帶上水桶和抹布,
總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當你知道如何擦亮星星,你也就明白如何擦亮作文,夸張就是一個很好的妙招,孩子們不妨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