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

我的同事陳章魚寫了一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很有趣的觀察視角。
很多人都在抱怨,高考的結(jié)果其實也很草率。比如說,閱卷老師判作文分數(shù),平均時間是一篇40秒,這能是認真對待的嗎?陳章魚就提醒說,過了高考你就知道了,在社會上,別人要能給你40秒時間來判斷你,那簡直就是尊重你啊!不說別人,就說咱們自個兒:你會用多長時間,來決定一個人值不值得做你的朋友?恐怕都不到40秒吧?
對,高考,可能是我們參與的最簡單的一場社會競爭了。往后余生,遇到的所有考試,我們都得更孤獨地面對,比如說求職面試,沒有高考那么認真負責的考查了,我們得在更草率的判斷中面對更大的風險。
另外,高考,大家想的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競爭太激烈了。但是,陳章魚又說,其實人多恰恰是高考的優(yōu)點。你想,那么多人都在參加高考,所以,它成了社會矚目的焦點。
作為考生,就擁有了一些隱秘的特權(quán)。比如說,不能有人打擾你復習和考試;比如說,要是趕不及了,你拿出一張準考證,攔一輛警車,警察也會二話不說把你送到考場。
再比如說,你參與的競爭會相對公平,考你的問題會有標準答案,你只要靠勤奮就可以拿到不錯的成績等。
回頭一看,高考,才是我們一生中最公平的競爭啊!
(若 子摘自微信公眾號“羅輯思維”,視覺中國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