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俊賢,藺欣艷,蔡 濤,高麗萍,左淑婷,陳 志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新疆昌吉 831100)
棉花枯萎病和黃萎病都屬于土傳性維管束病害,傳播速度快,防治難度大,各棉區發生比較嚴重,一直是嚴重限制我國各棉區棉花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障礙。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棉花產量高,品質優良,植棉經濟效益理想,棉花種植區域集中,棉花種植區連作嚴重,導致連作障礙問題突出。棉枯黃萎病發生發展嚴重,成為制約棉花生產的長期主要障礙因素之一。棉花黃萎病,病原真菌大麗輪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棉花枯萎病,病原真菌是尖孢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棉花黃萎病具有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時間長、侵染過程復雜,難以防治的特點。棉花枯萎病和黃萎病也是造成棉花產量和纖維品質下降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棉花的整個生育期都能造成傷害,目前以藥劑防治為主。該試驗與空白對照相比,水肥藥一體化施用棉護士6號處理能夠很好地防控棉花枯萎病和黃萎病,防效達88.21%~98.14%,增加棉花單株結鈴數 0.7個,折合增產48.91 kg/667m2,增產15.22%。
棉護士6號,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和新疆輝柯農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新疆輝柯農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該試驗示范田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貝林哈日莫頓鄉決肯村孫長春的承包地(N44°43'52",E82°23'23",海拔高度294m),開展邊試驗邊示范的模式。
試驗執行時間:2022年4~11月份。
供試作物:棉花,品種為新陸早54號。
該試驗示范田為具有代表性的中等偏下肥力條田,地塊平坦、整齊、肥力均勻,澆水條件較好的地塊。試驗前土壤有機質含量15.9g/kg,速效氮79.7mg/kg,速效磷15.3mg/kg,速效鉀207.4mg/kg,pH7.9。示范區多年連作棉花,棉花枯萎病和棉花黃萎病發生較重,土壤條件一致,發病均勻。棉花品種統一,栽培管理、水肥條件一致。
試驗地前茬是棉花,皮棉145.5 kg/667m2。歷年施肥量為農家肥2 000 kg/667m2、23 kg/667m2美國磷酸銨或重過磷酸鈣、尿素35~40 kg/667m2。
試驗設3個處理,處理 1為棉護士6號,滴出苗水一次性施藥;處理 2為棉護士1號;處理3為清水對照(與處理1同時期沖施等量清水,其他管理措施相同)。所有處理采用隨機排列,重復三次。小區形狀為長方形,長為10 m、寬為4.2 m,小區面積42 m2。試驗小區四周設有保護行,施肥時按肥料要求進行,其他田管措施和大田一致。小區上方為水肥滴灌設施,各小區為單獨滴水。
播種后滴灌出苗水時,滴施棉護士(2 kg/667m2,第一次出苗水滴施藥劑,1.2 kg/667m2;第二次頭水滴施藥劑,0.8 kg/667m2),4月18日隨水施藥,5月26日隨水施藥。
根據該區域當地滴灌區特點,設置一個空白對照滴灌區(2 hm2),示范處理2(2 hm2)滴施棉護士6號1 kg/667m2(2 kg/667m2,第一次出苗水滴施藥劑;第二次頭水滴施藥劑,0.8 kg/667m2);示范處理3(20 hm2)滴施自擴繁藥劑(第一次出苗水滴施藥劑,10 kg/667m2;第二次頭水滴施藥劑,5 kg/667m2;從第二次滴水開始每次滴水均滴施自擴繁藥劑棉護士6號3 kg/667m2),示范面積共24 hm2。
調查時期:在棉花枯萎病和棉花黃萎病發生初期和中后期共調查2次。
調查方法:在示范區內按照五點取樣法隨機選取5點,每點連續選取100株棉花進行黃萎病分級調查。調查分級標準如下:0級,無病植株;1級,0~25.0%葉片發病的植株;2級,25.1%~50.0%葉片發病的植株;3級,50.1%~75.0%葉片發病的植株;4級,75.1%~100%以上葉片發病的植株。
防效計算:依據以下公式計算病情指數和發病率,根據病情指數和發病率分別計算防治效果,評價微生物殺菌劑防治棉花黃萎病的效果。
查棉花單株結鈴數、株數/667m2,計算鈴數/667m2,按照棉花實測的單鈴重計算皮棉產量/667m2并計算增產效果。
1)“棉護士6號”防治棉花黃萎病效果。7月 11日進行棉花黃萎病發病情況第一次調查,結果表明,棉護士6號 2 kg/667m2滴灌處理防治棉花黃萎病的效果為病指防效89.92%,發病率防效88.21%;棉護士1號滴灌處理防治棉花黃萎病的效果為病指防效85.19%,發病率防效83.24%。9月10日進行棉花黃萎病發病情況第二次調查,“棉護士6號”2 kg/667m2滴灌處理防治棉花黃萎病的效果為病指防效88.79%,發病率防效83.17%。棉護士1號滴灌處理防治棉花黃萎病的效果為病指防效84.62%,發病率防效81.14%(見表1)。

表1 棉護士6號防治棉花黃萎病的效果
“棉護士6號”防治棉花枯萎病效果。7月11日進行棉花枯萎病發病情況第一次調查,結果表明,棉護士6號2 kg/667m2滴灌處理防治棉花枯萎病的效果為病指防效87.79%,發病率防效89.02%;棉護士1號滴灌處理防治棉花枯萎病的效果為病指防效83.14%,發病率防效84.73%;棉護士1號滴灌處理防治棉花枯萎病的效果為病指防效83.14%,發病率防效84.73%。9月10日進行棉花枯萎病發病情況第二次調查,“棉護士6號”2 kg/667m2滴灌處理防治棉花枯萎病的效果為病指防效89.14%,發病率防效85.21%。棉護士1號滴灌處理防治棉花枯萎病的效果為病指防效82.75%,發病率防效81.21%(見表2)。

表2 棉護士6號防治棉花枯萎病的效果
2)水肥藥一體化施用棉施棉護士6號與滴施棉護士1號相比棉花單株結鈴數增加 0.2個;與空白對照相比,棉花單株結鈴數增加0.4個;示范區平均單產506.18kg,較滴施棉護士1號相比增產4.37%;較空白對照增產17.45%(見表3)。

表3 棉護士6號增產效果
3)自擴繁“棉護士6號”棉花滴施示范田。使用“棉護士6號”通過“肥料農藥微生物一體化反應器”擴繁“棉護士6號”(棉護士6號、復硝酚鈉、培養基、水按照1∶1∶100∶1 000的比例進行配置。選擇抗高溫、耐鹽堿的在嚴峻環境下仍能高效率繁殖枯草芽孢桿菌優良枯草芽孢桿菌菌系,在32~36℃下4 h菌體繁殖迅速,可達10倍以上),大大降低了微生物菌劑的生產成本,從而實現“水水見藥”,起到抑菌、殺菌、增根、壯根、解決重茬、改良土壤等功效,防治棉花枯萎病和棉花黃萎病效果顯著。
示范區24 hm2,棉花品種為新陸早54,干播濕出栽培模式,滴施自擴繁藥劑棉護士6號示范區從滴出苗水開始,每次滴水均配施自擴繁“棉護士6號”3~5 kg/667m2(第一次出苗水滴施藥劑10 kg/667m2;第二次頭水滴施藥劑,5 kg/667m2;從第二次滴水開始每次滴水均滴施自擴繁藥劑棉護士6號3 kg/667m2);設置滴施棉護士1號對照區(2hm2,滴施棉護士1號,第一次出苗水滴施藥劑1.2 kg/667m2,第二次頭水滴施藥劑0.8 kg/667m2)。設置空白對照滴灌區(2 hm2,每次滴等量清水)。
7月 11日進行棉花黃萎病發病情況第一次調查,結果表明,配施自擴繁“棉護士6號”滴灌處理防治棉花黃萎病的病情指數為0.11,病指防效97.95%,發病率防效97.21%;配施“棉護士1號”滴灌處理防治棉花黃萎病的效果為病情指數為0.51,病指防效85.40%,發病率防效83.23%;空白對照病情指數為6.29,發病率14.10%。
9月10日進行棉花黃萎病發病情況第二次調查,配施自擴繁“棉護士6號”滴灌處理防治棉花黃萎病的效果為病情指數為1.83,病指防效 98.72%,發病率防效98.74%(見表4);配施棉護士1號 滴灌處理防治棉花枯萎病的效果為病情指數1.97,病指防效84.64%,發病率防效81.19%。空白對照病情指數為16.39,發病率35.07%。
7月 11日進行棉花枯萎病發病情況第一次調查,結果表明,配施自擴繁“棉護士6號”滴灌處理防治棉花枯萎病的效果為病指防效97.98%,發病率防效98.14%;配施“棉護士1號”滴灌處理防治棉花枯萎病的效果為病指防效83.11%,發病率防效84.54%;空白對照病情指數為6.25,發病率15.37%。
9月10日進行棉花黃萎病發病情況第二次調查,結果表明,配施自擴繁“棉護士6號”滴灌處理防治棉花枯萎病的效果為病指防效98.17%,發病率防效98.92%;配施“棉護士1號”滴灌處理防治棉花枯萎病的效果為病指防效84.72%,發病率防效85.27%;空白對照病情指數為6.30,發病率14.97%(見表5)。

表5 棉護士6號防治棉花枯萎病示范田效果統計表
4)配施自擴繁棉施棉護士6號與滴施棉護士1號相比棉花單株結鈴數增加 0.1個;與空白對照相比,棉花單株結鈴數增加0.4個;示范區平均單產500.81 kg,較滴施棉護士1號相比增產4.85%;較空白對照增產14.30%(見表6)。

表6 配施自擴繁棉護士6號示范田增產效果統計表
通過試驗示范,明確了滴施棉護士6號可有效防治棉花枯萎病和棉花黃萎病的發生,防治效果顯著。配施自擴繁棉施棉護士6號,實施“水水見藥”防控棉花枯萎病和棉花黃萎病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