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幼兒園 徐文靚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發展對未來人才的創新意識、探究學習能力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幼兒作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與形成,對于其今后的學習、成長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在這一社會發展需求下,《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重視幼兒良好學習品質培養”的教學要求,倡導教師應通過主題活動的設計與開展來進一步增強對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引導。因此,在具體的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中,教師應結合幼兒好奇心強的身心發展特征,引導幼兒展開積極的嘗試與探究,使幼兒在不斷摸索中積累活動經驗、提升學習能力,并在自主生成中逐漸形成嘗試與探究的學習品質。這樣不僅提高幼兒園主題活動教學的效率,也為幼兒今后的個人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幼兒園教育中,主題活動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形式,主要指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某一主題進行深入研究與探討。由此可見,主題式活動與以往傳統的教學活動相比,有非常顯著的教學特征,對幼兒合作意識、探究能力的培養更具促進價值。
幼兒年齡小,在學習的過程中有顯著的趣味傾向性。主題活動作為一種深受幼兒歡迎的教學形式,其活動內容具有顯著的趣味性特征。一方面,主題活動的學習內容與幼兒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能為幼兒營造熟悉、親切的活動環境,使幼兒能以更加放松、樂觀的心態進行主題活動的參與;另一方面,主題活動的學習內容大多由教師精心選擇,主要源于幼兒的現實生活、興趣、探究、談話、爭辯,使主題活動內容能更加貼合幼兒的好奇心、認知沖突和探究欲望,更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
綜合性是幼兒園主題活動最為顯著的教學特征之一。主題活動與幼兒園教育中的五大領域都有相互整合的可能性,同時主題活動中也需要幼兒以各領域知識的綜合運用為基礎進行探究性學習。換言之,在探究式學習活動中,只要幼兒想到的都能成為探究的內容,通過探究獲得有關自然、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全面知識,而不只是某一方面的知識。探究式學習活動方式是一體化的。在探究式的學習活動中,幼兒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探索,知識的運用漸漸全面起來。
主題式活動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具備顯著的自主性特征。在具體的主題活動中,幼兒的學習活動擺脫了對教師的依賴,能自主進行學習活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內容,提出假設,并通過自己開展的探究活動加以驗證,從而得出結論。由此可見,在幼兒園主題活動中,幼兒擁有更多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機會,能在更加自由、寬松的學習空間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獲得具有個性化的成長與發展。
幼兒園主題活動是一種具有探究式的學習活動,其教育價值主要體現為幼兒自主、自由的探究學習過程。由此可見,主題活動是一種注重探究過程的教學形式,有顯著的過程性特征。在探究式學習活動中,幼兒經歷整個探究過程,從提出同題、確定研究方法,到最后的問題解決,能通過切身、實踐的體會與感受,獲得真正的鍛煉和提高,進一步促進主動探究意識的形成以及自我建構、自我提升的實現。
通過以上的論述不難發現,幼兒園主題活動具有非常顯著的教育特征,并在幼兒嘗試、探究學習品質的培養過程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促進作用。因此,為了進一步實現幼兒自主學習、勇于探究意識學習品質的培養,教師應積極利用主題活動的形式,在對其實施策略進行深入探究、有效實施的過程中,提升幼兒主題活動效率,促進幼兒更為全面、健康地成長和發展。
在幼兒園主題活動中,主題活動的設計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教學環節,直接影響主題活動的有效性和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效果。在以幼兒嘗試與探究學習品質培養為目標的主題活動教學中,教師應在緊密圍繞教學目標、有效結合幼兒具體情況的基礎上,進行相關主題活動的精心設計,以此調動幼兒參與積極性,促進活動教學目標的實現。
1.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科學設計主題活動。
在任何一項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都發揮重要的指向標作用,使教學活動更加具有實效性。因此,在對幼兒進行嘗試與探究學習品質培養的過程中,教師應以幼兒嘗試、探究學習品質培養作為最主要的教學目標,并圍繞其進行相應主題活動的有效設計,以進一步明確幼兒園主題活動的教育導向,使幼兒能在這一活動的參與中獲得更為良好的學習品質引導。
2.遵循幼兒的學習規律,科學設計主題活動。
幼兒年齡小,認知能力相對不足,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相對較短,但他們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對于自己周圍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這就使幼兒具有顯著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規律。主題活動作為一種具有高度自主性的教學活動,其參與主體是幼兒。因此,教師在進行主題活動設計時,應建立在對幼兒具體情況的全面認知基礎上,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充分結合幼兒的學習規律、興趣愛好以及發展需求,設計更具針對性的主題活動,并給予幼兒因材施教的教育引導,以此提升幼兒嘗試與探究的學習品質。
3.結合良好的教育時機,科學設計主題活動。

主題活動在幼兒園教育中作為一種具有自我生成性的教學活動,應充分利用一切良好的教學契機,給予幼兒適宜的教育與引導,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真正有效的主題活動,促進主題活動教學目標的實現。但是在具體教學實踐中,一些教育時機轉瞬即逝,因此教師應對幼兒的日常行為進行細致觀察,從中發現教育時機,還應科學把握、靈活運用這些教育時機,并以此為基礎設計幼兒園主題活動。這樣才能使幼兒在參與主題活動中真正實現自我生成,獲得嘗試探究學習品質的培養。
嘗試與探究學習品質作為一種良好的學習品質,其達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應通過具體學習過程中的有效引導逐步形成。在幼兒園主題活動中,幼兒親身參與的過程主要為發現問題環節、探究問題環節以及展示交流環節,每個教學活動環節都能對幼兒的學習品質的培養起到相應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應對幼兒園主題活動的過程進行科學設計,在主題探究活動中的不同階段、不同環節給予幼兒良好的教育引導,以此實現幼兒嘗試、探究學習品質的有效培養與提升。下面以“制作美味芋泥”主題活動為例,進行幼兒嘗試探究學習品質培養過程的論述。
1.發現問題環節——激發幼兒好奇心,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
在幼兒園主題活動中,發現問題是最為初始的環節。問題的發現不僅能更加有效地實現活動主題的導入,同時也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主題活動獲得更為有效的開展。
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到園內的植物種植區進行觀察,當幼兒發現一些被從土里拔出來的芋頭時,對這些黑黑的、圓圓的物體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興趣。這時,教師可以鼓勵幼兒通過觀察、觸摸等方式感知芋頭,要求幼兒將自己的觀察結果描述給爸爸媽媽,問問爸爸媽媽這個到底是什么東西,有什么用處。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其通過詢問父母、查閱資料等方式更加全面地了解芋頭這種植物。
其次,教師可以將芋頭制成芋泥讓幼兒品嘗,并給予幼兒一定引導。
師:“孩子們,你們還記得昨天那些黑黑圓圓的東西嗎?你們知道它是什么了嗎?”
幼:“知道了。媽媽說那是芋頭,可以吃的。”
師:“對,就是芋頭,我們今天吃的食物是芋泥,是由芋頭制成的。”
幼:“老師,芋泥真好吃,但是如何將黑黑的芋頭制成美味的芋泥呢?”
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了問題,并自然而然地提出問題,順利導入“制作美味芋泥”主題活動,為幼兒下一步更為深入地嘗試、探究奠定基礎。
2.探究問題環節——鼓勵幼兒參與嘗試、探究學習實踐過程。
在幼兒園主題活動中,問題探究環節是最為關鍵的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幼兒可喚醒自身的主體意識,結合問題開展自主學習、勇敢嘗試以及有效探究,并在實踐性操作中進行自我探究成果的證明與演示。幼兒可以在這一活動過程中樹立嘗試探究的意識、提升嘗試探究的能力,并在有效地內化中實現這一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
在“制作美味芋泥”主題活動中,結合幼兒提出的問題,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開展相關的探究活動。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討論芋泥的制作過程。師:“孩子們,我們在制作美味芋泥前應先了解芋泥的制作過程,你們認為需要經過哪幾個步驟呢?”幼:“老師,我摸過生的芋頭,是硬的,而芋泥是軟軟糯糯的,所以第一步肯定是要把芋頭蒸熟。”“老師,芋泥是糊狀的,肯定得需要攪拌、搗爛的步驟。”“芋泥是甜甜的,肯定還需要放一些調料。”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討論基本了解了芋泥的制作過程,為其下一步的實踐操作提供理論指引。
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合作探究,在小組成員的有效合作中進行芋泥的實踐制作。在這一具有實踐性的探究活動中,引導幼兒對芋頭的蒸制時間進行記錄、對芋泥攪拌工具、攪拌方法等進行討論,同時針對添加什么調料能使芋泥更美味這個問題進行探究,使整個芋泥制作過程充滿了嘗試性和探究性,而幼兒的嘗試探究學習品質也會在這一活動過程中獲得有效培養。
3.展示交流環節——在分享交流、自我反思中感受探究樂趣。
在幼兒園主題活動中,展示交流環節是最后一個環節,發揮重要的評價、反思、導向等教育功能,能使幼兒在對自主探究學習成果的展示中發現不足、吸收經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探究學習的樂趣,并在自我完善中獲得自身嘗試探究學習品質的提升。
在“制作美味芋泥”主題活動展示交流環節中,教師可以將幼兒制作的芋泥分成小份,使全班幼兒能結合各個小組的介紹進行品嘗,并以打分的方式進行美味程度評價。幼兒通過這一展示交流環節,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了芋泥的制作技巧,助力主題活動的完成,促進幼兒嘗試探究學習品質的有效培養與提升。
幼兒教育是一項長期、系統性的工程,需要涉及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和教育資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綜合在創設良好條件”。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作為幼兒園教育的輔助方,在幼兒園主題活動中發揮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為了進一步促進幼兒嘗試與探究學習品質的培養,教師應增強多種教育形式間的聯動,通過主題活動中親子活動、社區公益活動等,拓展幼兒學習品質的引導途徑,在教育合力中實現幼兒園主題活動教學效果的優化以及幼兒嘗試探究學習品質的培養。
例如,結合“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完成,教師可以結合幼兒對太空知識充滿好奇的心理,為其設計“太空秘密”主題活動,并布置“以多個形式了解太空知識”任務,要求家長與幼兒一起查閱相關資料。家長可以通過親子閱讀的方式與幼兒一起閱讀關于太空方面的繪本;可以通過網絡搜索的方法,與幼兒一起觀看相關的紀錄片或視頻等;可以帶領幼兒到當地的博物館、圖書館等場所,搜集關于太空的資料。幼兒可以在家長的陪伴下,以嘗試、探究的方式全程參與主題活動,并在教師與家長的共同引導下形成良好的嘗試探究學習品質。
綜上所述,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成為新教育形勢下幼兒教育的重要教學目標。主題活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活動形式,是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重要途徑,是培養、提升幼兒嘗試、探究學習品質的主要平臺。因此,在具體的幼兒園中班教育活動中,為實現幼兒良好嘗試、探究學習品質的培養,教師應精心設計、科學構建主題活動,增加主題活動中的親子活動,實現多種教育資源的整合,加強學習品質教育的引導功能,在因勢利導、實踐探究中給予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引導,提升幼兒嘗試、探究學習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