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宋敏求唐史研究初探

2023-08-23 17:38:27朱文欣李芳瑤
貴州文史叢刊 2023年2期

朱文欣?李芳瑤

摘 要:宋敏求是北宋時期的文獻學家、史學家,北宋中期諸多與唐朝歷史有關的典籍編撰,大多有宋敏求的參與。他曾經負責編修唐代《實錄》《新唐書》等,自己也撰有《長安志》《河南志》等史學論著。在參與北宋官修書籍編撰與歷史論著的撰寫中,宋敏求征引考證了大量唐朝時期的歷史文獻資料,并使許多因五代戰亂時期流失散佚的珍貴史料得以保存;還對唐朝時期的禮制官制、建筑遺跡、文獻史料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他參與編著的書籍和歷史文獻論著,成為當時和后世研究唐朝歷史的重要資料。

關鍵詞:北宋 宋敏求 唐史

中圖分類號:K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23)02-43-53

宋敏求通過長期參與整理和編纂史籍文獻,對歷代尤其是唐代的典章制度及歷史事件有較為熟悉的了解。當下對宋敏求的介紹,主要集中于其個人生平及著作兩方面1,對宋氏收集整理研究唐史的情況關注較少。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宋敏求整理研究唐史仍然存在探討的空間。本文將通過梳理相關史料,介紹宋敏求對唐史的收集整理與研究情況。

一、宋敏求對唐史的整理編著

宋敏求(1019—1079),字次道,趙州平棘縣(今河北趙縣)人,祖父宋皋、父親宋綬均在宋廷任職,他由此承襲父蔭為秘書省正字2。北宋寶元二年(1039),宋敏求考中進士。自慶歷三年(1043)起,宋敏求歷任館閣???、史館修撰、集賢院學士、龍圖閣直學士等,參與修纂《新唐書》《實錄》和《起居注》,還編修了《閤門儀制》《蕃國朝貢條例》以及詳定《元正朝賀儀注》。在宋廷為官期間,宋敏求主要承擔修史、校勘之事,并對當時的藏書保護和管理提出建議。他發現北宋官藏書籍存在??贝植凇⑷鄙偕票镜那闆r,提議采用“分代整理”1的方式,按朝代順序校正相應的史籍。2

除參與宋廷的官修書籍編纂外,宋敏求還獨自編撰了不少與唐朝歷史有關的論著和詩文匯集。蘇頌在《神道碑》中記載了宋敏求所編書籍及其主要內容,還介紹了其編撰緣由與所用史料:

其撰著則有《書闈集》十二卷、《后集》六卷、《西垣制集》十卷、《東觀絕筆集》二十卷。屬詞謹嚴似權仆射,論事簡切似李司空,訓辭兼常、楊之溫雅,篇什得元、劉之清麗,蓋有湛深之思。初,宣獻公輯《唐大詔令》,未次甲乙,公用十三類離為一百三十卷。唐自大中世,史記放絕,載禩不傳。公綴集所聞,續武、宣、懿、僖、昭、哀六朝《實錄》,總一百四十八卷。國朝都汴,沿舊方鎮、府寺、邸第、閭里、坊巷,增易數矣,人罕識其故處者。公依韋述《類例》撰《東京記》三卷。雍、洛故京,漢、唐遺事,漸罹殘毀,其跡熄矣。公掇方志洎碑記所載,撰《長安》《河南志》各二十卷。奉詔編緝則有《閤門儀制》十三卷、《集例》三十卷、《例要》五卷、《蕃夷朝貢錄》十卷。記當官所聞見與其應用,則有《三川下官錄》《入蕃錄》《春明退朝錄》各二卷、《韻類宗室名》五卷、《安南錄》三卷、《元會故事》一卷。摭唐人物、世系、遺事,則有《諱行后錄》五卷。纂唐文章之散逸卷部不倫者,有《李翰林集》三十卷、《李北海集》十五卷、《顏魯公集》十五卷、《劉賓客外集》十卷、《孟東野集》十卷、《李衛公別集》五卷、《百家詩選》二十卷。復采晉、唐人詩歌見于石者,作《寶刻叢章》三十卷。3

從所編撰書籍的類型和內容上看,宋敏求對唐史的關注程度很高。在類型上可劃分為唐史論著、見聞雜記、詞章、應用、制度、唐人文集和詩歌等方面4,內容上主要是整理與考校唐代文獻,具體涉及唐朝的制度、歷史地理、詩歌文章等方面。從這些史料中可以看出,宋敏求將父親宋綬搜集的唐代律令整理成《唐大詔令集》一書,續修唐代武宗至哀帝《實錄》,編成《諱行后錄》和唐人文章合集等。但這些編著僅《唐大詔令集》《春明退朝錄》《長安志》《顏魯公集》《劉賓客外集》《孟東野集》等保存至今,大部分已亡佚。5

宋敏求關注唐史的原因,除上述史料中記載的“唐自大中世,史記放絕,載禩不傳”“纂唐文章之散逸卷部不倫者”6等因素外,還與北宋前中期研究唐史的潮流相關7。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基于北宋對五代史的認識發生了變化1,轉而關注唐朝典章制度的需要2。如宋太祖時曾經議過祭禮之事,最后還是商定為依照《開元禮》之制施行。3宋太宗時又循唐六典故事置起居院。4受此影響,北宋仁宗時研究唐史之風漸盛,出現了一批唐史論著,如王沿的《唐志》、石介的《唐鑒》等5。這些著述的出現,意味著許多散失已久的文獻資料得到盡可能的收集,加上學者們的編纂整理,在當時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唐朝時期的史料。由于唐朝史料的逐漸豐富,學者開始深度研究唐朝,從唐史中總結相應的經驗教訓,形成了許多學術論著。宋敏求就是這種背景下出現的學者。他的研究活動主要在北宋的仁宗和神宗兩個時期,他研究唐史不僅時間跨度較長,而且參與的研究活動較多,個人論著極為豐富。

編纂研究唐史,需閱讀大量唐代史料,宋敏求于此有很大優勢。唐朝的官修史書制度較為完備,留下了大量的文獻典籍,只是受五代時期戰亂的影響,造成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獻散佚,許多存放書籍不成體系。北宋建立之初,有感于五代時期唐代史料的散佚,極為注重對唐代史籍的搜集、整理與???。據王晟統計,經整理與剔除重復的北宋官藏書籍達七萬三千八百七十七卷。6宋太宗、宋真宗時期,宋廷還詔令官員學者修纂了《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冊府元龜》四部重要類書,經黃永年考證,這些書籍中就包含了大量的唐代史料,是研究唐代的重要書目7。而宋敏求任職史館的經歷,使他有機會接觸大量北宋朝廷的收藏書籍,從而有條件整理研究唐代文史典籍。

除此之外,宋敏求家中藏書極豐,有不少質量較高的古籍善本。這些書籍源自姻親所贈、朝廷所賜和父親宋綬的收藏8。為了進一步收集古籍文獻,宋敏求還同藏書家王欽臣等制作藏書目錄以對照和補缺書籍9,使他家的藏書數量增至三萬卷。除繼承家族收藏的書籍外,宋敏求還仔細整理研究這些書籍的版本并加以校對。他治學勤勉,將家藏書籍校勘三遍以上,使得這些古籍善本不僅有質有量,而且得到妥善保存。許多學者士人紛紛到他家借閱,甚至居住在他家的宅邸附近,以便隨時借閱和抄寫書籍,這在當時形成一道讀書的盛景。10《宋史》載藏書家劉恕抄閱宋敏求家的藏書,由于他長時間勤懇抄閱,以致雙目成疾:“宋次道知亳州,家多書,恕枉道借覽。次道日具饌為主人禮,恕曰:‘此非吾所為來也,殊廢吾事。悉去之。獨閉閤,晝夜口誦手抄,留旬日,盡其書而去,目為之翳?!?1

正是借助于藏量極豐的書籍,宋敏求日夜研讀,使他在唐史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他撰寫的《長安志》,便利用了地理類藏書進行修撰:“宋氏家多書,如《宮闕記》《宮闕疏》《關中記》《廟記》《三輔黃圖》《三輔舊事》,皆所采據矣,而制度因革則多本諸圖經,圖經又皆本之梁載言《十道志》也?!?再如《神道碑》所言:“公綴集所聞,續武、宣、懿、僖、昭、哀六朝《實錄》,總一百四十八卷。……摭唐人物、世系、遺事,則有《諱行后錄》五卷。纂唐文章之散逸卷部不倫者,有《李翰林集》三十卷、《李北海集》十五卷、《顏魯公集》十五卷、《劉賓客外集》十卷、《孟東野集》十卷、《李衛公別集》五卷、《百家詩選》二十卷。復采晉、唐人詩歌見于石者,作《寶刻叢章》三十卷?!?從史料記載可知,宋敏求搜集的內容不局限于史書典籍,雜記、見聞、碑刻等資料也進入了他的收藏范圍,為時人研究唐朝歷史提供了極為豐實的文獻資料。

宋敏求不僅熱心于收集整理唐史資料,全力編纂唐史著述,還對唐朝的典制沿革、士族譜系等方面有著深入的了解,得到了宋庠、歐陽修等大家的贊賞。3其時的學者士人在研究唐史中如有疑惑的,也多向宋敏求請教。當時的宰相王珪曾向宋敏求請教章服所佩之物“制玉魚袋”,并將他的解答作為向皇帝進言的依據:“丞相王文恭公召宋公次道咨之,宋曰:‘按《唐六典》:親王三品以上,二王后服用紫,飾以玉帶及魚袋,皆飾也。文公挾策以進,議遂定?!?樞密院副都承旨張誠一向宋敏求請教宋代大臣使用的一種腰帶“笏頭帶”5,這種腰帶在當時只賜予執政和前宰相,后作為特殊的恩遇由皇帝賜給大臣:“神宗嘗使張承旨誠一密問宋龍圖敏求:‘不知前兩府有賜方團笏頭帶例否?宋公報曰:‘非前宰相,無賜例。及文定改南院使、知南京,辭日,始被賜,為異恩也。后王宣徽知西京,引例以為言,遂亦被賜”6。從以上史料可知,宋敏求對唐宋時期朝廷典章制度的研究,得到了宋朝皇帝和宋廷官員的認可。

宋敏求的學識,得益于他對北宋官私藏書的廣泛涉獵和仔細研讀,他參與北宋的典籍整理編撰,其唐史研究主要以唐制、唐史為主,具體涉及唐代的禮制、官制、律令及唐朝的相關史事。

二、宋敏求對唐代禮制的研究

北宋時期對唐朝禮制的研究,宋敏求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學者,他不僅長期收集整理唐代以來禮樂制度等方面的書籍,還多次參與北宋朝廷禮制的制定活動,主持編纂了北宋《閤門儀制》等書。如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四月二十二日,都大提舉修塞北京第五埽決河,入內副都知張茂則等言:‘已塞第五埽,令河入新開二股河。詔賜茂則以下御筵于大名府,仍命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宋敏求就決河致祭?!?此處的“決河致祭”即“太牢加璧”8,這是北宋時期治理河患的祭河儀式,宋朝皇帝詔令宋敏求去致祭,體現了宋廷對他學識的看重。宋敏求還致力于研究唐朝禮制,在因襲唐朝禮制的基礎上,主持編修了北宋的禮樂制度,據史料記載,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八月“右諫議大夫、集賢學士宋敏求上編修《閤門儀制》十冊”1。

對于唐朝禮制的整理與研究,宋敏求的主要成就是追溯淵源、敘述其含義以及探析其在不同時期的變化。如“壓角”,在唐宋時期為宰相等官員臨時坐立處2,宋敏求據有關史料詳細闡述其含義3,即其時的舍人院每有知制誥上事時,應設置紫褥等物件,這些物件和官員都有指定的位置,即“面北”和“東北隅”。宋敏求結合相關史料記載,提出“壓角”源自唐朝的觀點:“舍人院每知制誥上事,必設紫褥于庭,面北拜廳,閣長立褥之東北隅,謂之‘壓角。宗袞作《掖垣叢志》而不解其事。按唐舊書亦無聞焉,惟裴廷?!墩赀z事》云:‘舍人上事,知印宰相當壓角。則其禮相傳自唐也。予為舍人日,邵興宗入院,不疑為閣長,壓角,時議美之?!?

繼宋敏求之后,宋代學者龐元英和高似孫也曾多方搜集前人說法來理解“壓角”,他們同樣發現《舊唐書》等史籍未載或少見“壓角”,這表明“壓角”在唐朝并未受到重視。那么“壓角”為何會得到關注呢?唐代李涪著有《刊誤》一書,以考證典章制度為主,這本著述對涉及到的史實均詳加考證,講究凡史事需持之有據。龐元英征引其觀點,即“壓角”的設置主要是使人能區分出宰相、常侍、諫議、給事、舍人等官員之間的官職大小,因此它可以作為儀制:“兩省官上事日,宰相臨焉。上事者,設床幾面南而坐,判三道案,宰相別施一床,連上事官南坐于四隅,謂之押角5。自常侍已下,以南為上,差牙相承,實乖禮敬。何不為丞相設位于眾官之南,常侍、諫議、給事、舍人循次而坐于丞相之下,尊卑有序,足以為儀?!?并且“壓角”的來源在唐代官修史書上缺少記載,它應是一種流傳下來的習慣設置:“壓角之來,莫究其始,《開元禮》及累朝典故并無其文,習俗因循,莫近于理,今請去壓角,以釋眾疑?!?之后成為制度的“押角”在后晉天福五年(940)遭到廢除。8高似孫提出“壓角”廢除后存在相似的禮制,但其內容發生了變化:“此禮今不復存,惟中書舍人上事日,設氈褥于庭下,北向再拜,閣老一人別設褥位立于東北隅,候上事官拜畢,則相與揖而升階。亦謂之壓角。蓋有馀風也?!?可見宋敏求對“壓角”的梳理解釋得到時人的采信,也得到龐元英、高似孫等學者的認可和參照。

再如,“入閤儀”是一項北宋初期施行的、有著唐朝禮制來源的朝會儀式1。宋敏求經過詳細考證,證明它確實源自于唐朝的“入閤”,并詳述此種“入閤”禮制始于唐玄宗開元年間以后,但在唐朝并非盛禮,乃是到唐末、五代以后不斷演變,才最終成為一種較為隆重的朝參儀式:“自開元后,朔望宗廟上牙盤食,明皇意欲避正殿,遂御紫宸殿,喚仗入閤門,遂有‘入閤之名。在唐時,殊不為盛禮。唐末常御殿,更無仗,遇朔望,特設之。趨朝者,仍給廊下食。所以鄭谷輩多形于詩詠嘆美。而五代行之不絕。祖宗數御文德殿,行入閤禮。”2

除此之外,宋敏求奉命編修《閤門儀制》,他發現唐史中有關“入閤儀”的記載與《國朝會要》、當時學者的認知均存在差異,因此多方查閱史料,對唐宋兩代施行“入閤儀”的情況進行對比研究,提議循唐制御紫宸殿“入閤”。3其時,參與討論的王珪等學者鑒于“入閤”在唐朝并非盛禮,主張宋廷廢除“入閤儀”:“按入閤者,乃唐隻日紫宸殿受常朝之儀也。唐宣政殿,即今文德殿;唐紫宸殿,即今紫宸殿也。唐制,天子坐朝,必立仗于正衙;若止御紫宸,即喚正衙仗自宣政殿東西閤門入,故為入閤。五代以來,遂廢正衙立仗之制。今閤門所載入閤儀者考,止是唐常朝之儀,非為盛禮,不可遵行?!?之后“入閤儀”因其儀式繁瑣等原因遭到廢止,但也相應地缺少了視朝之禮,宋敏求提議依唐制裁定5。在此期間,宋敏求兩次提議遵循唐制,一是循唐制御紫宸殿“入閤”,二是依據唐制裁定新的視朝之禮。

在宋廷祭祀活動的議論中,宋敏求敘述了九宮貴神之祀在唐朝的情形,它始于唐代并歷經多次演變:“始,天寶初,術士蘇嘉慶上言,請置壇,明皇親祠。及王玙為相,又勸肅宗親祠。大和中,監察御史舒元輿論列,遂降為中祀。會昌中,李德裕為相,復為大祀。宣宗時,又降為中祀。乾符中,宰相崔彥昭因歲旱禱雨獲應,又升為大祀?!?現有研究證明,唐人爭議的關鍵不在于九宮貴神之祀是大祀還是中祀,而是皇帝的祝文之中是否稱臣;且九宮貴神作為新的祭祀對象,必然無法迅速融入以前的祭祀等級關系之中,從而出現爭議和變化的情況。7北宋沿襲了唐朝的九宮貴神之祀,提升了這種祭祀的位次,并使其進入宋廷祭祀范疇之中。聯系“入閤儀”和“壓角”之論,可以發現,正是宋敏求等學者的提議,北宋延續了許多唐朝禮制。

北宋初期,宋廷曾對如何施行“嫡孫承重”的服紀之制有過一番爭論?!俺兄亍钡囊馑际侵赋心橙耸軉适禄蜃趶R的祭祀之任。按古代宗法制度,本人及父親都是嫡長子(妻所生的長子)的,如果父親已先于他去世,在其祖父母去世時,他就要承擔起祭祀之任,這個人就被稱為“承重之孫”。如果他的祖父及父親均已去世,在曾祖父母去世時,他也要承擔起祭祀之任,這個人就被稱為“承重曾孫”,不管是誰,只要承擔了祭祀之任即“承重”的子孫,一般都要服喪三年。1對于熟悉唐史的宋敏求來說,自然主張“崇唐”。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宋廷就石祖仁是否服紀展開了爭論,鑒于宋敏求熟悉唐朝禮制,他的觀點極受宋廷重視。他征引《通典》有關“司馬操駁徐邈議”和唐代《開元禮》,認為石祖仁應當“承重”,提議宋廷讓石祖仁辭官服喪三年:“自《開元禮》已前,嫡孫為祖,雖祖之眾子在,亦服斬衰三年。且前代嫡孫卒,則次孫承重,況從簡為中子已卒,而祖仁為嫡孫?古者重嫡孫,正貴所傳,其為后者皆服三年,以主虞、練、祥、禫之祭。且三年之喪,必以日月之久而服之有變也。今中立未及葬,未卒哭,從簡以卒,是日月未久,而服未經變也。或謂已服期,今不當改服斬,而為重制。按《儀禮》:‘子嫁,反在父之室,為父三年。鄭康成注:‘謂遭喪而出者,始服齊衰期,出而虞,則受以三年之喪。杜佑號通儒,引其義,附前問答之次。況徐邈范宣之說,操已駁之,是明服可再制。又舉葬必有服,祖仁宜解官,因其葬而制斬衰服三年。后有如其類而已葬者,用再喪制服,請著為定式?!?這項提議被宋仁宗采納,此后又被宋廷議為定制。

在北宋官制設置方面,宋敏求也主張因襲唐制。在宋敏求的唐史論著或上書言事的奏疏中,他常常對比分析唐朝與宋朝的官制,其語句多以“唐制……,本朝(或‘國初)……”呈現。在談及宰相的設置時,宋敏求認為:“唐制,宰相四人,首相為太清宮使,次、三相皆帶館職,洪文館大學士3、監修國史、集賢殿大學士,以此為次序。本朝置二相,昭文、修史,首相領焉;集賢,次相領焉。三館職,惟修史有職事,而頗以昭文為重,自次相遷首相乃得之。”4從這則史料中可以發現,唐宋兩代在宰相設置的數量與職權上有異有同,宋代的宰相人數由唐時的四人削減為二人,但職權上仍沿襲唐制帶有館職:“(乾德二年春正月)壬寅,敕趙普監修國史。先是宰相兼職,皆內降制處分5,今止用敕,非舊典也。國朝因唐及五代之故,命相分領三館,首相為昭文館大學士,其次為監修國史,其次為集賢院大學士?!?為使宋廷官員和學者更為清楚地了解唐朝官制的設置情況,宋敏求還附上相關史事,并對宋制與唐制的不同之處,詳加考證與說明:“趙令初拜,止獨相,領集賢殿大學士,續兼修國史,久之,方遷昭文館。薛文惠與沈恭惠并相,薛自參政領監修,拜相仍舊,而沈領集賢。畢文簡與寇忠愍并相,而畢領監修,寇領集賢。王太尉獨相,亦止領集賢。近時王章惠、龐莊敏初拜及獨相,悉兼昭文、修史二職,非舊制也?!?按這則記載,獨相應是領集賢一職,至王章惠、龐莊敏時卻兼領昭文和修史二職,這與以往的制度不同。因此,宋敏求特別加以說明“非舊制也”。

在對北宋官員的贈官、請謚與輟朝方面,唐制規定三品以上官員去世后可贈官、請謚與輟朝,兼官(本官外任別官者)三品也能獲得此項待遇:“唐制,兼官三品得贈官,如韓文公曾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后終吏部侍郎,而贈禮部尚書是也。又觀察使多贈兩省侍郎,以就三品得謚。”到北宋時,調整了享有這些待遇的官職,先是限于正官三品,待真宗、仁宗時任寄祿官可輟朝:“國初以來,惟正官三品方得謚,兼官贈三品不得之。真宗命陳彭年詳定。遂詔:‘文武官至尚書、節度使卒,許輟朝,贈至正三品,許請謚。而史失其傳。寶元中,光祿卿知河陽鄭立卒而輟朝,非故事也?!?宋敏求對這些變化,均作了詳細的考證和說明,如史料上提及的“尚書”“節度使”“光祿卿”等,在北宋元豐改制前均為寄祿官(負責官員俸祿的階官);其中,仁宗時為寄祿官輟朝,在宋敏求看來“非故事也”,意思是與仁宗以前的規制不合。此前的論述中也曾提到,宋敏求對北宋宰相的設置提出“非舊制也”,可見他注意區分不同時期的制度。

宋敏求對唐制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前文提及的各個方面,對一些詞語的含意和用法他也作過細致的考證分析,如他對唐令中“丁推”二字的注解,也頗見其史學功底。他征引并解釋前人說法,認為以“推”為“稚”有誤,之所以改成“推”字,是為避唐高宗李治的諱;呂夏卿認為,“推”是“椎”的意思,認為解釋成“丁稚”的說法,是前人誤傳所致。宋代學者陳師道對這些注解進行了梳理,他解釋“推”為“椎”,而“稚”指年紀尚小的孩子,“椎”則表示年紀稍長但未及冠的人,二者以發結分髻、獨髻的方式區分。2南宋學者吳曾綜合上述觀點,指出“推”應是“推排”制度。3所謂“推排”,應當是推估財產、排定等第之意4,但吳曾并未闡釋“推排”的形成過程。周曲洋對此作有解釋,他認為:在南宋延續北宋保甲制對人戶編排的情況下,“推排”只是一種做法,具體可追溯到北宋中后期的勾集供通之法,之后隨著熙寧時期青苗法中結甲制的推廣,將人戶結甲勾集,供通財產情況,成為當時調查人戶財產的一種手段。此后這一做法被吸收進五等丁產簿和保甲簿的制作中,并在南宋形成定制,冠以“推排”之名。5而宋敏求對“丁推”的注解,成為宋代學者研究這項制度時重要的參考依據。

除此之外,宋敏求對唐制與宋制的研究是多方面的,他的論著不僅涉及唐宋的禮制,還涉及唐宋的官制。

三、宋敏求對唐代史籍的征引考證

在北宋都城南門外舉行的祭祀儀式,稱為“南郊”。北宋初期因循唐制設五使祭祀,并安排官員擔任五使,至宋真宗時,“南郊”改由學士以下官員擔任:“每南郊大禮,循唐制命五使,宰相為大禮使,學士為禮儀使、鹵簿使,御史中丞為儀仗使,知開封府為橋道頓遞使。而禮儀使本太常卿事。尚書兵部主字圖,鹵簿使是其職也。儀仗使排列之,而鹵簿使督攝之,其職事頗相通。真宗時,東封西祀,奉祀皆輔臣為五使,南郊則用學士而下。仁宗耤田,恭謝大饗明堂,祫饗、上大饗,并循真廟之制?!?在這段記錄中,宋廷雖然調整了負責祭祀的官員,但其祭祀儀式還是因承唐制而來的。在官員任用上,北宋也因襲唐朝“文武參用”的辦法,宋敏求對這件事進行了詳細的考證:“唐文武參用,袁滋自尚書右丞出華州刺史,召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如是者數人。本朝頗循其制,工部侍郎王公明兼黃州刺史,給事中喬公維岳換海州刺史,三司使、尚書左丞李公士衡換同州觀察使,學士承旨、刑部尚書李公維換相州觀察使,翰林學士、工部侍郎陳公堯咨換宿州觀察使。”2

在宋敏求的唐史研究中,不僅有自己獨到的觀點和看法,而且在這些觀點和看法中,他都征引大量史實作為佐證,這是宋敏求研究唐史的一個顯著特點。在征引考證材料中,宋敏求盡可能做到詳實細致的呈現。比如,有關仆射致仕之事,唐制規定仆射為非致仕官,但唐代確有仆射致仕的特例,宋敏求通過對這些史實的考證,為北宋朝廷提供參考:“唐制,宰相不兼尚書左、右丞,蓋仆射常為宰相,而丞轄留省中領事。元和中,韋貫之為右丞、平章事,不久而遷中書侍郎。又仆射、給諫,皆不為致仕官。然楊于陵為左仆射致仕。本朝沈相倫亦以仆射致仕?!?再如,唐朝和北宋存在越制任官的情況:“唐姚南仲不歷尚書、侍郎,而入省便為仆射。近世鄭文肅、劉丞相、張尚書方平、王宣徽拱辰、滕侍讀甫,皆不歷郎中、員外,而便為諫議大夫,呂給事惠卿、鄧中丞潤甫亦然?!?從以上事例來看,宋敏求對唐制和宋制的研考是極為細致的。

宋敏求不僅關注唐宋時期的禮制官制,還對一些記載較少的唐朝史實進行征引考證。如他在閱讀《舊唐書》時,發現唐史中有關河患的記載極少,于是進行專門考證:

唐時,黃河不聞有決溢之患?!短茣肺┹d薛平為鄭滑節度使,始河溢瓠子東,泛滑,距城才二里許。平按求故道,出黎陽西南,因命其從事裴弘泰往請魏博節度使田弘正,弘正許之。乃籍民田所當者,易以他地,疏導二十里,以殺水悍,還壖田七百頃于河南,自是滑人無患。此外無所紀。蓋河朔地,天寶后久屬蕃臣,而事不聞朝廷也。汴河亦不聞疏通之事,惟鄭畋集載為相時,汴河淀塞,請令河陽節度使于汴河口開導,仍令宣武、感化節度使嚴帖州縣,封閉公私斗門。感化即徐州也。5

從以上史料記載可以看出,《舊唐書》僅載薛平跨地治理黃河下游的滑州水患,宋敏求經過詳細考證后提出,由于黃河下游地區自唐玄宗天寶以后,主要由藩鎮管理,河患之事遂不為朝廷所知,所以在唐朝的史料中,這方面的記載自然就少了。他還發現對汴河的疏通一事,在唐史中也缺乏詳細的記載,只有鄭畋時導通汴河的史實??傮w而言,宋敏求這些涉及黃河與汴河的治理描述,有助于北宋在治理這兩條河流時作為參考。特別是隋朝時于汴河開通的汴渠,對唐朝乃至北宋時期的漕運具有重要意義,但到了北宋時期,汴渠因常年缺乏疏通淤塞嚴重:“國朝汴渠,發京畿輔郡三十馀萬夫歲一浚。祥符中,閤門祗侯使臣謝德權領治京畿溝洫,權借浚汴夫。自爾后三歲一浚,始令京畿邑官皆兼溝洫河道,以為常職。久之,治溝洫之工漸弛,邑官徒帶空名,而汴渠有二十年不浚,歲歲堙淀?!?從宋敏求的記載中,人們能夠詳細了解到唐朝治理河患的情況,這為北宋時期的河患治理提供了經驗。

唐代的建筑、文獻等也是宋敏求關注的對象。唐代建筑歷經唐末和五代時期戰亂,大多被毀:“唐成都府有散花樓,河中有熏風樓、綠莎廳,揚州有賞心亭,鄭州有夕陽樓,潤州有千巖樓。今皆易其名,或不復見?!?這些風景名勝至北宋時或改名,或不存。而富有盛名的唐代長安宴游之地曲江,其殿宇自安史之亂后大多損毀,此后唐文宗重新建樓、亭并舉行宴游等以圖恢復往日的繁華。宋敏求在記錄中思考,北宋若是能仿效唐朝的樣子設立亭館,或許能夠再現唐朝曲江游宴之盛景,因此他說道:“唐曲江,開元、天寶中,旁有殿宇,安史亂后盡圮廢。文宗覽杜甫詩云:‘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因建紫云樓、落霞亭,歲時賜宴。又詔百司于兩岸建亭館。太宗于西郊鑿金明池,中有臺榭,以閱水戲,而士人游觀無存泊之所,若兩岸如唐制設亭,即逾曲江之盛也?!?對一些野外的歷史遺跡,如唐墓等,宋敏求也詳加關注,如“唐內人墓,謂之‘宮人斜,四仲遣使者祭之”4等記載;不僅如此,他還進行詳細考證,如“杜甫終于耒陽,稿葬之。至元和中,其孫始改葬于鞏縣。元微之為志。而鄭刑部文寶謫官衡州,有《經耒陽杜子美墓詩》。豈但為志而不克遷,或已遷而故冢尚存耶”5。通過梳理相關史料,宋敏求提出杜甫由耒陽改葬鞏縣的觀點,但現存文獻反映杜甫墓仍在耒陽,他推測可能是由于杜甫墓舊址尚存的緣故,致使后人產生誤解。這個觀點甚至成為鞏縣證明杜甫墓在當地的有力證據。6

作為文獻學家,宋敏求極為關注唐代文獻的存佚情況,他搜集資料、梳理版本和考證歷史。如唐人文集“唐白文公自勒文集,成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皆寫本,寄藏廬山東林寺,又藏龍門香山寺。高駢鎮淮南,寄語江西廉使,取《東林集》而有之。《香山集》經亂亦不復存。其后履道宅為普明僧院。后唐明宗子秦王從榮,又寫本寘院之經藏,今本是也。后人亦補東林所藏,皆篇目次第非真,與今吳、蜀摹版無異”7。他不僅記述了文集的卷數、版本等情況,還對這些文獻的流傳情況進行了梳理和考校。對于涉及書畫方面的作品與文獻,宋敏求則詳考其分布情況,便于學者在需要搜集和研究時,能知曉作品與文獻的去向,如:“王祁公家有晉諸賢墨跡,唐相王廣津所寶有永存珍秘圖刻,閻立本畫《老子西升經》,唐人畫《鎖諫圖》。王冀公家褚遂良書唐太宗《帝京篇》《太宗見祿東贊步輦圖》。錢文僖家書畫最多,有《大令黃庭經》、李邕《雜跡》。錢宣靖家王維《草堂圖》。周安惠家獻之《洛神賦》。蘇侍郎家《魏鄭公諫太宗圖》。楚樞密有江都王《馬》。王尚書仲儀有《回文織錦圖》。以上皆錄見者?!?等等。

四、結語

綜上所述,宋敏求是北宋時期的文獻學家、史學家,曾經負責編修《唐大詔令集》《新唐書》等歷史文獻,自己也撰有《長安志》《河南志》等史學論著。他研究的主要方面以唐制和唐史為主,尤其是在唐制方面,梳理、介紹和論述了唐制的主要內容、歷史淵源以及在不同時期的情況。總之,在參與北宋官私書籍的編撰與唐史討論中,宋敏求征引考證了大量唐朝時期的歷史文獻資料,使許多因五代戰亂時期流失散佚的珍貴史料得以保存。宋敏求參與編著的書籍和歷史文獻論著,成為當時和后世研究唐朝歷史的重要資料。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Song Minqiu's Study of Tang History

Zhu Wenxin Li Fangyao

Abstract:Song Minqiu was a philologist and historian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Song Minqiu participated in the compilation of many ancient books in the middle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hich were related to the history of the Tang Dynasty. He was responsible for editing the Tang Dynasty Shilu and Xin Tang Shu, etc. He also wrote Chang'an Zhi and Henan Zhi and other historical treatises. In participating in the compilation of official books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and in his historical works, Song Minqiu searched for and verified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preserved many precious historical materials, which were lost due to the wars of the Five Dynasties. He also conducted detailed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ritual system, official system, architectural relic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heTang Dynasty. The books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which he participated in editing, have become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Tang Dynasty at that time and for later generations.

Key words:Northern Song Dynasty;SongMinqiu;Tang History

責任編輯:石 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国产精品一线天|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欧美性天天|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99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干|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不卡视频国产| 免费在线成人网| 亚洲区第一页| 欧美日韩91| 91娇喘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免费jizz在线播放| 91热爆在线| 精品人妻AV区|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第一页|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免费中文字幕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久久国产香蕉|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区|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精品91视频|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久久人妻xunleige无码| 青青国产成人免费精品视频| 91在线视频福利|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91激情视频| 国产精品.com| 亚洲三级a|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91青青视频|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 3344在线观看无码| 香蕉网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日本免费精品|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欧美一道本|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