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徐天寶/通訊員 劉強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扎實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支撐。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創新平臺建設,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取得新突破。”2023 年6 月5 日,省委書記、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省級鏈長林武在山東能源集團云鼎科技調研時特別指出。
自山東能源聯合重組以來,云鼎科技嚴格按照山東能源戰略部署,圍繞董事長李偉提出的“打造能源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發展定位,搶抓能源行業信息技術產業機遇,擴大信息產業發展的“圈”與“鏈”,加速邁向信息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 年是極其不平凡但極富有成效的一年。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云鼎科技新組建的管理團隊順應時代潮流,通過實施重大資產重組,騰籠換鳥,出售魯地投資51%股權,將原有礦業開發、醫藥制造、特種輪胎制造和貿易等低效業務全部剝離,實現輕裝上陣。同年6 月,收購了北斗天地68.35%股權和國拓科技90%股權,主營業務變更為信息化技術服務和煤氣化技術推廣業務,成功實現“變道換向”,北斗天地和國拓科技公司是最早業務布局拼圖的雛形-智慧礦山、智慧化工,此時,正式開啟助推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新征程。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快速發展,互聯網創新發展與新工業革命形成歷史性交匯,工業互聯網、5G、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日益成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 年7 月20 日,云鼎科技工業互聯網事業部應運而生,引入1 名華為高級專家任CTO,一年時間匯集百余名頭部企業技術專家人才,下設產品解決方案中心、產品研發中心、集成交付中心、運營維護中心和綜合服務中心5 個中心,構建起工業互聯網云邊平臺、人工智能服務平臺、大數據治理中臺等系統,支撐和服務煤礦、化工、電力、新能源等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在本部成長起來的工業互聯網事業部是各項業務布局的數據大腦,成功部署了電力、新能源板塊,為日后五大產業布局提供數據支撐。
2021 年10 月16 日,公司收購山東能源數字科技有限公司50.10%股權,業務延伸至財務信息系統整合項目建設與運維服務,山能數科之后發展為公司業務布局中智慧運營板塊。
2022 年11 月1 日,公司收購德通電氣57.41%股權項目,補齊選煤廠智能化領域的業務鏈條,智能礦山領域綜合服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德通電氣之后發展為公司業務布局中智慧洗選板塊。
經過三年的轉型探索,云鼎科技匯集4 家高新技術企業、3 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 家瞪羚企業、1家新三板企業,已然塑成智慧礦山、智慧洗選、智慧化工、電力新能源、智慧運營五大能源科技產業布局。
“當今世界,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得先機、贏得優勢。”“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必須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地抓好自主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闡述自主創新的重要性。
轉型發展的三年,云鼎科技在科研創新領域實現了很多“從0 到1”的突破,自主創新能力實現了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的提升。以智慧礦山為例,自主研發了全球首套礦用高可靠5G 專網系統,經中國安全生產協會鑒定委員會科技成果鑒定,課題研究成果技術先進,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并推薦申報2023 年中國安全協會科技進步獎。“礦用5G 智能傳輸平臺”項目榮獲中國能源企業信息化優秀案例,該系統的應用標志著我國煤炭工業第四次技術革命邁進智能化建設時代。自研國產慣導系統,通過與國外LASC 系統對比分析,兩套系統對比數據高度一致,真正實現了慣導技術的國產化替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慣導技術在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常態化應用》創新成果,成功入選12 項煤礦智能化建設重大進展。
此外,在電力新能源領域也成效斐然,自主研發電力生產管理系統、光伏運維平臺系統、智慧監盤系統和運維管理等系統,打造了以智慧生產、智慧經營、智能安全、智能設備、智能決策等為核心的產品體系,目前各系統在煤炭、電力等板塊平穩運行。
云鼎科技信息技術服務產業實現“三年一大步”,2020 年,云鼎科技信息技術服務營業收入3.92 億元,2021 年,信息技術服務營業收入4.37 億元,同比增長11.41%,2022 年,信息技術服務營業收入10.1 億元,同比增長131.23%。2023 年以來,隨著公司短板加快補齊,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善,并躋身煤炭行業信息技術企業20 強第二名,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55 億元,同比增長75.16%,經營數據是轉型發展質量的最好佐證。
如果把人才政策比作“梧桐樹”,一棵梧桐樹該如何種植,才能引得無數“鳳凰”扎根于此?
對此,山東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偉給云鼎科技指出了方向,要爭當能源集團三項制度改革示范單位。舉一綱而萬目張,通過抓住“三項制度”改革這一要害強力攻堅,吸引了大批行業高端人才。目前公司擁有員工1100 余名,平均年齡34 歲,技術人員占比73%,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80%。通過打破國有和市場化身份界限,不論級別、不論身份,統一實行市場化崗位管理,將總部機關由原有70 個崗位壓減至43 個,中層崗位由19 個減少至13 個,精簡率31%;中層以下崗位由51 個減少至30 個,精簡率41%。
同時,打造具有行業特色的差異化薪酬體系,全員推行密薪制,對標行業市場,以本地區同行業50 分位薪酬點位為中值,將原有12 層職級、21 檔薪酬等級拓寬為16 層職級、41 檔薪酬等級,增幅分別達到33.33%、95.24%;將年度總薪酬分解為14 個月薪,其中浮動績效占員工月度薪酬60%、占全年總薪65.7%;實施全員績效管理,將年度業績指標、重點工作層層分解、壓力傳遞,做到“每項工作有指標、每項指標有人扛”;推行常態化“末位淘汰”機制,對考核達到“卓越”等次的予以重點培養,連續考核為“未達標”和“不勝任”的退出崗位、解除勞動合同,將崗級、薪酬與考核評價結果直接“掛鉤”。
“當下唯有真刀真槍地干,才是出路,真干才能真出業績出真業績,未來才會有位置。”云鼎科技黨委書記、總經理劉波在2022 年度績效評定會上說。

通過體制機制改革,云鼎科技不斷激活研發動力,培育出大量原創科技成果。截至目前,云鼎科技牽頭制定國家標準1 項,參與編制行業標準3 項,取得專利技術156 項,軟件著作權262 項,其中,發明專利24 項(含PCT 國際發明專利1 項),擁有CCRC-信息安全風險點評估資質、ISO2000 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認證等安全相關資質證書,入庫山東省網絡安全重點企業(機構)名單。
通過科技創新合作共享創新資源、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實力不斷增強的重要原因。云鼎科技與華東理工大學聯合研發“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廢鍋-激冷流程氣化爐”,被國家能源局列為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推廣的核心專利“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成為國產化替代技術,也是目前國內唯一擁有日處理煤4000 噸以上大型水煤漿氣化技術市場業績的公司,該技術已累計推廣210 臺(套),成功落地于中海油、神華寧煤集團、萬華化學等國內外大型化工企業。
2022 年10 月,云鼎科技與華為公司簽訂框架合作協議,開啟全面合作模式。聯合開展人工智能、礦鴻智能終端、新一代井下網絡、智慧園區等9 項創新合作課題,加快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借勢借力山東能源集團優質礦山場景、資深行業專家與華為公司IT 專家三重疊加優勢,加快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體系、市場體系、項目體系、人才體系,加快打造智慧礦山示范樣板,為“科技強國”建設加持賦能。
目前,云鼎科技已完成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究與驗證、智能化運維平臺等3 項課題,基于礦鴻的智能終端產品研發、井下新一代網絡解決方案等5 項課題正在進行現場驗證,正在研發智慧園區課題。聯創課題已在各個試點單位落地應用、初見成果,人工智能20+應用場景的研發和逐步試用,為安全、高效、綠色、智能四型礦山建設加持賦能;聯創5 種本安新一代網絡設備已在試點單位井下運行,提升了井下網絡能力,為智能化生產提供了堅實的信息化基礎;基于綜采、綜掘視頻拼接的遠程控制系統、基于MEMS 慣導的綜采面支架自動找直系統的試點應用為工作面少人、無人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持。現聯創中心已取得或受理“一種適用于煤礦職工的健康管理系統”“一種煤礦職工井下實時體征告警的處理方法”等8 項專利,深入踐行“安全、綠色、智能、高效”四型礦山的建設。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云鼎科技認真落實山東能源的部署,以制度改革破解發展難題,憑借清晰的戰略規劃、科學的管理體系、健全的制度規范,培育發展五大產業“主引擎”,實現涅槃重生的跨越。走在做強做優做大信息技術產業的道路上,云鼎科技信心更足、定力更強、步履更穩,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為山東能源打造清潔能源供應商和世界一流企業貢獻云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