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鞏聰聰/通訊員 孫豐波
踐行平臺價值 賦能保值增值
近日,在以“產業引領 資本賦能 鍛造一流”為主題的全國地方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圓桌會議上,山東省財欣資產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財欣公司”)圍繞“關于提升資產運營質量的探索與思考”所作的經驗分享,贏得了全國同行的高度認可,彰顯了這家年輕的山東省屬企業在資產運營領域的積極實踐與發展潛力。其中,統籌盤活省級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是其重要的發力方向。
山東財欣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樹和向記者介紹,山東財欣公司擔負著省級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統籌盤活運營平臺的重任。兩年多以來,山東財欣公司接收、管理近4000 處省級行政事業性資產,截至目前,累計實現運營收入1.87 億元,按同口徑計算,年度經營收入較劃轉前增長98%,有力地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在這份彰顯平臺價值的亮眼成績單背后,是山東財欣公司統籌盤活國有資產,積極探索形成的集接收、梳理、管理、運營、處置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服務體系。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和重要保障。近年來,伴隨著一些行政事業單位服務中心的改制撤銷,與之相關的資產管理分散、產權不清、閑置率高等問題日益突出。”王樹和介紹,為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財政部于2022 年10 月下發了《關于盤活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指導意見》,要求按照統籌資源、全面覆蓋、因地制宜、激勵約束的原則,加快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各類國有資產盤活利用。
在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統籌盤活運營領域,山東走在全國前列。近年來,山東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財政資源統籌的部署要求,深入推進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改革,加強集中管理和統一調度,多措并舉挖潛盤活,配置使用效益顯著提升。特別是加強頂層設計,山東省委省政府將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改革列入“九大攻堅行動”,明確方向高位推動,科學謀劃改革路徑,既立足當前,引入市場化手段和方法,主動開源提高效益,有效解決資產底數不清、效益不高等現實問題;又著眼長遠,理順管理體制,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更好保障運轉履職和促進公共事業發展。
全省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改革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山東財欣公司應運而生。2020 年9 月,山東省財政廳推動組建山東財欣公司,作為省屬重點骨干企業,由省財政廳代表省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功能定位為全省劃轉企業國有股權充實社保基金工作的承接主體和省級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統籌盤活的運營平臺。其中,作為省級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統籌盤活運營平臺,山東財欣公司受托對省級行政事業單位閑置或出租的土地、辦公用房、公有住房等國有資產,進行統籌盤活。
成立以來,山東財欣公司與69 個省級廳局單位簽訂移交協議,接收、管理近4000 處省級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分布在全國6 個省15 個市,主要包括土地36 宗,面積合計971.1 畝;辦公用房318 處,面積合計40.85 萬平米;公有住房3610 套。截至目前,累計實現行政事業性資產運營收入1.87 億元,按同口徑計算,年度經營收入較劃轉前增長98%。

山東財欣公司盤活辦公用房案例前后對比(左下方為盤活狀態)
“何為統籌?通盤謀劃叫統籌。作為省屬重點骨干企業,山東財欣公司一端連著政策,一端連著市場,其平臺價值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對政策與市場的橋梁紐帶作用。”在王樹和看來,一攬子服務是實現“統籌”的必然路徑。
據悉,針對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統籌盤活,山東財欣公司目前初步探索形成了集接收、梳理、管理、運營、處置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服務體系。這套體系的執行過程正是統籌的過程,可以很好地實現政策與市場的聯動,從而深度踐行山東財欣公司作為省級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統籌盤活運營平臺的價值。
為了更好地履職,山東財欣公司于2021 年3 月設立了山東省財欣行政事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打造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改革運營的齊魯樣板為目標,結合接收、管理資產的所在地發展規劃,“一產一策”制定盤活方案,積極探索產業運營、自主運營、委托運營、合作運營、租賃運營等多種運營模式,推動資產運營收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
全產業鏈服務過程中,基于政策性與市場性的雙重優勢,山東省財欣行政事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統籌推進省級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接收與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財政部關于盤活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指導意見》等法規制度,均對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的集中管理作出了明確要求。”山東省財欣行政事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告訴記者,“得益于政策的堅挺,目前我們對省級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的接收工作已經進入全面收尾階段。”
他介紹,資產移交過程中,針對房屋老化、產權不清、占用騰退困難等諸多問題,山東省財欣行政事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會同資產原劃轉單位妥善處理,解決好實物交接過程中的各類歷史遺留問題,確保接得住、接得穩、接得好。兩年多來,消化處理歷史遺留問題5000余件。同時,按照“一資產一檔案”的方式,為劃轉資產建立數字化檔案庫,夯實管理基礎,摸清摸透資產底數,實現制度化、流程化、信息化管理。此外,深入分析和研判接收的土地、辦公用房、公有住房等三類資產存在的安全隱患,針對性建立安全配套管理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
“市場的力量在運營環節體現得更為突出。比如,針對接收的一處房產列入濟南市中央商務區拆遷征收范圍的實際情況,我們基于此資產未來升值空間較大的市場化判斷,采取與屬地就近進行資產置換方式進行補償,實現資產的‘以舊換新’和從行政事業性資產到公司法人財產的轉變。”王樹和舉例指出,山東財欣公司依據接收資產類別、狀態和價值不同,按照“宜租賃則租賃、宜置換則置換、宜處置則處置、宜開發則開發”的盤活思路分類施策。
數據很好地反映了山東財欣公司的工作成效。截至目前,山東財欣公司已盤活運營辦公房產161 處,面積合計25.3 萬平方米,占已接收房產面積的85%,其中包括99 處總計12.4 萬平米的多年閑置辦公房產;累計實現房產年合同金額7500 萬元,辦公房產盤活運營率近期有望突破88%;實現公有住房接收運營“雙過千”,接收1073 套,運營586 套,實現年合同金額1130 余萬元;完成首批90 套空置無法直接運營老舊住房打包整體租賃運營,探索出公有住房管理改革的新路子。

7 月1 日,山東財欣公司代表性盤活項目悅來春光里開業。項目位于濟南市歷下區解放路中心區域,既保留本土特色歷史文化元素,又緊密結合城市發展進行現代化改造
今年初,山東省財政廳印發《關于深化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統籌盤活改革的實施意見》(魯財資〔2023〕1號),要求積極推進資產市場化運營,創新資產集中運營模式,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資產統籌盤活改革,支持運營平臺或專業機構探索通過資產證券化等市場化方式盤活存量資產,提升運營效益。這為山東財欣公司進一步做好省級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統籌盤活工作,特別是深入探索市場化路徑,進而深度賦能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撐。
“我們的全產業鏈盤活體系,目前還是個初級版。”王樹和坦言,并向記者解釋,“從資產到資本,目前我們邁出了第一步,實現了無效低效資產到有效高效資產的轉換。下一步是加速推進有效高效資產到價值資本的‘質變’升級。”
山東財欣公司的實踐經驗和深度研判均表明,創新是實現高質量“質變”的關鍵驅動力。
李曉介紹,探索全產業鏈盤活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的過程中,山東省財欣行政事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瞄準“老舊資產曬太陽”的現狀困難,以“打包”方式創新打通不良資產的處置路徑。對于相對“老舊”的中性或不良資產,“打包”搭配存量項目,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同時,借助屬地力量和資源,將零散、偏遠資產進行置換、處置和歸集,做好資產的優化整合,將國有資本聚集到優質資產,實現資產優化升級。
目前,在前期實踐的基礎上,圍繞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統籌盤活,山東財欣公司正積極構建集成上游資產證券化和優質社會資本植入,中游資產盤活開發,下游物業管理的升級版全產業鏈服務體系,通過精細化管理,信息化賦能,優勢產業植入,深度挖掘存量資產價值,指導資產全流程開發建設及運營管理,配合國家戰略和當地政策,利用存量資產發展相關產業,推動資產提質增效,最終以打造優質項目為目標,以合規性運營為基礎,為實施資產證券化提供良好的底層資產,完成資產價值鏈閉環運營。
“基于現實需求等因素,市縣等地方層級在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統籌盤活方面的積極性很高,一些市縣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經驗。”王樹和表示,加強與市、縣企業合作是山東財欣公司的必然選擇。
屬地合作方面,山東財欣公司已然有所行動。比如,緊密結合濟南歷下區金融中心、商業中心、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與地方政府合作打造了一批孵化器、加速器和特色街區、樓宇等,有效推動了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價值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協同提升。
此外,山東財欣公司擬在全省范圍內成立資產運營合作聯盟,加強與地方政府資產運營平臺公司的深度合作,利用市級公司在商業地產開發、資產變性、產權置換等方面的資源和優勢,助力省級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深度盤活運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全產業鏈盤活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的過程中,山東財欣公司努力踐行國企擔當。成立以來,圍繞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統籌盤活,山東財欣公司累計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5000 余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積極落實國家政策推動租金減免工作,對符合條件的56 家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累計減免房屋租金1200 余萬元。特別是面對情況異常復雜、關系民生的3000 余套公有住房,山東財欣公司逐戶調研落實,對于有遺留問題的房產,創造性地采取成熟一套接收一套的方式,妥善解決遺留問題與管理運營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