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田浩
制造業的核心是創新,就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山東省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聚焦產業前沿,鉆研產業難點,結合業務需求開展路用裝備自主研發,推動裝備制造高端化發展,聚焦路橋建設、養護等領域,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打響“山高制造”品牌。
沈海高速煙臺福山段施工現場,山東省路橋集團裝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裝備科技發展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三代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機組一字排開,浩浩蕩蕩緩慢前行。機組通過對舊路面加熱、耙松,添加適量再生劑、瀝青及適量的新瀝青混合料,經拌和、攤鋪、壓實后,舊路面煥然一新。
“與傳統道路養護技術相比,就地熱再生機組施工快捷,2-3 小時即可開放交通,可實現舊瀝青混合料的100%循環利用。”裝備科技發展公司黨支部委員、副總經理管延峰表示。
從第一代機組成功下線,裝備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機組已過去10 多年。2003 年,公司斥資2000 多萬元購入國外機組,但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效率較低、服務無法保障等問題。面對逐漸增大的高速公路養護需求,裝備科技發展公司組建團隊研發就地熱再生機組。團隊成員人人身兼數職,舍棄周末,夜以繼日,終于在2010 年研制出國內首套多步法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機組,一舉打破此類設備依賴進口的行業壟斷。機組整體創新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多步熱風加熱、分層銑刨等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緊接著,2019 年成功研制第二代機組,2022 年成功研制第三代機組。
三代就地熱再生機組為我國公路綠色養護作出積極貢獻,先后在山東、內蒙古、江蘇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的道路養護工程中推廣應用。截至目前,累計完成再生路面2000 余萬平方米,節省石料220 萬噸,節約瀝青10.8萬噸,減少碳排放11.4萬噸,實現營業收入10億余元。
從模仿到超越,就地熱再生機組的迭代并非“閉門造車”,而是得益于邊用邊改的研發模式。作為一家以工程施工為主的企業,路橋集團主營業務之一就是高速公路養護工程,這也為機組研發提供了廣闊空間。研發團隊將創新與施工緊密結合,根據就地熱再生機組的實際施工情況,總結經驗,不斷改進,讓創新更實用、更貼地。機組先后獲得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銀獎,入選交通運輸部科技成果推廣項目,并取得國家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及外觀專利16 項等。

3.0 機組在榮烏高速壽光段施工
專注研發就地熱再生機組的同時,裝備科技發展公司加大設備研發力度,科研投入強度達到16%,取得一系列新突破、新成果。研制出國際先進的瀝青廠拌熱再生設備、國內領先的間歇式廠拌冷再生設備,形成全門類再生設備體系;自主研發集骨料存儲、輸送、混凝土生產于一體的綠色場站設備,打造場站建設的行業標桿;研制出高速道路清掃車、除雪撒布車、護欄搶修車、多功能標線車等多種養護設備,滿足了道路養護的市場需求。
隨后,走進山東省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設備制造公司(以下簡稱“設備制造公司”)加工生產基地,技術人員正在對自主研發的履帶式頂推設備進行調試。該設備是國內外首創的新型鋼橋頂推施工設備,主要由履帶、滑梁、頂推油缸、頂推機構、頂升油缸、導向系統、墊梁、動力系統組成,集成了多項先進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相比于傳統頂推方式頂推速度提升一倍,頂推安全性大幅提升,同時,設備在施工中無需進行受力轉換,不需在鋼橋上增設頂推附件,施工更安全、簡潔、平穩;與履帶式頂推設備配套開發的新型控制系統,采用信息集成技術,可實現橋梁頂推施工的信息化、智能化。”路橋集團設備制造公司總工程師韓軍霞介紹。
這家以機械設備研發制造為主的公司,最負盛名的是非標施工設備的研發制造,其中又以移動模架造橋機最為典型。時間回到2002 年,設備制造公司承接了為濟南順河高架橋北延工程研發移動模架的任務。彼時,移動模架作為先進的橋梁施工設備,剛開始從國外進口使用,價格昂貴,國內研發尚屬空白。首次自主研發困難重重,一套移動模架由成千上萬個零件組成,每個構件的結構、尺寸、受力都需要反復優化、計算,研發團隊借助僅有的工具書、計算器,克服種種困難完成了復雜的設計,研制出第一套國產移動模架。移動模架在順河高架北延工程上的成功應用,不僅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效益,更打開了國產移動模架市場的大門,對我國橋梁施工技術的提高具有重大意義。

“在橋隧施工中,每個項目都有各自的特點,施工設備同樣天差地別。對設備制造公司來說,每個設備的研發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戰。”路橋集團設備制造公司研發設計部經理邢希瑞說,在青島膠州灣大橋施工中,針對60 米大跨度350 米小半徑的工程難點,公司研制出適應大跨度小半徑曲線施工的旋轉鼻梁移動模架,助力建成我國首座海上互通立交;在蘇州春申湖路鋼橋梁施工中,在不中斷橋下G312 國道交通的情況下,公司創新采用橫向頂推的方式,使用18 臺步履式千斤頂同步工作,將重達1500 噸的鋼橋從60 米外成功橫移至所在位置;在濟南東南二環項目施工中,隧道襯砌斷面寬達18 米,公司研制出四車道特大斷面全液壓自行式襯砌臺車,助力建成世界最大規模八車道隧道群。
攻克了一個個施工難題,創造了一個個設備之最,“山高制造”成為集團在橋梁設備領域的一張閃亮名片。近10 年,公司在施工設備領域獲得國家發明專利8 項、實用新型及外觀專利57 項、山東省公路工程工法6 項,以及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進步獎多項。2019 年,山東省鋼結構橋梁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在設備制造公司成立,成為山東省首個且唯一一個鋼結構橋梁工程技術研發平臺,更加充實的研發力量,將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下一步,路橋集團將以路面再生技術推廣、設備應用、施工管理為抓手,在創新發展、綠色養護和智能制造等重點領域繼續深入探索,借助資本運作、股權合作,不斷提升在省內外養護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加速構建綠色養護點面結合大棋局,傾力打造國內道路綠色養護第一品牌,扎實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助力國家交通強國戰略實施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