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梁晴
近年來,山東高速華瑞道路材料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瑞公司”)將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引進作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中之重,以“低碳、循環、提質、新材”為研發重點,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與轉化應用導向,不斷完善科創體系,推動創新資源聚集,打造新材料研發和產業化高地。
走進華瑞公司瀝青生產改性車間,記者看到膠體磨正在運作,叉車手開著叉車將SBS 一車車地運送到生產車間,隨后相繼把原材料投入料斗中,為改性瀝青的生產提供添加劑。經過磨機處理,進入成品罐和橡膠油攪拌后加入穩定劑再攪拌。整個過程操作手在現場嚴格監管,時刻密切關注著儀器上的參數,把控好混合料加熱的溫度以及油料的配比,監控攪拌過程中機械的正常運轉,保證每一個環節都不會出錯。
生產完成后的改性瀝青,會有專門的試驗員取樣檢測瀝青軟化點、針入度、延度及瀝青老化后的各項指標等,切實做到全面壓實責任鏈,做好層層把關,確保產品質量不會出問題。
“我們公司SBS 改性車間目前共有兩條生產線,均配備德國進口西佛磨機,進口膠體磨研磨精度可達微米級,是國內先進的設備配置,兩條生產線可連通大中小總計11 個發育罐,總容量接近3000 噸。SBS 車間可生產各類物理改性瀝青,日產能可達1000-2000 噸。在實現產品種類多樣性的基礎上,還能夠對產品指標進行深加工,滿足客戶的定制需求。”山東高速華瑞道路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生產加工廠廠長耿保壘向記者介紹。
常見的改性瀝青如SBS 改性瀝青、橡膠改性瀝青等,屬于物理改性瀝青,而華瑞公司創新研發的MAC 改性瀝青是一種典型的化學改性瀝青。物理改性瀝青存在離析現象,且生產工藝復雜,成本較高;化學改性瀝青具有存儲穩定性好、成本低、生產設備工藝簡單等優勢,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
目前,MAC 改性瀝青在省內已使用近百萬噸,主要應用于高速公路面層與柔性基層鋪筑。例如濟南經十路,在鋪筑時便大量使用了MAC 改性瀝青,該工程榮獲了2004 年度魯班獎;華瑞公司與山東省交通廳公路局合作完成《多級瀝青結合料技術條件》《多級瀝青結合料應用技術規程》等4 項山東省地方標準的編制工作,開創了省內交通行業先河;以MAC 瀝青大碎石柔性基層為重要路面結構的《永久性瀝青設計方法研究》,獲得2010 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華瑞公司在“扎根省內,面向全國,走向海外”的市場發展格局下,立足自身資源稟賦,重點加強外部市場開拓。對于省內市場,公司一直堅持目標客戶下移,深耕細作,提高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服務意識,不斷增加戰略合作客戶的數量與規模。截至目前,華瑞公司業務范圍已覆蓋全國23 個省份,年銷量破百萬噸。
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下一步,華瑞公司將立足企業實際,堅持穩中求進,鍛強經營產業鏈,培育新利潤增長點,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推進黨建工作全面升級,夯實公司治理基礎,進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

SBS 生產車間日產能超1000 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