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劍花 龍國斌 曾韻夏
廣東省清遠市中醫院藥學部,廣東 清遠 511500
因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氣管炎等疾病引起的咳嗽患兒占我院兒科收治患兒數60%以上,兒咳一號方是我院多年應用于兒科治療肺熱咳嗽的協定方,其組成主要有桑葉、菊花、連翹、蟬蛻、桔梗、僵蠶、苦杏仁、甜葉菊等,針對風熱咳嗽具有良好的療效。中醫及現代藥理研究也顯示,桑葉[1]、菊花[2]、連翹[3]、蟬蛻[4]等具有疏散風熱、清熱等功效,常用于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等?;谥兴帨珓┘逯?、口感等原因,同時兒童專科劑型匱乏,依據《關于保障兒童用藥的若干意見》[5]《關于深化藥品審評審批改革進一步鼓勵創新的意見》[6]等文件精神都鼓勵開發兒童用藥。由于顆粒劑具有體積小,服用、存儲及運輸方便,具有“三效” “三小”“五便”優點[7-9],同時又擁有湯劑作用迅速的特點,故將兒咳一號方開發成院內制劑(顆粒劑)以滿足臨床和患兒需求。現代中藥顆粒制藥過程包括提取、濃縮、干燥、制粒等多個工藝步驟[10],所以本實驗選擇對復方兒咳顆粒劑進行提取和制備工藝研究,發展院內制劑。
1.1 主要試劑 桑葉、菊花、連翹、蘆根、蟬蛻、桔梗、僵蠶、苦杏仁、浙貝母、甘草、甜葉菊均購自廣州市志寧藥業有限公司。連翹苷標準品(成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批號:MUST-20060811,含量為99.48%);甲醇、乙醇均為分析純;乙腈(色譜純,購自德國Merck公司)
1.2 主要儀器 Waters 2695-2489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Waters公司;依利特色譜柱SuperSil E2913576 (4.6 mm×150 mm,5μm);METILER TOLEDO XS205 十萬分之一電子分析天平;XMTD-7000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永光明);DHG-9023A 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精宏科學儀器公司);SP-100A超聲波清洗器(東莞潔康超聲儀器公司)。
2.1 提取工藝研究
2.1.1 實驗因素水平 用正交試驗法優選兒咳一號方的提取工藝,以連翹苷含量和浸膏得率為指標,選定煎煮時間(A)、加水量(B)、煎煮次數(C)3因素,每個因素取3個水平,按L9(34)正交表進行實驗。因素水平表見表1。

表1 水煎煮因素水平表
2.1.2 浸膏得率測定 按處方比例稱取處方藥材按正交試驗表進行試驗進行水提,將各次水煎液分別混合,濃縮,水浴蒸干溶劑,冷卻后得各組干浸膏。稱重,計算收膏率。結果見表2。

表2 水煎煮提取工藝正交試驗結果
2.1.3 連翹苷含量測定
2.1.3.1 色譜條件[11]色譜柱:SuperSil E2913576 (4.6 mm×150 mm,5 μm);流動相:乙腈-水(25∶75)溶液;流速:1 mL/min;柱溫:30 ℃;檢測波長:277 nm;進樣量:10 μL。
2.1.3.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連翹苷對照品適量,置于10 mL量瓶中,加乙腈定容,搖勻。
2.1.3.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按2.1.2項下方法操作得到浸膏粉末。精密稱取浸膏粉末適量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乙腈適量,溶液超聲30 min,冷卻,加乙腈定容至刻度,搖勻,即得。
2.1.3.4 含量測定 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峰面積并計算樣品含量,液相圖譜結果如圖1~圖3所示。

圖1 連翹苷對照品HPLC圖

圖2 供試品HPLC圖(A2B3C2工藝)

圖3 陰性對照品HPLC圖(A2B3C2工藝)
2.1.4 實驗結果 按L9(34)正交表進行試驗,連翹苷含量和浸膏得率結果見表2,方差分析見表3。

表3 方差分析
根據上述表中結果,由連翹苷含量和得膏率這二項指標可以看出,三因素的影響大小依次為A>C>B,A因素影響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C因素在連翹苷含量方面無統計學意義,B因素在得膏率方面無統計學意義,故優選提取工藝為:A2B3C2,即加10倍水,提取2次,每次45min。
2.1.5 優選提取工藝的驗證試驗 按優選工藝重復驗證3次,測得連翹苷含量為0.161%、0.166%、0.159%,RSD=2.22%(n=3);得膏率為26.59%、27.11%、26.38%,RSD=1.40%(n=3);證明優選工藝可靠。
2.2 顆粒劑成型工藝研究
2.2.1 輔料的選擇 本實驗采用濕法制粒,參考相關文獻[12-16],通過預實驗選擇輔料。單因素考察乳糖、淀粉和糊精,稱取浸膏粉與輔料以1∶1混勻,以80%乙醇為潤濕劑制粒。60 ℃干燥24 h,以成型率和吸濕性為考察指標選擇輔料。結果見表4。

表4 輔料的考察結果
結果表明,糊精吸濕率低、成型性較好、價格低廉,故選用糊精為輔料。
2.2.2 顆粒成型工藝優選 采用L9(34)正交試驗,以成型率、24 h吸濕百分率為指標,選定藥粉與輔料的比例、乙醇濃度和乙醇用量3因素,每個因素取3個水平。見表5。

表5 成型工藝因素水平表
2.2.3 制備方法 取適量藥粉,按正交試驗加入輔料,并制成軟材。軟材過14目篩,60 ℃干燥24 h,用1號篩和5號篩雙篩分取,即得兒咳顆粒。
2.2.4 成型率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17-18]四部制劑中顆粒劑粒度測定法(通則0982第二法雙篩分法)測定,即不能通過1號篩與能通過5號篩的總和不得超過15%。成型率=通過1號篩而不能5號篩的顆粒質量/樣品顆粒質量×100%。見表6。

表6 顆粒成型工藝正交試驗結果
2.2.5 吸濕百分率 精密稱取適量顆粒,置已恒重的稱量瓶中(顆粒厚度約2 mm),將稱量瓶敞開放入盛有氯化鈉過飽和液的干燥器中,靜置24 h后,再次稱重。顆粒的吸濕百分率為兩次稱量之差所占顆粒質量的百分數。結果見表6。
2.2.6 實驗結果 按L9(34)正交設試驗,顆粒的成型率、24 h吸濕百分率,結果見表6,方差分析見表7。

表7 方差分析
根據直觀分析和方差分析結果,顆粒的最佳成型工藝為A2B3C2,即藥粉和糊精為1∶1,加25%藥粉量的90%乙醇制成軟材,濕法制粒,即得兒咳顆粒。
2.2.7 正交驗證試驗 根據成型工藝A2B3C2進行3次正交驗證試驗,結果為成型率90.12%、89.89%、90.06%,RSD=0.13%(n=3);吸濕百分率為8.1%、8.21%、8.16%,RSD=0.67%(n=3)。說明重現性良好,確定為最佳工藝。
3.1 提取工藝選擇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兒咳顆粒中連翹苷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來篩選提取工藝,結果提示加10倍水,煎煮2次,每次45 min,連翹苷的含量和浸膏得率達到較優水平。目前提取連翹中不同部位的連翹苷較常用的溶劑是乙醇、甲醇、正丁醇等,本實驗從標準湯劑出發,結合臨床實際,故采用水提。研究表明煎煮時間對浸膏率有顯著影響,煎煮時間為45 min較優,與臨床實際的煎煮時間有差異,考慮可能是該方中未有主要成分為揮發油的藥材,后續顆粒劑用于臨床時將考察其與水煎液的臨床療效差異。
3.2 顆粒成型工藝選擇 在對輔料篩選表明糊精和乳糖的成型率較可溶性淀粉的高,但糊精的抗吸濕性更好,同時考慮成本,故選擇了糊精。本研究以濕法制粒初步探索了顆粒成型工藝,其工藝基本可行。今后將嘗試更多制粒方法(如噴霧干燥法)等進行對比,為后續質量標準和顆粒開發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3.3 液相條件的選擇 本實驗測定連翹苷含量的液相條件為乙腈-水(25∶75)溶液,檢測波長:277 nm,與2020版藥典一致;有研究表明用乙腈-0.1%甲酸水溶液、乙腈-0.1%磷酸水溶液等為流動相測定時液相結果良好。本實驗預實驗時有采用乙腈-0.1%甲酸水溶液、乙腈-水和乙腈-0.1%磷酸水溶液作為流動相,但最后結果顯示乙腈-水作為流動相時結果較優。
兒咳一號方是我院用于治療肺熱咳嗽的協定方,在兒科臨床應用多年,并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具備開發成院內制劑的基礎。但中藥飲片質量參差不齊,中藥制劑在選用藥材和制備過程中應嚴格把關,確保藥品質量,更好地保證兒童用藥安全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