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麗娟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好奇心重、對外界事物充滿興趣,但他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少,這一時期的孩子可以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但是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差,需要有實際的物質支撐才能讓他們更為高效化學習。數學游戲是一種包含了數學原理,并且利用了數學知識和技巧的益智類游戲。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雖然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抽象思維能力差,但對游戲卻十分感興趣。所以,以兒童為中心的數學游戲,可以幫助幼兒加深對數學的認識與思考,并使他們在玩的過程中獲得樂趣與知識。基于此,本文從小學低年級游戲融入課堂教學的現狀、意義和基本應用原則出發,詳細分析了如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中融入游戲,實現數學學習的高效化。
數學游戲不僅僅是一種游戲,它還具備一定的數學內涵,既有游戲的玩樂,也有數學上的價值。數學游戲將數學問題融入游戲中,通過游戲學習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方法和數學思維。游戲在融入小學低年級課堂教學時必須符合數學的基本特性,而相關的概念、原理、法則等必須符合數學的規律,在具備科學合理性的基礎之上還要充分發揮游戲的趣味性。數學游戲貼近孩子的本性,能滿足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好玩”的本性,能引起他們的高度關注,提高他們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教師把數學思維、數學知識和策略融入到游戲中,通過游戲的形式,使學生在“玩”中學習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技能,培養數學思維,體驗數學樂趣。利用數學游戲,讓學生在抽象和具象的思考中建立起一種連接。在數學教學中運用數學游戲,充分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思想,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和求知欲。所以,數學游戲的設計原理和課堂融入法則到底是什么樣的呢?怎么將數學游戲融入課堂教學中才會更有效率呢?這些問題都是老師們在開展低年級小學數學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一、小學低年級游戲融入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筆者對一、二年級100名小學生進行了一次訪談,結果表明:盡管學生對數學游戲感興趣,但對游戲形式的重視程度較高,而對其內涵的理解較少。這就關系到游戲的設計及課堂融入過程。如果游戲只是單純的玩,和數學的結合程度不高,那就不可避免地會有學生因為玩而忽略了數學學習。在實踐中,盡管老師們都能夠意識到數學游戲在課堂上的重要作用,但是他們仍然很難把數學游戲合理引入課堂中。比如:課堂教學時間較短,很難充分地融合游戲與教學;游戲的難度、娛樂性與學習性很難掌握,難以平衡好趣味性與學習性之間的矛盾;班級秩序不規范,小學低年級段的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對于玩游戲的節制性較差,常常沉迷于游戲過程,而忽視了游戲中所蘊含的知識,造成了游戲與數學學習脫節等。這就需要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和應用數學游戲,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二、游戲融入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價值意義
(一)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低年級學生的數學興趣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教育中,游戲教學的有效應用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因為他們的年齡尚小,其認知還處在懵懂時期,加上他們的性格大多較為活潑,對任何事情都很好奇,所以采用游戲的形式對他們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授是非常有趣且高效的教學方式的。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游戲方法,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吸收數學知識,而且能加強師生間的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氣氛。
(二)有利于激發學生數學思維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游戲教學,能有效地促進小學生的全面成長、健康發展。游戲教學是以數學和游戲的科學結合為基礎,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起到了很好的啟迪作用。在小學低年級課堂中融入游戲教學時,學生的思維可以始終保持積極的狀態,能夠激發他們不斷地思考和探索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水平。
(三)契合幼小銜接的需要
隨著時代的快速進步與蓬勃發展,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之間的連續性日益加強,各類托兒所“風生水起”,然而,父母、幼兒園、小學這三方卻更加偏重于“知識”的銜接,而忽略了幼小“心理”的銜接,導致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之間的銜接出現了問題。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長時間的課堂容易使他們分心,時間一長,他們就會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通過引入游戲,可以有效地解決學生在課堂中學習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問題,讓學生更容易地融入小學學習生活中。事實上,游戲并不是專門針對幼兒的,在小學階段,游戲在課堂中的融入是一種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
三、小學低年級游戲融入數學課堂學習的設計原則
(一)目標明確化
在開展游戲融入數學教學課堂的過程中,學生必須要花上一段時間去了解和掌握游戲的規律,而往往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從游戲的核心和所學的數學知識中找到內在的關聯性。然而,如果老師事先“揭秘”,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感、成就感都會大幅下降,學生的學習經驗和體會也會減少。這就要求老師們在設計游戲時,清楚地認識到每一種數學游戲的特殊功能。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游戲融入數學課堂的教學目的才能自然而然地顯現出來。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和教學目標,老師可以把游戲劃分為:基礎鞏固類、思維提升類、探索實踐類這三種類型。通過明確游戲融入課堂學習的目的,老師在教學中掌握游戲的節奏、階段,讓學生能夠在清晰的游戲過程中理解游戲教學的要點,并從中體會到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技能,構建數學思維方式。
(二)難度適中性
在游戲融入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各方面的差異,因此,教師要對游戲難度進行適當的設計。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玩簡單的數學游戲時,沒有動力去參加;在比較復雜的游戲中,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不能很好地發現游戲的規律,也不能充分地參與到游戲教學中去。在數學游戲設計中,老師要設定不同難度等級,以層層遞進的游戲方式激發學生深度學習的興趣。如此一來,在游戲的各個階段,不同水平的同學都可以充分調動自己的思維能力,并有充分的數學拓展空間。
(三)方式多樣化
小學階段特別是一、二年級的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很難集中精力,但是他們很容易被新穎的東西所吸引。因此,游戲融入數學課堂的“玩法”要多種多樣。同樣的數學游戲,重復了多次之后,學生就會對它失去興趣。其次,在游戲輕微變形之后學生也能夠輕易地抓住游戲的要領,他們就會以為這不過是“套路”的重復。這樣就不能充分利用游戲來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也就無法達到游戲課堂拓展學生思維能力的真正目的。
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特點以及他們的實際運用能力。每堂數學課游戲數量設置一般控制在2~4個,老師可以根據需要,設計出競賽類、觀察類、實踐類等游戲。通過多種游戲實現不同的目的,使數學知識、技能和思維模式不斷地內化。
(四)運氣與能力的一體化
運氣雖然也是游戲開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很好地增加游戲的趣味性體驗。但是單純依靠運氣的游戲則會讓學生很難掌握其與數學內涵之間的關系,從而降低了他們的思維動機,不利于他們數學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單純依靠數學能力類的游戲,在某種程度上缺少了游戲的樂趣,對于數學實力不強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課堂中很難有參與感。在數學游戲的設計中,運氣和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教師如果平衡好這兩個方面就可以提高所有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在游戲融入數學課堂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同時還會讓同學們對其中的要點和所包含的數學知識進行反思。
(五)時空轉移化
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自我控制力差、動手實踐能力差。在游戲中,學生們會胡亂地操縱、玩樂,使得班級的紀律很難得到有效的控制。由于種種原因,使得課堂上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一場完整的數學游戲。所以,在課堂游戲的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空間和時間等各種因素。
四、游戲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融入策略
(一)采用生活化的游戲類型,創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數學的理論是從生活中產生的,同時也是對生活實踐的指引。在小學低年級的數學課堂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開展數學課堂游戲教學。其目標是將“玩”與“學”這兩大元素串聯起來,讓學生在“輕松”課堂環境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生活化的游戲式教學,注重從生活中汲取知識,以學習為樂趣創造的出發點,即:老師要從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些普通的事情和現象中進行游戲設計,使學生能夠從日常生活中認識到數學的奧秘,從而掌握和應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問題。數學課和游戲的開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理解數學知識的真正含義。在教學中,老師會提供汽車模型等常用模型,讓學生從日常的事物中去思考、分析,并啟發他們的想象力。
例如,在“認識圖形”這一單元,老師就可以用一些玩具模型,引導學生觀察玩具形狀,看看那些模型都是由哪些圖案組合起來的?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將同學們分為不同的小組,讓他們根據所學到的“三角形”“圓形”“方形”等圖案,來拼湊自己喜愛的玩具圖案。以貼近生活的游戲為切入點,促進學生的思維發散,增強其自主創新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數學知識融入傳統的游戲當中,讓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加直觀地呈現出來。比如,教師可以將老鷹捉小雞的游戲融入數學加減法的學習當中,每次老鷹捉了一只小雞,老師就可以提問,到底有多少只小雞被捉住了,還有多少只沒有被捉住。通過這種游戲的方式,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又能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玩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
(二)以故事化的游戲融入形式,促進學生探索研究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對新奇的東西都很感興趣,老師可以通過講述名人故事來引起他們的興趣,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學習環境,使他們能夠從故事中汲取知識和真理;同時,通過故事的啟發,激發學生對有關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并與老師進行有效的互動,提高課堂整體的學習效果。比如,在學習“100以內加減法”中,老師用德國高斯的故事來啟發學生探索數字的奧秘。“高斯小時候很頑皮,他的數學老師就給他出了一道難題‘1+2+3+……+100’?其他的小朋友都思考了好久沒有得出正確答案,但是高斯竟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有了答案,你知道他是怎么計算的嗎?”學生們很快就開始了自己的思考和討論。在此基礎上,老師可以依據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指導他們歸納出解決相似加法問題的方法。通過介紹名人故事,將游戲悄無聲息地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探索研究。
(三)通過競賽游戲,激發學生課堂熱情
比賽是一種高效化且充滿激情與熱情的游戲活動。在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比賽游戲,使學生迅速地融入游戲的氣氛中,發掘他們的學習潛能,以游戲的形式加快他們知識的接受力。比賽游戲是以競賽的方式,對學生的知識、技能、智力、身體素質進行考核,在課堂中使學生的團結、合作、探索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比如,在學生初步接觸“乘除法”時,老師可以安排同學們參加“年齡問題”的主題比賽,并把他們分組,進行“快問快答”積分贏比賽的活動。“爺爺的年齡是70歲,爸爸的年齡是35歲,小明的年齡是5歲,爺爺的年齡是爸爸的多少倍,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多少倍?”通過一系列的主題競賽活動,讓同學們在相互幫助的情況下,一起解決問題,并得出解決問題的經驗。通過這種比賽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氣氛,使學生通過比賽來充實自己的數學知識,發掘自己的數學學習潛能,實現數學課堂的高質、高效化。
(四)組織各種活動,引導學生實踐
數學是一種抽象且有點單調的學科。因此,要想使數學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就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特點,將各種有趣的游戲活動融入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課堂學習的自主性。課堂游戲活動形式包括繪畫、實驗操作等。教師將游戲活動融入課堂學習中時,可以根據不同學習內容的特點,利用這些游戲活動的特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加強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比如,在學習“認識鐘表”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出幾個常見的時鐘,然后讓學生把自己家里時鐘的外輪廓畫出來,再給自己畫的鐘表上添加時間標尺。再由不同的小組共同組成“考官”,通過互動游戲,對時間計時器的運作進行深刻的剖析和理解。通過游戲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的想象力和潛力,讓他們能夠在游戲中更好地了解鐘表知識,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多種多樣數學游戲在課堂中的融入是童心所向,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關鍵因素。游戲融入課堂教學既可以充分體現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又能提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動性,還能夠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友好協作。由此可見,在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游戲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為此,數學教師應積極探索游戲教學的創新實施策略,以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