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南來北往間的駐足與眺望

2023-08-24 12:48:42石華鵬
湖南文學 2023年8期

石華鵬

在臨川

作家王十月說:“不敢高聲過撫州。”我理解這句話的潛臺詞,并有同感。撫州即古時臨川郡,現在的臨川系撫州市的下轄區。我想說:“來過臨川與沒來臨川是不一樣的。”

臨川這塊土地挺神奇,誕生過中國文學史上一連串如鉆石般發光發亮的名字——王安石、湯顯祖、晏殊、晏幾道、謝逸、謝過……他們身上的文學光芒穿透時空閃耀人間幾百年,溫暖和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

無論小文人抑或大文人,踏上臨川土地,內心便會萌生朝拜或敬仰之情——這么多大詩人、大作家、大理論家都出自這里,簡直奇跡,不可思議,不可名狀啊。又怎敢在此高聲喧嘩和高談闊論呢!細細想來,這里邊的心緒文章可復雜可耐人尋味呢。一方面,走文學之道,或多或少受過這些前輩的熏染,之前都在故紙堆上與他們相遇,今到他們家鄉似乎與他們更親近了些,有當面表示崇敬和謝忱之意。另一方面,面對這些功業卓著的同行,后來者也避免不了布魯姆所說的“影響的焦慮”——我能像他們一樣名垂青史么?漫長時空面前我寫作的價值在哪里?走一走他們走過的地方,看一看他們的成長歷程,于自己的文學精進之路總該有點啟示或領悟吧?

我,一介小文人,來此“才子之鄉”,最恰當的方式和情態當是——去幾處有他們印跡的地方,走一走,坐一坐,靜一靜,或許能傾聽到這片土地上遙遠的文學秘境。

我坐在一塊太湖石上——小滿時節天氣稍顯燥熱,石頭的涼意讓人舒適——這樣大小不一、形狀自然的石頭順著池塘邊緣隨意擺放,圍成一個不規則橢圓。池塘不大,有意挖得不規則,有百來平方米吧。塘中水色深暗,但嫩綠可愛的小荷葉正在鋪滿水面,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挺立著,生命等待舒展的樣子也很可愛,有種靜力的美。

眼光掠過荷塘,可見西南角有一亭,四角,綠瓦,紅柱,名荊公亭。王安石別稱王荊公,荊公亭當為紀念王安石而建。沒錯兒,我所在的地方就是王安石紀念館。紀念館是一座仿宋府第園林式建筑群。這座建于四十年前的古典園林建筑曲徑通幽、古樸雅致。門樓巍峨,隱壁精致,曲折的游廊、碑廊連接主樓和各個庭院,水榭、亭臺、荷池點綴其間。走進來便是一方天地,瞬時被一種濃濃的古典氣息籠罩。

我從太湖石上轉過身來,背對荊公亭,抬頭,幾米開外就是王安石雕像。雕像頗具王安石神韻,昂首挺胸,目視前方,一手撫腰帶,一手甩在身后,似行走狀,風塵仆仆,上唇凸起,似乎為什么生氣,一副執拗的改革家形象凝固在大理石基臺之上。我正望著雕像出神之際,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四五歲的小姑娘來到了雕像下,媽媽指著雕像問小姑娘:“這位爺爺是誰?”“王安石。”小姑娘答。媽媽問:“能背一首王安石的詩嗎?”小姑娘張口便來:“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童音清亮,語速很快,像完成任務一般。得到媽媽表揚之后,小姑娘又開始背誦另一首《書湖陰先生壁》,邊走邊背,聲音和人走出了我的視聽域。

看到這一幕,我似乎看到了文學恒久力量的傳遞。

王安石的詩造就很高,錢鍾書先生說:“他在政治上的新措施引起同時和后世許多人的敵視,但是這些人也不能不推重他在文學上的造就,尤其是他的詩。”錢先生對王安石的詩評價也特別高:“荊公兼擅各體,而五七古、七絕尤為粹美。其古詩凝而不生澀,有力于歐,勁于梅,勁而能適,未酣放耳。其以文為詩處,直起直落,北宋無第二人。”“北宋無第二人”,簡直是牛!

王安石雕像背后是主樓熙豐樓。熙豐樓是一座仿宋式兩層樓閣,展示王安石生平史跡和文學成就。與王安石傳記、研究等汗牛充棟的文字相比,展館里邊圖文并茂、提綱挈領地介紹,只能說是呈現了一個簡約版的王安石。有時到紀念館里參觀,我多自行匆匆走過,然后出門,看看館周邊的布置和風景。我并沒有在熙豐樓流連多久,出來坐在這塊太湖石上,消磨半天光景,看這美麗的庭院和荷塘,看這雕像背后那個偉大而復雜的靈魂。

出臨川贛東大道上的王安石紀念館,車行不遠就到達文昌大道中端的湯顯祖紀念館。

湯顯祖紀念館更像一個湯顯祖戲劇文學公園。這里開闊,舒朗,占地面積一百八十畝,夠大了,有山丘起伏,林木掩映。除了與其他紀念館相同的常規項目諸如雕像、閣樓展廳之外,還根據湯顯祖“臨川四夢”的劇情場景結合園林特點設計了“四夢村”,藝術地展現了牡丹亭、三生橋、黃粱飯店等二十多處景點,歷史的戲劇回到了現實之中,有穿越之感。這一點,無疑是湯顯祖紀念館最富創意、最吸人眼球的地方。

我來到主展廳清遠樓左前方不遠的牡丹亭,擇一臺階坐下。

眼尖的人會發現,這座牡丹亭造型有些奇特,六柱六角飛檐之上再疊有一個六角飛檐,然后再戴上一個歐式尖頂,古樸又可愛。這座中西合璧的牡丹亭隱藏了設計師的一個“小心計”,暗示湯顯祖的偉大,他是同西方的莎士比亞“雙星并耀式”的人物。最早將中國的湯顯祖與英國的莎士比亞相提并論的是日本學者青木正兒,一九三〇年他在《中國近世戲曲史》中感嘆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是“東西曲壇偉人,同出其時,亦一奇也”。湯顯祖比莎士比亞大十四歲,兩人一六一六年同年去世,這一年去世的還有西班牙的塞萬提斯。那一年,可謂世界戲劇“星空”暗淡的一年。

坐在亭內,涼風悠然吹來,愜意舒坦。如果杜麗娘來此,看到如此美景良辰,定會唱起來:“春啊,得和你兩留連,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氣,好困人也。”春困人乏好瞌睡。正是這一瞌睡,一個漫長而美好的春夢開啟了“牡丹亭還魂”的偉大故事。我坐在這亭里毫無困意,望著遠處湯顯祖漢白玉雕像,想著他名震世界的《牡丹亭》……

《牡丹亭》無疑是湯顯祖最經典的作品,百讀不厭,百演不衰。用今日眼光看來,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它具有如此藝術魔力呢?我想個中緣由大略有三。

將情的力量放大到極致,但故事的情感邏輯和情節邏輯又嚴絲合縫,極具說服力,讓你不得不信且沉迷其間。這一點,在戲劇與小說中獨樹一幟,甚至可媲美《紅樓夢》,《牡丹亭》開辟了另一條寫情的路子。《紅樓夢》寫情,寫的是泛情、孽情,寫賈寶玉這一情癡在“孽海情天”中償還情債,情債難以還清,終究“厚地高天,勘嘆古今情不盡;癡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償”;《牡丹亭》寫情,寫的是激情、至情,寫情女杜麗娘想柳夢梅想死了,寫柳夢梅想杜麗娘把她想活了,湯顯祖說:“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這種美好的至情,因人類稀缺而有永恒價值。另外,其中的敘事邏輯又無可挑剔,比如寫死去的杜麗娘復活,這一情節容易俗氣和生硬,湯顯祖似魔法師,施以藝術法術讓這一情節既符合現實邏輯又極具藝術說服力。湯顯祖寫麗娘回生,借用了兩個細節:一是喚醒掌管破土開棺的土地公公神,乞求他同意——這是理論邏輯;二是開棺還身之后在這牡丹亭內進還魂丹——這是行動邏輯。這兩個邏輯確立了一個獨立于現實世界之外的藝術世界。

性愛寫得讓人心跳又不色情、不淫穢。作家寫性愛是對自己藝術品味和文字功力的一大考驗。很多作家一涉足就露餡,要么直白讓人不適,要么艷詞俗句讓人無感。湯顯祖的厲害之處,是把性愛寫出了雅意。他寫得很大膽,很撩人,有動作,有細節——“和你把領扣松,衣帶寬,袖梢兒揾著牙兒苫也,則待你忍耐溫存一晌眠”;他也寫得雅意、爛漫——“恨不得肉兒般團成片也,逗的個日下胭脂雨上鮮”。把衣袖墊在草地上,擁睡一會兒。云雨之后的玉體在光日下呈胭脂色,又如淋過一場雨般濕潤滿身。小說家陳忠實曾談到作品中的性愛描寫,他說色情與非色情的界限在于是否作為誘餌、是否引起身體反應。湯顯祖顯然更高一個層次,寫出雅意又動人心。

追求自由人性的努力。湯顯祖身上有反骨傲骨,他反對僵化的程朱理學,相信“性靈說”,與提出“童心說”的李贄是好友。李贄說:“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的。”童心即坦然、真誠、自由之心。湯顯祖的自由心性正是借用《牡丹亭》的杜麗娘和柳夢梅的奇崛故事而暢然表達出來,正所謂:人鬼情未了,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我視線中的那尊湯顯祖雕像,在陽光下閃耀著雅白之光,他的樣子儒雅中有風骨,堅定中透出一絲憂郁。雕像基座四面刻有情、夢、戲、性四個字,這四個字任您組合皆成文章,既是對《牡丹亭》的概括,也是對湯顯祖一生的概括吧。

離開臨川前,我去了文昌里的湯顯祖家族墓園,這里埋葬著包括湯顯祖在內的湯家六代人。我朝墓地三鞠躬,表達一位小文人對一位大文人的崇敬,也表達對偉大作品的崇敬。

九頭馬古民居

從最西邊的宅院開始,從最東邊的三頭馬官廳出來,我重新回到這組規模龐大的建筑群前的廣場上。我面前立著一面墻,長一百二十米,高六米,乳白色,墻上顎簡約磚紋裝飾,墻裙露出規整的大塊石板,墻上開大小門戶九扇,正中間的墻額上方開設十三個造型不一的燈窗。這面氣派與雅致兼具的墻,既做了這組古民居的圍墻,同時也做了它們的門臉。這么深長氣派的門臉無疑是少見的。在它之后,并列著五座恢弘的清代古民居,每座宅院各五進,共二十五落廳,各宅院既獨立又門洞相連。

打量眼前的這一切,我想起法國文學巨匠維克多·雨果的一句話,他說:“一棟建筑具有兩方面的價值:使用與美學。使用價值屬于它的所有者,但是美學價值屬于每一個人,屬于你,屬于我,屬于我們所有人。”雨果說這句話時正值已有五百年歷史的巴黎圣母院有被損毀的危險,為抵制損毀包括巴黎圣母院在內的文物建筑,雨果大聲疾呼。這座名為九頭馬的晚清民居建筑群雖無法與著名的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論,但它兩百多年的歷史和匠心獨具的營造技藝已讓它具有屬于我們所有人的美學價值。時間和人為給這座建筑群帶來的損毀也在二〇一三年五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那一刻而止息。

一個家族五列五進、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東西面寬與南北縱深均為一百二十米的豪華宅院,歷經兩百多年的風雨晨昏,有些院落破損坍塌,留存下來的二十二座主體建筑各成院落,大致保存完整結構的為第二列和第四列的五進院落,第一、第五列損毀過半,頗為遺憾的是正中間的祖廳在一場火災中化為灰燼,復原無望。

遙想當年,每逢節假日或紅白喜事,南面中列墻額上的十三個燈窗,懸掛宮燈,燈光照出很遠,每列宅院南面正中的大門,以及內室的屏門、廳門一路洞開,其景壯觀,排場深然。也許這巨大且豪華的生活空間需要許多人的人生故事才得以填滿,不過這豪宅里一代一代的發財升官、愛恨情仇、生老病死的故事似乎并不值得我們去遙想和憑吊,因為時間的流水會無情地帶走那一切。時間終究沒有帶走的,是這些體量巨大且略顯空洞的磚木建筑。這么多年過去了,九頭馬宅院中的大小木作、石雕石刻等猶如藝術品般精湛的技藝,依然讓見多識廣的我們驚嘆不已,它所呈現出來的美學價值和歷史價值依然征服著我們,這不得不說是個奇跡。

九頭馬宅院由磚石風火墻和木構硬山頂房屋構成,為合院式四排五進院落,飛檐翹角,黛瓦白墻,恢弘古樸。宅院以木為主,用材考究,使用木材有杉木、柯木、楠木、梓木、檀香木、鐵梨木、黃楊木、紅木、桑絲木等,最長的楠木橫梁長十米。建筑的大木作講求變化,建筑藝術與便利生活達到完美結合。從建筑樣式看,有亭、臺、樓、閣、軒、榭、廂等古代傳統造型建筑;從使用功能看,有祖廳、接官廳、客廳、議事廳、喜事廳、倉庫、書齋、閨閣、守節樓等;每座宅院造型結構也不盡相同,有“四扇三間”“六扇五間”“八扇七間”“十扇九間”,有“五柱廳”“七柱廳”“九柱廳”、出游廊廳,最大的廳寬達十米。小木作精巧別致,達到一流藝術水準。比如藻井,其形式多樣,有單層、雙層、多層、方形、圓形、多角形。廊軒、穿鼻、距花(雀替)、梁托、懸鐘、插屏、門窗戶扇……幾乎無處不雕花。雕刻形式有淺雕、圓雕、浮雕、鏤空雕、雙面雕、陰刻、陽刻、鑲刻;木刻內容有自然物、民間故事、戲文典故等。木雕多保持木材本色,有的閩漆貼金,也有彩色套板襯托。石刻大多用于柱礎,磚雕用于門樓亭、墻頭、窗格,泥塑用于墻頭飾,壁畫廣泛用于內墻壁,多采用象征、寓意、諧音等民族傳統手法,給人祥瑞吉利的美好意念,如“和合二仙”“升平景象”“吉慶有魚(余)”、蝙蝠(福)、鹿(祿)、松鶴(壽)、梅雀(喜)……

說“九頭馬”為清代傳統民居建筑典范,說它堪稱“晚清民居建筑研究所”,說它是福州地區晚清建筑獨具匠心的代表作,皆不為過。

向導懂得我們的心思,知道我們對值錢的東西感興趣,早早就賣下關子,說最后一列宅子里有讓人驚嘆的物什。心懷期待,腳步也邁得匆忙,來到三頭馬官廳。這個廳比普通廳寬闊了一倍,柱頭高聳。廳門口有一根長10米、粗0.7米左右的橫梁懸掛廊檐下,向導說這根橫梁就是名貴的金絲楠木,據說是現有民居中最粗最長的一根,價值以億計算。大家伙兒嘖嘖稱贊,價值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慨嘆今生有眼緣能見到它。廊檐上的一個木雕梁托吸引了我們注目——一只生著雙翅的馬頭瞪著凸顯的大眼盯著我們。這是工匠們根據“天馬行空”的神話故事想象出來的“馬生雙翼”的形象,寓意著飛黃騰達、馬到成功。其超拔想象力和傳神雕刻令我們驚嘆。一旁的木門中,窗格細膩有致,以浮雕和篆書雕刻成一副對聯,字體流暢,雕工細致,只是我們猜測了半天也認不出是幾個什么字,大家連蒙帶猜才看出是:“年豐人益壽,糧足世太平。”

在這座處處講究、恢弘精美的古民居里游走,除了不斷帶給我們美學價值上的驚嘆以外,還有諸多如謎語一樣的霧靄籠罩在這龐大的建筑群里和時間深處,讓我們捉摸不定。

迷霧之一,宅院主人陳利煥家族的巨額財富來自哪里?建造如此龐大、精美的五列宅院,照今日看來,非地方巨富不可為之。陳利煥家族兩代人完成這一浩大工程,他們的財富來源說法不一。一說是陳利煥本是村里的厚道農民,偶然間得到了海盜遺留下來的一大筆金銀,然后帶著四個兒子外出經商,積累了大量財富。另一說是陳利煥是一位富有愛國情懷的人,他曾經參與過反清起義,后來被捕入獄,但憑借他的建筑才華,得到了清朝官員的赦免,并被委任為福州城修繕工程的總工程師。他在修繕城墻的同時,也在自己的家鄉建造了這座古民居。兩種說法,您信哪一種就算哪一種。

迷霧之二,歷時七十六年完成全部建筑,他們有著怎樣的建房情結呢?第一座建于清嘉慶初年(1796 - 1800),大部分建于道光年間(1821 -1850),最后一座竣工于同治十一年(1872)。據說當年陳利煥得一位高僧指點,欲得到“九頭馬”之靈,于是開始了率四個兒子圍“馬”而建房子的大工程。但陳利煥剛建完第一列的五進房子,就去世了。他計劃建并排的五列五進,共二十五落,把九塊巖石有機地點綴于房子內外。四個兒子繼承父親遺愿,將剩余四列房子建好。經過近八十年的營造,五列各五進、二十五落廳的恢弘建筑先后竣工。后面修建的四列建筑比陳利煥修建的第一列規模大了許多,也豪華了許多。有了錢,然后有了一個圍“馬”而建的靈感,或者說愿望,那么即使耗盡財富和漫長時日也在所不惜,這就是某種精神吧。

迷霧之三,“九頭馬”今何在?九頭馬古民居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在建筑中圍入了九塊形似駿馬的巖石,象征著陳氏家族有如駿馬奔騰般的勇武和奮進。我們試圖在建筑中尋找馬形石,但尋而不得。在向導的幫助下,在廣場一側,我們看到了一塊形如駿馬奔跑嘶吼的大石頭。

在最東邊的三頭馬官廳,我們見到了這座宅院的后人陳振陸老先生。他生于斯長于斯,今八十多歲高齡,兒女都已成家立業在城市工作生活,他與老伴卻始終住在古民居,舍不得離開這世代戀守的家園。他給我們講述了他在這座宅院的成長故事——他們在宅院中追逐穿行,聽評話,唱童謠,也講述了他祖上的故事,驅散了我們心中的迷霧。他說:“我們懷念養育我們成長的院落里的歲月,院子給了我們真正的鄰居。民居里的孩子經常說,我們都是同一個院落里的,這相當于說我們都是兄弟姐妹,顯得格外親熱。”院落文化在隨處可見的高樓大廈間日漸消逝。他也感慨道,祖上的榮耀至今還光耀著他們,只是今日的陳家后人再也沒有超越祖上的啦。

九頭馬古民居建筑群坐落于長樂鶴上鎮岐陽村。

下草鋪冶鐵遺址

依我看來,人生有兩大樂趣驅之不散——一是憧憬未來時的樂趣,二是回味過往時的樂趣。無論今日多苦或狼狽,總覺得前方有個好日子在等著,想著想著嘴角都會揚出一絲笑意來,這是相信和希望帶來的樂趣。另外,消失了的那些歲月總讓人在清晨夢醒時反復咀嚼、回味,也有一種既憂傷又甜美的樂趣在里邊。但只要提到現在,好像沒什么樂趣可言,所謂眼前的茍且說的是現在,詩和遠方、往事如煙說的是未來和過往。如此看來,樂趣總是和“無”(未來是無,過往也是無)聯系在一起的,即便今日得來的“有”(有車有房有存款等),也只是瞬時的小樂趣而已,大樂趣是對“無”的關注和投入。

不知何故,年屆中年的我,對未來憧憬的樂趣日漸減少,而對過往回想的樂趣卻與日俱增,這個過往甚至已經脫離自我的小天地,深入到對更遙遠的歷史和文化的回溯與想象中去了。

比如,不久前的一次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之行,就帶給我極大的樂趣,離開好多時日了,也不曾消減。萬山起伏之中,上蒼的手指落下,獨獨找到那一片山坡,揭去草木,一座千年前的冶鐵遺址袒露出來,一段往事、一段歷史、一個時代也隨之袒露出來。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有何價值和意義?歷史深處的境況又怎樣?謎團眾多,解謎的樂趣也眾多,那是一種發現、推理、見證和想象的樂趣,也是一種復原歷史、重估文化、重回過往的樂趣。

我們能回到過往么?不能。很多人會如此斬釘截鐵。按常理當然不能。但偉大的愛因斯坦說能。他的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物體運動速度超過光速就能時光靜止甚至時光倒流。就是說理論上我們是可以回到過往的,理論之外呢,或許也可以。因為,在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處,我分明感到了一條通往過去的時光隧道的存在,隧道中我們的思維和想象是超過光速的,跟時光一起倒流,我們回到了宋元時期那個“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的青陽、安溪和泉州。

當然,要進入這條時光隧道,首要任務是尋找到時光隧道兩端的“站臺”。“起始站”已立在那里,就是我們眼前山坡上的這個名下草埔的冶鐵遺址處。終點站呢?隱藏在古籍中,也隱藏在時光深處,就是千年以前宋元時期的那座依稀可見的“東南泉郡”。

安溪尚卿青洋村南面下草埔的一處山坡上,一片依山勢錯落而建的遺址保護棚靜靜而立,木柱青瓦人字脊,在連綿起伏的綠色山脈間十分醒目。保護棚下就是考古發掘出的重要冶鐵遺跡。這里位于泉州西北山區腹地的五閬山余脈。從新落成的“下草埔冶鐵遺址展示館”下行,順著崎嶇小路走一段,就進入遺址區范圍內了。整個遺址順山坡抬升,坡面剛好處于兩山之間的豁口處,風從南來,形成一個冶鐵所需的天然大鼓風機。

拾級而上,是一個大的活動平臺,由爐渣、礦石、碎陶瓷片堆疊硬化而成,大約形成于宋元時期,是當時工人們的活動場所。臺地上,立著幾個錐形小堆,系考古人員收集一些較大塊的爐渣、冶煉遺物堆積而成。我拿起一塊黑褐色石塊樣的東西來掂量,很沉,好似一個鐵疙瘩,可見含鐵量大。領我們參觀的遺址展示館負責人喚我過去,他指著爐渣小堆上的一塊大爐渣讓我看。這塊爐渣與眾不同,黃紫相間,表面有凸起的鐵水滴流的紋理,還有一些光澤。他說這塊爐渣太重要了。他告訴我,當年考古工作進行了好些時日,一直沒有實質突破,考古人員有些灰心,一天一名隊員發現了這塊爐渣,將照片發給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看。“這是一塊清晰可見熔融、滴落紋理的冶煉排出渣,意味著這里曾有較大規模的冶鐵活動。”沈睿文明確表示。隊員們因此有了信心和干勁,終究有了大發現。

從平整開闊的活動平臺往上走,層級分明的臺地上,經考古挖掘,清晰可見六座冶鐵爐遺址和三處房址遺址。其中不少冶鐵爐型在國內尚屬首次發現。六座冶煉爐中,有依傍山坡修筑的冶煉塊煉鐵小高爐;有規模更大、多次修繕重建的豎爐;有鍛爐,鍛爐周邊遴選獲得鍛造剝片;有原為南宋中期的冶鐵爐,南宋末至元代被改造成灶。當然,因埋地下年代太久,有的只剩下半截燒黃的小爐底,有的只剩下殘缺的鍛造臺,有的只剩下爐渣壘成地基,如果沒有專業講解,我們非專業人士是很難識辨的。

除了六座冶鐵爐、三處房址外,還發掘出多個活動面、護坡、池塘、小丘、板結層及石堆,與冶鐵有關的遺跡年代集中于宋元時期。考古現場發現了“祥符元寶”“皇宋元寶”“熙寧通寶”等錢幣,均鑄造于十一世紀初期;金屬器分為鐵制品和銅制品,鐵釘是遺址目前僅見的經鍛打鐵制品之一,還有鐵片、鐵塊等塊煉鐵粗加工產品,是遺址性質的直接證據;出土的陶瓷器,年代集中在南宋中晚期至元代,多為日用生活器具,以安溪窯產品為主。

由此,一個邏輯嚴密、彼此印證的推理過程呈現出來——一塊特別爐渣說明此地必有冶鐵爐,有各類冶鐵爐說明有不同的冶鐵技術,就有不同的產品(冶煉熟鐵、塊煉鐵、生鐵、鋼等),現場發現的錢幣、生活器具等等可以斷代是宋元時期。由此可以推斷出結論:“下草埔冶鐵遺址是個古冶煉場,展現了宋元中國東南地區冶鐵手工業遺址的獨特面貌,是宋代經濟史、手工業技術史、海洋貿易史的重要發現。”(沈睿文教授語)

參觀遺址的過程是一個推理樂趣的享受過程。離開“遺址處”這一“起始站”,進入時光隧道,我們的解謎之路繼續。

我饒有興趣地追問:“是誰最先將手指向了下草埔?”關于此,媒體上有兩種表述。

一說是:安溪縣委縣政府組建市縣聯合調查隊,組織專家、文博工作者、鄉鎮工作人員、村民等持續開展冶煉遺址調查,易曙峰(安溪縣博物館館長)就是其中一員。他們的調查足跡遍及已知的冶鐵遺存點,并對大多數遺存點再三踏勘,卻遲遲未能尋見冶煉遺存豐富且符合相關要求的遺址。二〇一九年九月的一天,依然執著奔走的市縣聯合調查隊在尚卿鄉青洋村永安堂歇腳,一名年近八旬的老者正在祠堂外曬稻谷。“老人家,聽說古時候我們這附近煉鐵特別興盛,您可知主要在什么位置?”易曙峰與老者閑聊起來。老者雖未親眼所見,但曾聽聞祖輩說在村南的一處山坡上煉得特別熱鬧,“那邊的地現在都種不了莊稼。”聯合調查組當即決定,進一步走訪村中老人,按老人說的區域重點踏勘,最終找到老者口中的“那邊”,即是下草埔。

另一說是:安溪縣尚卿鄉副鄉長章麗香帶著村干部,從史料記載的位置出發,在一片荒地中調查摸索,發現了這處千年前的遺址。章麗香至今清晰地記得,二〇一九年八月起,安溪縣對全縣冶鐵遺址展開全面調查。而她和當地村干部彎腰穿過樹杈,撥開一處又一處草叢,踏上如今的下草埔冶鐵遺址的那一天,是二〇一九年九月十八日。當時,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荒蕪的梯田和一片廢棄的荒草地。許是因為冶鐵留下的板結層,荒草地上的植被與周邊并不相同。“慧眼識珠”的她當即向上報告,當天下午考古調查隊就走進這片荒地,隨后“捷報”頻傳。

這里出現了兩個關鍵人——易曙峰和章麗香。究竟哪一種表述準確,我們不敢輕易下結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次聯合調查組的集體行為,或許易曙峰和章麗香都屬調查組的一員,兩人首功均半。

其實古冶鐵場在安溪廣泛存在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史書和地方志上都有記載,早在一九八五年,青陽冶鐵遺址就被列為首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何這次如此急切、如此大規模地開展冶煉遺址調查摸底呢?因為一件大事,“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中缺失了一塊有力證據——冶煉遺址。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已經證明宋元時期泉州的世界海洋商貿中有很多鐵制品的貿易,但是至今都沒有發現宋元冶煉場的實物證據,為了迅速找到實物證據便有了這次安溪境內的深度探查。文獻記載的宋代青陽鐵場究竟在哪兒呢?青陽下草埔遺址的發現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不僅為宋元時期泉州冶鐵手工業提供了珍貴見證,同時也為宋元泉州海洋貿易的鐵制品出口貿易提供了最直接的證據,為申遺成功立下了一大功。

可以說,青陽下草埔遺址的尋找和發現既是無心插柳又是有備而來,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世界萬物的演變莫不如此吧。

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雖同眼前的山林一樣袒露在我們面前,與我們處在同一個時間和空間里,但是實際上,它同時在自己的另一套時間和空間維度中運行,對它來說,過往并沒有消失,就像岸上的海螺也時刻回響著大海的濤聲,它身上留存著的千年前的信息無時無刻不在組合、復原。我知道,那是留給我們的想象的。

公元九六八至九七五年,在泉州設置的兩百零一處礦冶場務中就有了安溪青陽冶鐵場。北宋咸平二年(999),官方于安溪青陽設置專職鐵場。到一〇四五年,因“青陽鐵冶大發”,泉州專門設置鐵務部門。“青陽鐵冶大發”得益于下草埔這個得天獨厚的冶鐵場所。冶鐵場躺在峽谷中,地勢北高南低,三面群山環抱,南面缺口清風徐來,形成一個天然的風口,氣候相對干燥,便于冶煉。附近分布著豐富的鐵礦洞,為冶鐵提供充足原料;森林植被豐厚,燃料取之不盡;山道旁水路四通八達,出產的鐵塊、鐵條、鐵釘等走西溪水路進入泉州,然后漂洋過海。

可以想象,千年前,因“選址有道,冶鐵有術”而名聲大噪的下草鋪冶鐵場,如磁鐵一樣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能工巧匠,許多姓氏的族人聚集在這里勞作、生活。整個山坡上人來車往,熱鬧非凡。幾座爐窯不分白天黑夜冶煉,熊熊的爐火肆意舞動,映紅了師傅們的面龐。身材魁梧,光著膀子的工匠們各司其職,叮叮咚咚的鍛打聲中火星四濺。整座山坡上爐灶的火焰把夜空和大地映照得一片通紅……

青陽下草埔的爐火燃燒了五百年后緩緩熄滅。宋元以后,泉州海洋貿易衰落,安溪冶鐵業中心轉移,青陽冶鐵場也沉寂下來。時間的塵土一層一層覆蓋了這個曾經人聲鼎沸、“冶鐵大發”的青陽下草鋪冶鐵場,它的重見天日,要等待一千年之后的那個炎熱的夏季。

我想說,在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的時光隧道之旅,讓我領受到了推理、發現和想象的樂趣。

責任編輯:胡汀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99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91在线播放国产|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日韩av资源在线| 色噜噜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v|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成人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黄色三级网站免费|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午夜日b视频| 538精品在线观看| 毛片在线看网站|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久久五月视频|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丝袜高跟美脚国产1区|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为你提供最新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址|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91爱|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伊人成人在线|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亚洲第一成网站| 欧洲亚洲一区|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无码有码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本| 欧美黄网在线| 久久人妻系列无码一区|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国内a级毛片| 成人日韩精品| 成人午夜天|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亚洲第一色网站|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私拍在线爆乳| 69综合网|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伊人电影| 国产在线八区| 亚洲精品日产AⅤ| 色久综合在线| 美女被躁出白浆视频播放| 国产jizz| 538精品在线观看|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亚洲无码91视频| 美女毛片在线|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