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高考后,不少家長前來咨詢出國留學以及華僑生聯考、香港DSE考試等相關問題,逐漸意識到身份規劃的重要性,其實華僑生聯考、香港DSE考試都需要長線布局,而不是一拍腦門就做決定的事,身份規劃也是如此。當傳統的教育方式不斷內卷,我們如何教育破局?
6月的高考和中考陸續結束,我們回顧中考分數和高考分數,不難發現,傳統教育這條路越走越窄了,以深圳市2023年中考為例,2023年深圳中考總計超12萬人參加考試,而四大高中的招生計劃僅為4070人,基本保持不變,根據查詢深圳市教育局顯示得知,2022年深圳四大高中(深圳中學、深圳實驗學校、深圳外國語學校、深圳高級中學)錄取總人數為3960人,可以看出,若想考取深圳的頭部學校,考生競爭仍然異常激烈。
雖然近幾年深圳市有大量新建公辦高中,學位大幅增加,但是這些學校大多處于中下梯隊,難以對頭部學校的競爭造成太大影響,成績優異的學生依舊在競爭第一梯隊中學名額,若順利考入優質高中,那么考生必須要做好足夠的準備才能夠勝出,因此也造成了學生和家長們的擇校焦慮和考學壓力。
在傳統教育背景之下,學生在學校里認真聽講,放學后前往補習班,這是多數孩子的常態。在不斷內卷的教育趨勢下,家長和老師的引導則尤為重要,挖掘孩子的潛能,寓教于樂是我們的教育課題。那么如何讓孩子快樂的學習?當學習成為興趣也不會再認為讀書是件苦差事了。學習不應是題海戰術、死記硬背,在學習知識階段,我們注重孩子的學習能力培養、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讓孩子愛上學習,主動學習。舉個例子,在愛爾蘭的小學階段,孩子們在課堂上通過游戲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游戲中認識自己及他人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發展學前數學和閱讀技能,通過游戲以自然的方式做出選擇、提出想法、運用自己的思維表達意見并解決問題。
對于大多數家庭而言,教育破局的措施大多數是送孩子出國讀書,高中生可以憑借高考分數+雅思成績,申請海外名校,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等國部分高校認可中國高考成績,以此作為一個雙保險,留學和高考兩手抓。

2022-2023年留學申請季,留學申請人數暴增 63% !無論是申請人數、申請數量,均出現明顯上漲。疫情后留學申請迅速回暖,可見國人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國際化的教育,從雙語幼兒園再到海外留學,一路過五關斬六將,不如一開始就為孩子規劃好身份,提前為教育鋪路。
眾所周知,香港在教育資源上十分有優勢,擁有香港身份,不僅能為孩子提供十五年免費教育,還能讓他們在未來的升學道路可以有多種選擇,未來發展不受局限。華僑生聯考、DSE考試,助力孩子入學國內外知名院校。選擇通過華僑生聯考考入內地名校,也可以選擇享受國際化教育,跳板世界名校,憑借DSE成績,通過 “免試招生計劃”直接升讀內地129所高校。
1.華僑生聯考
持有香港永居身份的學生可以參加華僑生聯考,華僑生聯考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院校聯合招收華僑及港澳臺地區學生考試》。 是由中國教育部單獨為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學生專設的高考。
2.DSE考試
DSE考試俗稱香港高考,除了香港本地學生可以報考之外,內地學生也能參加,但是港籍生可以報考憑借DSE成績面試申請內地129所大學,包括清北復交等名校。非港籍生只能用DSE成績申請香港本地大學和國外高校,不能申請內地大學。身為港籍生(持有香港身份的學生)升學的優勢顯而易見。

為了吸引高素質人才!港府持續發力,香港優才計劃兩年內不設配額限制、高才通計劃預計放寬百強高校清單招攬更多人才,還有人才清單迎來前所未有的增幅等等措施。
香港優才計劃
香港優才名額大放水,兩年內不設限額,并且優化審批手續,申請人線上辦理更加便利,以前,優才獲批后申請人需要兩次赴港,第一次赴港面試,第二次辦理香港身份證。現在取消了赴港面試這個環節,可以直接線上完成,全程只需要赴港一次辦理香港身份證即可,非常便利。并且隨著全面通關,前往香港也更加的便捷。
海外朋友辦理香港身份時,多次赴港手續比較麻煩,但現在優才不斷優化審批程序,就是為了便利全球優秀人才赴港發展。
目前香港優才申請流程:香港優才自測評估(條件符合)→準備申請材料→遞交申請材料→獲得唯一檔案號→入境處甄選→正式獲批→赴港辦理簽證。
高才通計劃預計拓寬百強名校清單
據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透露,高才通計劃將會擴展到世界百強大學以外的畢業生,將積極考慮在現在全球百強大學名單之上,加入更多優秀學校,無論是海外高校還是內地高校。之后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明高才通計劃百強名校清單將從兩個方向探討。
① 將內地不在世界百強大學內地大學納入名單范圍:內地有很多頂尖大學沒有排入世界百強,但學術實力、名聲都是響當當,相較百強大學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② 主力提供專門課程國際院校。這些學校雖然因為不是綜合性大學未能進入百強大學排名,但在單科專業表現極其出色。
之后極有可能擴大“百強名校”范圍,讓更多名校畢業生有機會通過「高才通」計劃來港!
人才清單前所未有增幅
人才清單從原本的13項增至51項,范圍相當廣泛,其中包括了建筑業、醫療行業人才。主要用于香港3個輸入人才計劃,包括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計劃)、一般就業政策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專才)。
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專才)方面,如果雇主需要聘請相關人才,工種符合“人才清單”,則無須證明招聘困難,可直接招聘香港以外的人才。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計劃)方面,符合人才清單相關專業要求的申請人可在“綜合計分制”下取得額外30分,大大增加獲批機會,提高成功率,但是港府對人才的評估十分講究,每個專業領域都有詳細的職責說明和資歷要求,香港入境處具有一定的評判標準。申請人須提供文件,以證明其符合人才清單中相應專業的資格和經驗要求。并不只看行業職業,還需要根據各方面信息綜合評估,包括:學術背景、個人成就、行業經驗、工作職責等。
香港各項人才計劃的一系列調整、優化、拓寬措施,都與香港當下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可以預見的是,香港近兩年都將持續向全球人才張開懷抱,建議想要為子女規劃港籍生身份的家長可以把握住此時的政策利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