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怡

根據消費保平臺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消費保累計收到票務商城相關投訴14,047件;累計涉訴金額高達13,085,882元,有效投訴解決率為16%,為消費者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531,814元。
根據消費保平臺數據顯示,2023年1-4月票務商城的投訴量持續增長,4月投訴量最高,為4804件,5月與6月有所下降。從投訴解決量來看,該行業每月解決量處于較低水平,票務平臺需引起重視。

2023年4月,演唱會、戶外音樂節、話劇、電影上映等活動的持續活躍引發票務平臺相關投訴不斷增加,投訴量環比增長108.2%,其中4月14日至19日期間的投訴量較高。

2023年以來,演出市場加快恢復,票務平臺的投訴增長明顯,比去年同期增長937.4%,且每月呈現出一定波動;對比之下,2022年上半年每月投訴量較低,波動不大。

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大麥網的投訴量為8178件,位居行業第一,解決率為8.2%;貓眼的投訴量為2561件,位居行業第二,解決率為43.5%;秀動、摩天輪票務和黃河票務網的投訴量分別位居第三、第四和第五名,投訴解決率分別為6.8%、9.9%和9.8%。整體而言,各票務平臺的投訴處理效率有待提升。

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大麥網的投訴量為8178件,位居行業第一,解決率為8.2%;貓眼的投訴量為2561件,位居行業第二,解決率為43.5%;秀動、摩天輪票務和黃河票務網的投訴量分別位居第三、第四和第五名,投訴解決率分別為6.8%、9.9%和9.8%。整體而言,各票務平臺的投訴處理效率有待提升。

(1)演出票退票難問題突出。2023年以來,消費保平臺接到不少針對大麥網等票務平臺霸王條款、拒絕退款的投訴。例如:消費者在大麥網App上購買演唱會門票后,由于填錯信息等個人原因,聯系大麥客服申請退款,客服以“票品為有價證券,非普通商品,其背后承載的文化服務具有時效性,稀缺性等特征”為由不支持退換,屬于霸王條款,不符合三包規定。另外,投訴還涉及未履行合約出票、不按規則出票、不作出解釋、欺騙消費者等。
(2)答題搶演唱會票。近日,林俊杰、蔡依林等演唱會開售,不少黃牛為搶到演唱會門票,招募大學生背題,參加購票軟件JJ20APP的“考試”。由于演唱會門票售賣比較火爆,很多網上的黃牛以天價炒票。但是粉絲給錢后,這些假黃牛并不會給出自己的票,粉絲最后人票兩空。
(3)演出購票秩序混亂。例如:一些消費者購買演唱會原價355元一張的票,之后被調整至1991元一張;或者在票務平臺購買了6月24日音樂節演出票,之后發現票面顯示的時間為6月23日等情況。
(4)主辦方涉嫌虛假宣傳。具體包括:實際演出陣容與宣傳不符合、在開票后更改嘉賓名單、演出內容擅自變更、觀看分區與銷售官方宣傳不一致以及現場觀演體驗感差等。

2023年上半年,票務商城相關投訴用戶聚集城市排名前十依次為廣州市(6.9%)、北京市(5.7%)、深圳市(5.6%)、上海市(5.5%)、南京市(4.2%)、杭州市(4.1%)、東莞市(4.1%)、濟南市(3.4%)、武漢市(3.1%)、西安市(2.6%)。
消費保認為,演出主辦方應均衡多方利益,探索推出更公平、合理的退改政策,在入場驗票時可用“一人一證一票”進行實名檢驗。票務平臺應明確告知退改政策,并可以通過限制購票數量、實名制等手段,避免“黃牛黨”囤積門票。與此同時,票務平臺應及時處理消費投訴,營造良好的消費氛圍,拒不退票的行為將會直接影響其品牌形象。此外,建議有關部門加強規范演出市場秩序,依法打擊“黃?!背雌?、霸王條款、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暢通消費者投訴舉報渠道。
【聲明:以上所有數據均來源于消費保平臺,僅代表企業在消費保平臺的投訴解決情況,不代表其他平臺或企業總體投訴解決情況?!?/p>
數據統計時間: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