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OPPO開啟雙品牌時代后,一加成為OPPO旗下主打性能的品牌。
年初發布的一加 11是開啟雙品牌時代后的全新產品,一加 11具有第二代驍龍8、2K+120Hz LTPO屏幕、長壽版100W閃充以及哈蘇影像系統等旗艦級配置加持,憑借著有誠意的配置和價格,發布后收獲了不少關注度。
發布半年后,一加 11還能保持多少競爭優勢?

一加 11保留了上一代的設計風格,但后置攝像頭模組改為圓形,具有很高的辨識度。圓形攝像頭模組邊緣有類似手表的刻度紋理,增添精致感,左側通過金屬與中框連接,一體感更強。
無盡黑配色采用第四代絲綢玻璃工藝,為磨砂質感,但比普通磨砂質感更有顆粒感,而且不易沾指紋,裸機也能放心使用。細看機身背面會發現豎向條紋,觸摸時稍微用力也能感覺到豎向條紋。
無盡黑配色在黑色機身內藏有點點星光般的閃亮效果,在光線照射下更為明顯,低調又不缺活力。
機身厚度為8.53mm,重量約205g,在旗艦機中算不上輕薄,但也沒有特別厚重,握在手中有一定分量感,日常使用可以接受。
手機背面采用曲面設計,與金屬中框銜接自然,貼合手掌,手感圓潤舒適。
產品右側配備了一加經典的三段式按鍵,可在靜音、振動以及響鈴之間快速切換。三段式按鍵的機械質感好,推動時有清脆的反饋確認感。



一加 11配備6.7英寸的2K+120Hz微曲面屏,支持LTPO3.0隨動變幀,可實現1-120Hz自適應刷新率,達到更省電的效果。屏幕分辨率為3216×1440,像素密度達到525PPI。屏幕細膩程度以及流暢度都是妥妥的旗艦級水準。
屏幕局部峰值亮度可達1300nit,支持杜比視界、HDR10+,雖然峰值亮度比部分旗艦手機低,但在戶外也能很容易看清。屏幕邊框控制得比較窄,上下邊框稍寬一點,屏占比達到92.7%。
一加 11內置屏幕指紋解鎖,指紋位置靠上,用起來很順手,解鎖速度快。
一加 11的屏幕規格和實際顯示效果在同價位段旗艦級產品中具有一定優勢,比如同樣4000元檔的小米13,只配備了1080P屏幕,而一加 11所配備的2K屏幕能帶來更加細膩的顯示效果。不過一加 11的屏幕峰值亮度在同價位段產品中相對偏低一些,但在陽光下也能看清。
一加 11搭載第二代驍龍8移動平臺,采用臺積電4nm工藝打造,實際性能和能耗表現相當不錯,仍是目前旗艦級性能的代表之一。與之搭配的還有LPDDR5X內存+UFS 4.0閃存,這些都是旗艦級配置,最高可選16GB+512GB版本。
一加 11采用金剛石散熱系統,高達3685mm?的超導真空VC液冷散熱,能夠更大限度地釋放硬件性能。軟件方面,一加 11具有超幀超畫引擎加持,可通過專業渲染芯片插幀來提升游戲幀數,另外還有HyperBoost 2.0 游戲穩幀引擎加持。
在理論成績上,一加 11的安兔兔綜合跑分達到154萬+,UFS 4.0閃存的讀寫速度比UFS 3.1提升明顯。
在實際游戲體驗上,我們先來看對性能要求比較高的《原神》。
手機開啟電競模式,《原神》畫質設置為“極高+60幀”,環境溫度約為26.8°C,在高負載的須彌城跑圖。
玩20分鐘《原神》后,軟件記錄到的平均幀數為56幀,約94%的時間都超過50幀,雖然幀數會有一定程度的波動,但沒有因為發熱而鎖幀,最高幀數仍能達到60幀,具有不錯的流暢度。
20分鐘游戲后,能夠較為明顯地感受到機身溫度的上升,不過在體感上屬于可接受范圍,軟件記錄到的平均功耗約為5.455W。
此外,我們還測試了常見的《王者榮耀》《和平精英》游戲,這兩款游戲均支持高幀模式。


《王者榮耀》游戲采用“極高幀率(120幀)+極致畫質”畫質組合,軟件記錄到的平均幀數為120幀,游戲全程幀數都很穩定,激烈團戰也不會有太大波動,操作響應迅速,能夠體驗到流暢的高幀游戲畫面。
《和平精英》畫質設置為“流暢+90幀”,軟件記錄到的平均幀數為90幀,幀數波動小,同樣可以體驗到穩定流暢的高幀畫面。
得益于專業渲染芯片加持,一加 11支持游戲超幀功能,可把60幀游戲畫面提升到120幀,帶來更流暢的畫面體驗。
《王者榮耀》開啟游戲超幀后,軟件記錄到GPU只需渲染60幀畫面,平均功耗降低到約為3.61W,機身溫度較低,而原生120幀模式平均功耗約為3.88W。需要注意的是,開啟游戲超幀后,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操作延遲。
除了超幀功能,一加 11還支持超級分辨率和HDR游戲畫質。比如《和平精英》游戲在90幀模式下只能開啟流暢畫質,通過超級分辨率可以豐富畫面細節表現。實際體驗上,超級分辨率功能可帶來一定的細節提升,在部分場景能夠看出區別。


相比之下,超級HDR畫質的提升要更加直觀。開啟超級HDR畫質后,整體游戲畫面亮度以及色彩對比度都有明顯提高,帶來更具沖擊力的畫面效果。
從實際體驗看,一加 11在性能方面的調教比較激進,即使玩高負載游戲也能保持不錯的畫面流暢度。雖然同價位段產品也有不少采用了第二代驍龍8+LPDDR5X+UFS 4.0三件套,但一加 11除了性能釋放較為激進外,專業渲染芯片實現的游戲超幀、超級分辨率、超級HDR畫質等功能,可以帶來新體驗,這些是不少同價位段產品所不具備的特性。
影像部分
一加 11后置為5000萬主攝(IMX890,1/1.56英寸,OIS光學防抖)+4800萬超廣角(IMX581,1/2英寸,3.5cm微距拍攝)+3200萬長焦(IMX709,1/2.74英寸,2倍光學變焦,RGBW排列)三攝組合,配備13 通道多光譜傳感器,具有哈蘇自然色彩優化加持,支持哈蘇人像模式。
主攝所采用的IMX890傳感器是IMX766的小幅優化版,具有不錯的硬件素質。在光線充足場景,主攝成像畫面清晰,質感好,色彩自然,看起來比較舒服。主攝有著不錯的寬容度,在大光比場景也能保留豐富細節,不同場景下成像穩定。
超廣角色彩風格和主攝接近,不會有明顯的割裂感。超廣角畫面畸變控制得不錯,觀感自然,成像質量好。超廣角在大光比場景,少數情況可能會因為HDR合成問題,導致高光部分過曝。
超廣角鏡頭兼顧微距拍攝,微距模式的成像畫質同樣不差,能夠拍攝到清晰的微觀細節。
在暗光拍攝場景,主攝成像畫面通透,細節豐富,默認模式下對高光壓制比較到位,應該已經融入夜景算法。主攝在夜晚拍攝時,部分場景白平衡會偏冷色調。手機支持夜景模式,開啟后沒有明顯的提亮。
產品所配備的2倍長焦鏡頭成像同樣扎實,2倍變焦模式的成像色彩和質感都令人滿意,可用性很高。這顆長焦鏡頭還具有RAW域無損計算、出色的人像算法和光斑虛化效果加持,進一步提升人像拍攝效果。
手機最高支持20倍數碼變焦,該變焦模式下畫面沒有太多細節,可用性比較低。
相機還內置了一加哈蘇XPAN模式,65:24的電影級寬畫幅比例,具有黑白/彩色兩種格調,成像效果更有故事感。
一加 11影像系統的硬件規格在同價位段產品中比較亮眼,除了主攝有不錯的實力,1/2英寸大底4800萬超廣角以及1/2.74英寸3200萬長焦的副攝規格,大底優勢較為突出。同價位段的小米13所搭載的1200萬超廣角尺寸為1/3.06英寸,而iQOO 11配備了800萬像素的超廣角。



一加 11支持長壽版100W有線閃充,不支持無線充電,內置5000mAh雙電芯電池。
電量剩余1%時,進行充電測試。10分鐘達到52%的電量,只要26分鐘就能達到100%電量。充電速度在旗艦機中較為亮眼,即使在出門前發現手機沒電,只需充電10分鐘就能獲得不少的電量。
續航方面,我們進行兩個半小時的續航測試,手機電量為100%,開啟2K+120Hz模式。
在線觀看1個小時1080P視頻后,剩余電量為96%,經過兩個半小時續航測試,剩余電量為71%,具體測試場景以及電量變化如下圖。在2K+120Hz的模式下,能有這樣的續航表現令人滿意,日常使用更有安全感。


一加 11配備了仿生振動馬達,馬達比上一代更大,帶來更強的振感。
在打字輸入、系統交互反饋等場景,這顆馬達的振動干脆有力,振感厚實,能提供不錯的振動體驗,在同類型產品中屬于比較突出的。在《和平精英》《王者榮耀》這類游戲中,能夠提供出色的振動反饋,豐富游戲體驗。
一加 11配備了雙環式對磁揚聲器,支持NFC功能,機身支持IP64防水防塵等級。
即使到今天,一加 11在同價位產品中同樣有著不小的競爭優勢。
一加 11性能釋放激進,提供流暢游戲畫面的同時,專業渲染芯片還能帶來游戲體驗加成。手機主攝和副攝都具有不錯的硬件素質,也是核心優勢之一。此外,手機在2K+120Hz屏幕、100W閃充等配置加持下,也有不少旗艦級體驗,沒有明顯短板。
如果你的預算在4000元檔,對游戲體驗以及影像表現都有一定要求,同時希望在屏幕、充電、設計等方面也有旗艦級體驗,這款產品值得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