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龍 曹峰 靳猛
1濟寧醫學院,濟寧 272067;2無錫市第二老年病醫院普外科,無錫 214000;3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疝與腹壁外科,濟寧 272067
隱匿性腹股溝疝是指腹腔內臟器通過腹股溝區的缺損向體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稱“疝氣”[1-3]。腹股溝疝如不及時處理,疝塊可逐漸增大,終將加重腹壁的損壞面,影響患者的生活與勞動,斜疝又常可發生嵌頓或絞窄面,威脅患者的生命[4-5]。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療隱匿性腹股溝疝。臨床多采用開放補片修補術治療隱匿性腹股溝疝,但治療效果不佳。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在臨床上是一種治療隱匿性腹股溝疝常見的手段,患者基本上可以達到治愈的效果[6]。有研究顯示,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治療較傳統手術治療效果明顯[7]。鑒于此,本研究選取患者,探究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與開放補片修補術治療的效果。
選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收治的患者96例,按照隨機數字表分為常規組48例和觀察組48例。常規組年齡(63.85±5.65)歲,觀察組年齡(64.85±5.87)歲。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符合隱匿性腹股溝疝診斷標準[8];(2)意識清醒的患者;(3)治療齊全的患者。排除標準:(1)合并重要器官損傷的患者;(2)意識不清晰的患者;(3)臨床資料不完整;(4)傳染性疾病的患者;(5)精神疾病。
本研究經患者及其親屬知情同意,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院(倫)批[2021]13號)。
常規組給予開放補片修補術治療:取仰臥位,常規消毒鋪巾,首先于患者患側腹股溝韌帶內側半上方兩橫指行切口,5 cm左右,依次將患者皮膚、皮下脂肪、淺筋膜以及腹外斜肌腱膜切開,游離精索,然后再分離疝囊達內環口行高位結扎,疝囊離斷移除,網塞置入內環,同時與腹橫筋膜縫合固定,然后再將補片修剪后繞精索平鋪腹橫筋膜前方且妥善固定,常規逐層關腹。術后切口加壓6 h。疝囊送檢。
觀察組給予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隱匿性腹股溝疝患者麻醉成功后,取仰臥位,頭低足高,術者立于患者左側,做10 mm切口,打開腹直肌間間隙,從腹直肌后鞘與腹膜間的平面用手指向下向患側分離,擴大腹膜前間隙,插10 mm Trocar,置腹腔鏡。插分離鉗,使腹膜前間隙分離擴大,至腹股溝管處,分離腹股溝區解剖標志,當斜疝疝囊進入陰囊,需要進一步游離精索后結扎切斷疝囊,遠端保留不進行處理。將補片經10 mm Trocar放入至腹膜前間隙內[9-10]。雙側疝,同法施行。
(1)對比兩組術中出血量和住院時間。(2)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疼痛感評分:于術前、術后12 h采用Prince-Henry疼痛評分評價疼痛程度??偡种?分,評分越高說明疼痛越強[11]。(3)兩組尿動力學:所選患者在治療前2~4 d、術后1周,接受常規尿流動力學測定,利用德國AN—DROMEDA公司Ellipse尿動力檢測儀觀察兩組膀胱順應性、急迫尿意時膀胱容量。(4)兩組患者尿潴留、會陰部水腫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32.54±3.25)ml少于常規組(39.63±4.85)ml(t=8.414,P<0.001),住院時間(6.87±0.63)d短于常規組(8.25±1.12)d(t=7.440,P<0.001),兩組術中出血量和住院時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01)。
術前觀察組、常規組患者Prince-Henry疼痛評分比較[(3.89±0.58)分比(3.85±0.52)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356,P=0.723);兩組患者術后12 h Prince-Henry評分均降低,觀察組術后12 h Prince-Henry評分低于常規組[(1.50±0.61)分比(2.96±1.42)分](t=6.545,P<0.001)。
表1 兩組隱匿性腹股溝疝患者治療前后尿動力學對比(±s)

表1 兩組隱匿性腹股溝疝患者治療前后尿動力學對比(±s)
注:常規組給予開放補片修補術治療,觀察組給予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治療;1 cmH2O=0.098 kPa;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觀察組常規組t值P值例數48 48急迫尿意時膀胱容量(ml)治療前263.25±19.65 262.85±18.52 0.103 0.918治療后396.52±38.95a 343.52±32.74a 7.217<0.001膀胱順應性(ml/cmH2O)治療前26.85±3.25 26.36±3.14 0.751 0.454治療后44.85±7.24a 33.74±5.85a 8.269<0.001
治療前,兩組膀胱順應性、急迫尿意時膀胱容量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膀胱順應性、急迫尿意時膀胱容量均升高(均P<0.05),且觀察組膀胱順應性、急迫尿意時膀胱容量高于常規組(均P<0.05)。
治療期間觀察組有尿潴留1例,會陰部水腫1例,血腫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6.25%(3/48),常規組有尿潴留3例,會陰部水腫3例,血腫4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0.85%(10/48),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χ2=4.360,P=0.037)。
隱匿性腹股溝疝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表現是腹股溝區有包塊突出,腹股溝區可復性腫物,主要形成的原因是腹壁強度的減低,如先天的薄弱區,患者伴有疼痛,同時感到劇烈腹痛、惡心、嘔吐,及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等腸梗阻癥狀[9-10]。對于隱匿性腹股溝疝患者,開放補片修補術具有手術后疼痛輕、恢復快、復發率低等優點,但術后容易發生尿潴留等并發癥[11]。為緩解患者疼痛感,需要進一步完善隱匿性腹股溝疝患者的治療方法。
本研究中,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常規組,住院時間短于常規組,兩組患者術后12 h Prince-Henry評分降低,觀察組術后12 h Prince-Henry評分低于常規組,提示隱匿性腹股溝疝患者通過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能夠促進恢復,緩解疼痛。有研究顯示,與開放補片修補術治療相比,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是近十幾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治療隱匿性腹股溝疝的新興技術[12]。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主要包括經副腹膜前補片植入術以及全腹膜外補片植入術,是臨床上常見的修補手術,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適用于腹股溝直疝、股疝和斜疝,相對于常規的開放式手術,該手術切口小、恢復快,有利于迅速發現缺損部位,縮短手術治療時間[13]。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將補片放在更深的位置,復發率較低。腹腔鏡腹股疝無張力修補術具有安全性的特點,利于促進隱匿性腹股溝疝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復,患者的疼痛感較?。?4]。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較剝離手術治療更安全有效,是一種微創的手術方法,具有術后傷口小、恢復快的優點,可以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疼痛感。開放補片修補術與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治療男性單側隱匿性腹股溝疝,減少縫合操作,避免術后神經痛。
本研究還發現,治療后兩組患者膀胱順應性、急迫尿意時膀胱容量均升高,且觀察組膀胱順應性、急迫尿意時膀胱容量高于常規組,提示隱匿性腹股溝疝患者采用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治療,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尿動力學。有研究指出,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具有非常高的先進性[15-16],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治隱匿性腹股溝疝患者,可以改善療效以及尿動力學。此外,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提示隱匿性腹股溝疝患者采用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治療能夠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閔光富[17]研究指出,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的手術時間短,減少并發癥發生,臨床效果達到開放手術效果,且損傷小。
綜上所述,隱匿性腹股溝疝患者采用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治療能夠促進恢復,緩解疼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尿動力學,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在臨床中推廣與應用。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李云龍、曹峰、靳猛:研究實施、研究指導、數據整理、論文撰寫、論文修改、經費支持;李云龍、靳猛:統計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