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超 何惠斌 于晶
東莞康華醫院泌尿外科,東莞 523000
據報道,每年有近40萬人診斷為腎細胞癌[1],其中大約有70%的腎細胞癌患者病理類型為腎透明細胞癌[2]。大部分早期腎透明細胞癌患者可通過手術治愈。對于長徑<7 cm的腫瘤,指南推薦采用保留腎單位手術(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的手段進行治療[3]。在NSS的實施過程中,為確保術野清晰,常規需要阻斷腎臟血流以提高手術效率。然而,術中長時間的熱缺血常常會造成患者腎功能不可逆的損害。有研究顯示,每增加1 min熱缺血時間會增加6%的術后即刻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的風險和6%的隨訪過程中出現慢性腎衰竭的風險[4]。為了盡可能地保留患者腎功能,本研究提出一種采用1 470 nm激光進行NSS的新術式,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東莞康華醫院收治的32例腎透明細胞癌患者,手術均由同一主刀醫師完成,根據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NSS組和激光組,每組16例。(1)納入標準:術前CT檢查考慮為腎臟腫瘤且腫瘤長徑<6 cm;術前檢查無手術禁忌;患者及患者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有嚴重的內科疾患導致不能采取全身麻醉患者;伴有遠處器官轉移或淋巴結轉移患者;有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異常患者;孕期及哺乳期患者。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腎透明細胞癌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本研究經東莞康華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2020010)。
(1)NSS組患者采取傳統后腹腔入路的手術方式。(2)激光組同樣采取經后腹腔入路的手術方式。常規消毒鋪巾,放置Trocar,進入后腹腔后,對腎臟周圍進行充分游離,分別顯露出腎臟腫瘤及腎蒂血管,從操作Trocar接入1 470 nm激光,另一Trocar接入吸引器。用1 470 nm激光沿腫瘤邊緣進行切割,一邊切割一邊用吸引器吸除滲血及煙霧以保證手術視野清晰。手術完整切除瘤體后,降低氣腹壓力,檢查術野有無創面滲血,術畢常規放置引流。
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引流管拔除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前后肌酐變化(1周、3個月)、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脂質運載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水平。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四分位數)[M(Q1,Q3)]表示,采用Mann WhitneyU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激光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引流管拔除時間均短于NSS組,術中出血量少于NSS組,手術前后1周、3個月肌酐差值變化均低于NSS組(均P<0.05)。兩組術前NGAL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4、24 h的NGAL水平均低于NSS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腎透明細胞癌患者各項觀察指標比較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發展以及診斷篩查水平的提高,腎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如何減少NSS手術中熱缺血對腎功能的影響是外科醫生關注的熱點問題。近年來,激光技術在臨床上取得了重要的發展,被廣泛應用于結石和前列腺增生的治療。而激光治療在腎臟腫瘤方面的運用仍然局限。隨著激光大量被應用于臨床,陸續有激光輔助下切除腎臟腫瘤的病例報道,如Lotan等[5]使用YAG激光對3例患者施行了腎臟腫瘤切除術,但是YAG激光存在局限性,其術中產生的煙霧常常影響術者視野[6];Sciarra等[7]采用Thulium激光輔助的方式完成了腎臟腫瘤的切除;Loertzer等[8]也在激光輔助下完成選擇性NSS。
1 470 nm激光最早用于光通信領域,設計初衷是為了實現超遠距離通信。1 470 nm激光是半導體激光器的常見波長,其應用原理是基于水對光的吸收原理,而在外科方面的應用也是基于此原理,光被細胞中的水吸收后,并使水變熱,直到細胞爆裂。1 470 nm激光的吸收物質為氧和血紅蛋白、水,穿透深度為1 mm,凝固厚度為0.6 mm,在此基礎上行組織切割的同時,能最大限度地不破壞正常組織,并且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正是基于以上原理,采用1 470 nm激光進行腎部分切除術可以不用阻斷腎臟血流,從而達到“零缺血”的手術效果。國內外均有使用激光進行NSS的文獻報道[9-17]。
NGAL是活化中性粒細胞的一種分泌蛋白,具有單個多肽,分子量為25 kDa,是急性腎損傷的早期標志物[18-20]。本研究發現,激光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引流管拔除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前后肌酐差值(1周、3月)、NGAL水平(術后2、4、24 h)均低于NSS組(均P<0.05),說明采用激光手術可有效保留患者腎臟功能,縮短住院時間及引流管拔管時間。兩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采用激光手術并不增加手術時長。我們在使用1 470 nm激光腎部分切除術時有以下體會:(1)激光切除的過程中,常產生大量的煙霧,影響手術視野,術中需要使用生理鹽水輔助沖洗及吸引器吸引,以減少煙霧對視野的干擾;(2)與傳統的腎部分切除手術相比,激光手術的解剖不夠清晰,常影響術者對解剖層面的判斷;(3)使用激光進行病灶切除時,不宜過快,須有足夠的停留時間才能達到良好的止血效果;(4)在游離腫瘤根部時,需注意調整激光角度至水平,避免切割過深,引起出血。
綜上所述,1 470 nm激光腎部分切除術切實可行,能有效地保留患者腎臟功能,縮短住院時間及引流管拔管時間。但目前樣本量較少,需要更大樣本量及多中心的研究評估其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貢獻聲明于世超:醞釀和設計試驗,實施研究,采集數據,分析/解釋數據,文章撰寫,統計分析,獲取研究經費,行政、技術或材料支持,指導;何惠斌:實施研究,采集數據,分析/解釋數據,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統計分析;于晶:統計分析,支持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