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瑞君 于佳
盛夏時節的黃河口,到處生機勃勃。距離國家級頁巖油示范區牛頁一區塊北2公里的一大片復墾土地上,玉米苗正茁壯成長。
勝利油田油地融合發展部土地管理人員徐延澤告訴記者,幾年前,這里還是油田生產單位的駐地,后來單位搬走了,這片土地被閑置下來。勝利油田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對這片土地進行了復墾,最終變成現在的耕地。距離這片土地不遠的新東營原油庫,在建設過程中,避讓18畝耕地,盤活存量土地783畝,成為勝利油田集約利用土地的生動案例。
聚焦端牢能源和糧食“兩個飯碗”,勝利油田力爭利用好每一片土地,將土地經營管理融入勘探開發全過程,推進存量土地資源集約化使用和優化利用,“十三五”以來,累計節約用地近10000畝,復墾土地1900余畝。
勝利油田油地融合發展部土地管理室高級主管莊重介紹,勝利油田的土地資源是隨著勘探開發進程和滿足生產生活需要形成的。二十世紀中葉,地方政府劃撥70多萬畝荒地和農用地,用于勝利油田勘探開發、農業生產、興建道路等,形成“地下原油冒、地上稻花香”的油區景象。
隨著城市化、市場化進程推進,勝利油田積極應對土地政策變化,對接地方國土空間規劃,按照“能利用存量建設用地的不新征,能利用未利用地和建設用地的不占用農用地,規避永久基本農田”原則,通過調整區域開發方案,采用等價值置換的方式,結合城市規劃,將零散分布的井場、站點用地集中整合至相應片區,推進城市規劃區內“井工廠”建設,推動生產用地由“小而散”向“大且集中”發展,土地管理由保有向經營創效轉變。
勝利油田濱南采油廠的平方王油田,位于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區域內。受城市發展影響,濱17區塊地質儲量無法動用。為了支持城市建設,勝利油田對開發區區域內廢棄井場進行整合、退出,取得城區內打井規劃許可。在井工廠建設過程中,按照油田井場標準化統一安排,積極研究壓縮井場用地面積方案,建立不同井場類型的標準化用地標準,實施濱17井工廠項目,利用15畝土地部署51口新井。在此基礎上,油田又規劃實施了平方王2號井臺,利用廢棄工礦用地21畝,部署50口新井。“十三五”以來,勝利油田利用這種方式節約用地4000余畝,利用老井場打井節約土地5300余畝。
著眼未來,勝利油田為頁巖油開發和城區油藏開發預留存量土地,擬規劃建設常規油藏井臺9個、頁巖油井臺25個;東營市北二路沿線城市改造提升規劃前,落實井工廠5處,利用107畝土地部署130口井位,盤活儲量1.07億噸。
聚焦新業態,統籌區域低效土地資源,保障光伏發電、氫能等新業態用地需求,勝利油田建設分布式和集中式光伏項目,利用孤東圈5000多畝用地,規劃新能源開發中心106兆瓦、魯辰能源12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
勝利油田還對符合條件的土地以復墾或增減掛鉤等方式實施土地整理,實施油區工礦廢棄土地復墾和墾東片區鹽堿地后備資源土地整治項目,完成勝大生態林場片區土地整理等項目,復墾土地1903.55畝。高標準規劃油田20萬畝農用地,推進12.3萬畝農用地實施專業化管理,推動油田農業向現代農業、智慧農業轉型。(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