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山 彭宇菲
摘? ?要:恰當的商業模式有助于綜合能源站的健康發展,因此,從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的發展現狀出發,首先對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的構成要素進行分析,其次采用商業畫布模型對綜合能源站的商業模式進行詳細探討,最后提出優化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商業畫布模型;運營管理
中圖分類號:F426.2? ? ?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14-0028-03
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指引下,2018年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先后聯合印發《能源體制革命行動計劃》《能源體制革命重點行動(2019—2020年)》,要求進一步推進能源運行與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科學促進多站融合業務快速發展。2020年,在“30·60”碳達峰、碳中和發展目標和全球能源價格上漲的綜合背景下,能源綜合利用及能效全面提升的需求日益增加,綜合能源站的創建及其商業模式的優化成為關注的焦點。
一、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的構成要素分析
商業模式是管理學重要的研究對象之一,通常是指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的部門之間,乃至與顧客之間、與渠道之間的各種各樣的交易關系及連結方式。它描述了公司所能為客戶提供的價值以及公司的內部結構、合作伙伴網絡和關系資本等用以實現公司價值的各種要素。商業模式涵蓋的要素通常有價值主張、政策背景、分銷渠道、客戶關系、核心能力、運營管理、收入模式等。基于發展實際,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的構成要素主要有三個,分別為政策要素、需求要素和運營管理要素。
(一)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的政策要素
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構建的政策要素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分別為國家能源政策、國家綜合能源發展和區域綜合發展。具體而言,第一,從國家能源政策來看,基于“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先后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能源體制革命行動計劃》等通知,強調優化管理體制和商業模式,全面促進多站融合深入拓展和有效保障綜合能源的穩定供應。第二,從國家綜合能源發展來看,促進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的完善能有效解決能源市場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動能源市場質量升級和能源使用綜合利用效率提高,也能為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及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提供充分的能源保障。第三,從區域發展實際來看,完善綜合能源站的商業模式有助于多站融合的有效推動,有助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助于現有能源消費結構的優化,也有助于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綜上所述,促進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的構建及優化需要符合國家的政策要求、區域的發展規劃及多站融合的發展實際,推動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的優化升級需要科學權衡各種政策背景因素。
(二)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構建的需求要素
推動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構建,需要對各種需求要素進行充分考量及評估。基于在建或已建綜合能源站的發展實際分析,綜合能源站典型區域的選擇主要包括三類區域,分別為中心城區、工業園區和鄉鎮地區,各個區域的需求體量和重點需求方向有著顯著的差異。
對于中心城區而言,用能密度較高且用電負荷需求集中,同時用能的節能環保要求也相對較高,因此需要商業模式構建來科學評估區域整體的用能需求,并提前做好統籌規劃和用能安排。對于工業園區而言,能源消耗量大且現階段用能需求占比較大,用電負荷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規律性,節能減排的壓力也相對較大。因此,需要結合市場因素和工業園區的發展實際科學調節用能安排,努力在推動生產和降低能耗之間謀求平衡,努力促進商業模式的不斷優化。對于鄉鎮地區而言,雖然用能密度相對較低,但是能源需求仍相對較大,增速也相對較快,同時使用能源種類多樣,如電、熱、氣等傳統能源系統以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等。因此,鄉鎮地區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的構架需要在穩定基礎能源供應的基礎上滿足客戶日益多元化的能源需求。
(三)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構建的運營管理要素
在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的構建及其發展過程中,運營管理相關的要素非常重要,其直接影響著綜合能源站的整體發展及商業模式的綜合效果。基于綜合能源站運營管理的發展實際,并結合運營管理的“7M”理論,本文從人員、資金、方法、設備、資源、市場及士氣等七個方面對綜合能源站的運營管理要素進行總結分析。
第一,人員方面包含組織結構、人員配置、管理層與執行層的人員匹配等,既包含基于不同業務需求對電力公司內部人員的整合搭配,也包含與第三方(如新能源公司等)人員的協調配合。第二,資金方面包含成本分析與控制、資金管理與財務核算等,隨著多站融合的深入推進,綜合能源站運維管理的成本費用會不斷上升。第三,方法方面包含生產計劃與安排、質量控制等,綜合能源站的方法層面主要體現為優化現有業務模塊的管控和實現各要素的有效整合等。第四,設備方面包括設備保養與更新、安全與環保等,如設備的布置、及時進行設備保養、安全運維條款的制定及監督執行等。第五,物料方面包含存儲管理、物資管理等,在實際業務中,物料與設備兩種要素會有一定重合,二者可以綜合考慮。第六,市場方面包括市場調查及預測、經營決策、新技術采用等,綜合能源站的市場要素主要體現為對不同場景下,能源市場需求的綜合把握和對不同業務板塊市場需求的科學預測及整合。第七,士氣方面包括企業文化、人員管理辦法與激勵機制等,綜合能源站的士氣要素主要體現為內外部運維人員的管理優化及員工人創績效的提升。
二、基于商業畫布模型的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分析
(一)綜合能源站商業畫布模型的構建
商業模式畫布理論由Alexander Osterwalder提出。該理論從要素分析出發,構建四個支柱、九種要素的基本參考模型,模型已成為商業模式的重要分析方法和工具。基于商業畫布模型對綜合能源站的商業模式進行分析,有助于從整體視角探討綜合能源站各業務模塊應如何布局,也有助于基于通用的分析工具及可視化的分析方法,對綜合能源站的商業模式的運維管理進行系統評估,從而為更好地促進多站融合和推動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的構建及優化提供基礎支撐。
結合綜合能源站的發展實際,本文從資源驅動的邏輯機理出發,將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歸納為四大板塊、九種要素的分析模型。具體而言,四大板塊分別為價值主張、關鍵資源、運營管理和財務能力,九種要素分別為價值主張、關鍵資源、成本結構、收入來源、市場主體、關鍵業務、客戶細分、客戶關系和渠道通路。其中,運營管理包含市場主體、關鍵業務、客戶細分、客戶關系及渠道通路,財務能力包含成本結構和收入來源。實際業務中,綜合能源站的業務模塊主要包含冷熱供應站、儲能站、光伏站、邊緣數據中心、換電站、充電樁及5G信號發射站等七大業務模塊。本文基于這七大業務模塊的特點展開分析。
(二)綜合能源站商業畫布模型的具體分析
1.價值主張分析
價值主張是指公司如何提高自身價值與客戶需求之間的契合程度,是企業對客戶真實需求的深入分析。對于綜合能源站而言,其價值主張是從多站融合的視角出發,基于冷熱供應站、儲能站、光伏站、邊緣數據中心、換電站、充電樁及5G信號發射站等業務模塊的優勢,并結合中心城區、工業園區及鄉鎮地區的發展需求,深入剖析典型場景下不同客戶的能源需求,努力實現綜合能源穩定供應、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企業綜合價值提高的全過程。對于不同的市場主體及業務模塊,其價值主張有所差異。能源綜合站發展過程中的市場主體主要包括政府部門、國網公司、新能源公司、移動和電信等第三方運營商,其中,政府部門是中心城區和工業園區冷熱供應站的主要投資者,國網公司是綜合能源站發展的核心市場主體,新能源公司是多站融合發展的重要參與主體、移動和電信等第三方運營商的多站融合的重要信息服務主體。
2.關鍵資源分析
關鍵資源是指公司創造價值的關鍵要素及核心資源,如人員、技術、產品、設備等,以及各要素或資源之間的相互作用。對于綜合能源站而言,關鍵資源主要包括人力、服務、技術、設備等。
第一,人力資源是綜合能源站的關鍵資源,業務運維人員的統籌安排及調度、業務人員的多站融合專業知識儲備及綜合業務技能情況、電力公司現有業務人員與第三方機構人員的整合情況等都直接影響著綜合能源站的運營成本、人員管理及綜合發展。第二,服務資源主要包含綜合能源站各業務模塊的服務質量、多站融合后的綜合服務水平等,服務資源的質量直接影響多站融合業務模塊的規劃設計,也影響多站融合業務的效率,更直接影響客戶的滿意度及不同業務價值主張的實現,是重要的關鍵資源。第三,技術資源主要包含多站融合的規劃設計及建設相關的技術,現有設備運維、優化整合及改造升級相關的技術,5G等內外部信息平臺資源的整合及分析技術等,其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多站融合業務的綜合運維、成本控制及綜合能源站的安全運營。第四,設備資源包括電力公司現有的供電基礎設施情況,變電站的光伏等多站融合相關的設施情況,儲能站、充電站、充電樁、5G信號發射站等第三方支持多站融合發展的設施情況,設施是否完善,電力公司內部設施與委外設施的配合情況等,直接影響多站融合業務的發展和綜合能源站的整體效益。
3.運營管理分析
運營管理是指公司運營過程中的計劃、組織、實施及控制的全過程,是與公司的發展規劃、業務設計、產品生產和服務優化等密切相關的各項管理工作的總稱。對于綜合能源站而言,商業畫布模型分析中運營管理要素主要涵蓋五個方面,分別為市場主體、關鍵業務、客戶細分、客戶關系及渠道通路。
第一,市場主體。目前,綜合能源站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多站融合仍在摸索中,涉及的市場主體有四個,分別為政府部門、國網公司、新能源公司、移動和電信等第三方運營商。政府部門是冷熱供應站的主要投資者,也是能源相關政策的制定者和市場資源的調節者,可以為多站融合業務的推進及綜合能源站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并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
第二,關鍵業務和渠道通路。關鍵業務包括三個方面,分別為以電力公司為核心的基礎能源供應,結合冷熱供應站、儲能站、分布式光伏站、換電站和充電樁等的多站融合類拓展延伸業務,結合邊緣數據中心站和5G信號發射站等的多站融合類信息增值業務。以電力公司為核心的基礎能源供應方面,包括“冷、熱、電、氣、水”多種能源之間的聯合供應,是滿足基礎用能需求的業務。結合冷熱供應站、儲能站、分布式光伏站、換電站和充電樁等的多站融合類拓展延伸業務方面包含兩個部分,分別為融合冷熱供應站、儲能站、分布式光伏站的多站融合的前期融合業務和融合換電站和充電樁的多站融合的后期融合業務。結合邊緣數據中心站和5G信號發射站等的多站融合類信息增值業務方面,邊緣數據中心是主要的負荷中心,5G 基站是采集數據的傳輸通道。
第三,客戶細分和客戶關系。綜合能源站的客戶分為三類,分別為中心城區用戶、工業園區用戶和鄉鎮地區用戶。針對中心城區用電負荷需求負荷集中和用能密度高的現狀,主要開展包含冷熱供應站、移動式儲能、分布式光伏站、換電站、充電樁、數據中心站及5G信號發射站等服務。針對工業園區負荷需要量大、節能減排要求較高的現狀,主要開展包含冷熱供應站、固定式儲能、分布式光伏、充電樁、換電站及5G信號發射站等服務。針對鄉鎮地區用能密度低、充點需求一般的現狀,主要開展包含分布式光伏、充電樁、換電站及5G信號發射站等服務。客戶關系方面包含業務服務質量、客戶體驗和客戶滿意度,重在維持客戶黏性和努力吸引潛在客戶。
4.財務能力分析
財務能力是指,公司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基礎上平衡自身成本與收益,創造價值的能力和過程。對于綜合能源站而言,財務能力分析主要包含成本結構、收入來源及相關財務指標的衡量,是多站融合項目盈利模式的綜合體現。
財務能力是指,公司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基礎上平衡自身成本與收益,創造價值全過程。對于綜合能源站,財務能力包含成本結構、收入來源及財務指標衡量。
綜合能源站的成本結構包含人力成本、運維費用和技術投入等。收入來源包含兩個部分,分別為能源服務收入和租金收入。不同的業務模塊,收入來源有所差異,其中儲能站模塊的收入來源為能源消費收入,光伏模塊的收入來源為光伏能源服務收入,充電樁的收入來源為充點服務費,邊緣數據中心站和5G信號發射站的收入來源為租金收入。綜合能源站財務分析指標包含內部收益率和營業收入增長率,內部收益率是投資期望報酬的分析指標,營業收入增長率是企業經營狀況的衡量指標,數值越大說明多站融合的綜合效益越好。
三、優化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的對策建議
基于上述分析,為了更好促進能源綜合站商業模式的優化,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挖掘多站融合功能模塊優勢,促進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的優化。基于不同功能模塊的發展實際,促進不同功能模塊的優化整合,提升多站融合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基于價值主張、關鍵資源、運管管理和財務能力等要素,優化業務運營,提升綜合能源站的綜合實力。第二,統籌各類主體、資源及要素,提升典型場景下商業模式的活力。統籌綜合能源站發展中的各類市場主體、能源資源及相關要素,為綜合能源站的構建和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并創造有利的環境。同時,科學評估典型場景下的多站融合商業模式的特點,結合不同場景的需要,提升綜合能源站商業模式的活力,從而促進綜合能源站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建平,俞靜,陳夢.新電改背景下電網企業綜合能源服務商業模式研究[J].電力與能源,2018(3):50-52.
[2]? ?封紅麗.國內外綜合能源服務發展現狀及商業模式研究[J].電器業,2017(6):39-47.
[3]? ?楊錦成,駱建波,康麗惠.區域能源互聯網構架下的綜合能源服務[J].上海節能,2017(3):137-146.
[4]? ?閆慶慶,米樂樂.綜合能源服務商業模式分析:基于商業模式畫布[J].技術經濟,2019(5):126-132.
[5]? ?高正陽.新電改背景下電網企業綜合能源服務商業模式分析[J].中國高新科技,2021(18):21-22.
[6]? ?孫立剛,劉杰,范盛超,等.綜合智慧能源商業模式調研[J].電力勘測設計,2022(4):5-9.
[責任編輯?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