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進入七月,學校都已陸續放假,孩子們歡天喜地開啟暑假模式。和歡喜的孩子們相比,父母們卻犯了愁,甚至有家長形容,“一想到孩子放暑假,我竟瑟瑟發抖”。做“佛系父母”吧,給孩子自由,他天天給你看電視、玩手機。做“法系爸媽”吧,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他分分鐘跟你勾心斗角、斗智斗勇,弄得你比他還累!所以,到底該如何給孩子安排暑假,既能讓孩子玩得開心,又不能把學習落下,還能做到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最好的方法是與孩子一起在暑假中做個規劃。
的確,隨著暑假的到來,孩子們那一顆向往自由與快樂的心躍躍欲試,燦爛的笑臉洋溢出激動的心情,一個學期的辛苦學習終于在這時可以點上一個小小的“逗號”,輕松的時光即將裝點假期的生活。在孩子眼中,暑假是會讓他們欣喜雀躍的。然而,在有些家長的眼中,暑假的來臨卻讓他們倍感焦灼,如何讓孩子在休閑放松的同時不懈怠是很多家長關注與思考的重要問題。
在部分家長眼中,孩子剛結束了一段辛苦的學習時光,因此應該借著暑期讓孩子好好放松一下,于是在歡聲笑語中暑假悄然過去,孩子不僅沒有好好完成暑期作業,甚至還患上了“暑假綜合癥”,以至于在新學期開學時難以進入狀態。在另一部分家長眼中,認為暑假是“彎道超車”的最佳時期,于是大大小小的家庭作業、數不盡的補習班與興趣班填滿了孩子的假期,炎炎酷暑中,孩子們頂著熱浪奔波在各個課外班之間,待寫的練習題在桌子上堆成了一座小山,明明是“放松充電”的假期,孩子卻過得甚至比平時上學還要辛苦。在奮勇拼搏中,暑假終于結束了,這部分孩子卻因為沒有得到有效的緩沖而在對學校生活中提不起興致,導致開學后學習效率低下,效果不佳。那么,作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度過一個既能放松又有意義的美好假期呢?
提前做好暑期規劃很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暑期規劃不是家長的“大包大攬”,也不是孩子的“一意孤行”,而應當是親子雙方坐下來,討論分析共同制訂出令雙方都滿意的暑期計劃。
在假期大目標的制訂過程中,要讓孩子“自己做主”,家長可提出自己的合理化意見與建議。而有的孩子對暑假沒有什么明確規劃,最大的愿望就是“玩玩玩,從假期開始玩到假期結束”。這時,家長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引導:“你在暑假最想做的幾件事是什么?最想讀的書有哪些?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最想學的東西是什么?最想養成的習慣又是什么?”通過這樣的引導,讓孩子對自己的假期生活總目標進行明確與分類。值得注意的是,在假期大目標的制訂過程中,應當包括學習、玩樂與習慣養成三個方面,家長要盡可能地豐富孩子的假期生活。
有了總體性的目標,下一步就是細化執行的環節與步驟,制訂階段性的假期規劃。在這一部分工作中,孩子難免會因為想法單純而難以做出科學性的規劃,這時就需要家長及時進行幫助與引導。在具體的規劃過程中,家長要充分考慮孩子的學習能力、生活習慣以及所處的成長階段,并根據每一個目標的具體特點進行階段性與延續性的規劃設計。在這個過程中,為了讓假期規劃更加科學有效,家長要遵循的原則是——能放能收,收放自如。也就是要讓孩子在假期生活中張弛有度,在享受假期快樂的同時穩步前進。
一個合理的暑期計劃,不僅能夠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還能夠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為他們未來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一個會制訂計劃、規劃時間的孩子,也能夠讓父母更加省心和放心。
雖然計劃的形式有許多種,計劃的內容千差萬別,但相同的一點就是:都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去制訂、去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