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莘捷
海伊鎮(Hay-on-wye)位于英格蘭和威爾士交界處,地理位置相對偏僻,面積不過2平方公里,常住居民不超過兩千人,但卻是聲名遠揚的“世界第一書鎮”。
據相關數據統計,海伊鎮曾一度擁有41家書店,且多是純粹的、以書為主的店鋪,不包括既有書籍又兼其他商品的小店。也就是說,小鎮每50個居民中,就一定有人擁有一家書店。
海伊鎮原本是一個遠離政治文化中心的邊陲小鎮,當英國圖書出版業蓬勃發展時,小鎮居民仍過著質樸的農耕生活。讓海伊鎮從農業小鎮轉變為享譽世界的舊書王國,居民理查德·布斯功不可沒。
理查德·布斯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海伊鎮青年。1962年,他從牛津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決心通過創業來推動家鄉經濟。
一開始,布斯選擇經營一家古董店,但收益微薄,沒有讓他達成目標。不過,在開古董店的過程中,布斯發現鎮上居民都熱愛讀書,有購買舊書的需求,于是轉而開了一家舊書店。舊書事業日見起色,布斯說服了一批忠實讀者與鎮上居民,將小鎮的棄置建筑,如城堡、老電影院、舊工廠等,都改為一家家獨具特色的書店。
漸漸地,居民經營起的各個書店初具規模,一個“舊書王國”初見雛形。但這時大家遇上了一個難題:小鎮地勢偏遠,不具知名度,很少有外人了解這里,自然也沒有游客會慕名而來,小鎮的經濟光靠內需無法支撐太久。
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情況下,布斯做出了一系列驚人的舉動……
1977年愚人節當天,布斯向世界宣布海伊鎮要獨立,并自詡為“海伊國國王”。為此,他成立了“內閣”,寫下了《自治宣言》,設計了海伊國的國旗,還印刷了貨幣和郵票。
英國一片嘩然。海伊鎮一夜之間成了人們的談資,許多媒體聞風而來。電視臺、報紙在播報布斯瘋狂舉動的同時,也讓海伊鎮免費蹭了一把各家媒體的宣傳。至此,布斯心滿意足,他已經達到了目的——提高海伊鎮的知名度。
原來,布斯的所有舉動都只是一場營銷,他想成為國王是假,打造舊書王國才是真。他在愚人節向全世界開了一個海伊鎮的玩笑。
經此一事,海伊鎮真正被世人所知,布斯自己的書店和鎮上許多書店也成為“愚人節玩笑”的最大贏家。后來,當地人在布斯的號召下陸續完成了更多二手書店的建設。海伊鎮的藏書數量越來越多,書籍類型也越來越豐富,游客來此甚至可以淘到狄更斯的首版書籍、有教皇簽名的《圣經》、百年前的雕版印刷圖冊等。海伊鎮成了不可多得的“舊書王國”,布斯也歪打正著,成了書鎮的“國王”。
在往后許多年里,布斯常常舉辦各種儀式,任命和罷免“書官”,小鎮一千多位居民都得到了任命,他甚至封自己的愛馬為“國家首相”,封酒吧侍者為“荷蘭駐海伊大使”。當地人非常尊重布斯,欣然接受“冊封”,說“正是他創造了這個書鎮王國奇跡”。
成為“舊書王國”后,海伊鎮吸引了無數人前來參觀,也有越來越多的活動落地海伊鎮。整個小鎮涌起了一場巨大的文學浪潮。
海伊文學節(Hay Festival)是小鎮十分盛大的活動。1988年,一位叫彼得·弗洛倫斯的小鎮居民創辦了海伊文學節。有趣的是,他用來創辦文學節的資金,竟是與父母玩撲克牌游戲贏來的錢。
除了有趣的來歷外,文學節的創立初衷也同樣特別,即“讓作家和讀者走到一起”。自2001年海伊鎮和英國《衛報》聯合主辦并宣傳文學節以來,海伊文學節一直是英國最大規模的全民閱讀活動之一。
舉辦海伊文學節前,活動組織方會向出版商、作家和民眾代表征求意見,以確定邀請大眾最為認可的當代作家或者文學新星。同時,組織方也會邀請國內外其他知名作家出席,還有許多非英語國家的小說家也在受邀行列。
文學節期間,海伊鎮會搭建大量的白色帳篷作為臨時活動場所,用來舉辦論壇、詩歌欣賞會、作家見面會和音樂會等活動。歷年參與活動的不乏各界名流。披頭士樂隊的保羅· 麥卡特尼曾經在此推出詩集《黑鳥在歌唱》;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也無法抵擋這個帶有文學氣質的活動,稱它為“思想界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也被它折服,在此地留下自己的身影。
作為一個輻射大多數年齡階段的文學交流活動,海伊文學節特設了許多與兒童相關、適合家庭共同參與的活動。當然不僅限于文學論壇,還包括了豐富的音樂表演和有趣的兒童藝術項目等。值得一提的是,海伊文學節純屬民間自發運作,沒有政府參與,所以也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開幕式和閉幕式,只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當日會舉辦的活動內容。游客或是讀者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感興趣的活動參與其中。
海伊鎮并不只有文學節這一熱鬧活動,舉辦文學節時,小鎮入口處左右兩邊都有指示牌。右邊指向“海伊文學節”,左邊則指向“思想哲學節”。
思想哲學節的英文名為How the Light Gets In,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來源于萊昂納德·科恩說過的話:“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思想哲學節由哲學家希拉里·羅森在20年前創辦。羅森認為,每個人對生存本身都有各種思考,但哲學卻經常被視為一種難以理解的、純技術類的討論。他希望改變眾人的這種想法。所以,相比于文學節,思想哲學節會設定更多深層次的、有社會意義的話題供人們交流。話題內容涉及宇宙、人腦進化,也包含時事評論和道德限度,以及女性主義等。有時,還會有小眾音樂家和樂隊登臺演出,給整場哲學論壇增添幾分別樣的色彩。
除此之外,思想哲學節還會舉辦特別的讀詩大會,許多著名的作家、詩人,甚至演藝界的明星都會選擇喜歡的詩歌片段進行朗誦。讀詩大會并不是沉郁而冗長的,也可以是幽默有趣的。英國著名演員史蒂芬·弗萊就曾在現場分享過一首短詩:“蚊子/在我耳邊鬧/它們以為我是聾子嗎!”引得眾人哄堂大笑。
隨著時代的發展,海伊鎮的文學節演變成了一場集圖書、文學、美食、美酒、喜劇、音樂、藝術等兼具的大型交流會,舉辦地址也變更到了更大的布雷肯比肯斯國家公園。
憑借書籍和文學活動走向世界的海伊鎮,成了旅游勝地。
到海伊鎮旅游,一定要去的地方是小鎮的城堡,這里有最特別的書店——誠實書店。誠實書店的二手書籍全都整齊擺放在露天雨棚中,與古老的城堡、四周歷經風雨的山樹融為一體。書架旁邊擺放著一個郵箱,上面寫著PAY HERE(意指:在這兒支付)。書店的硬皮書售價為1磅,軟皮書50便士,游客選好書后,將錢放入郵箱即完成購買。而郵箱中的錢將用于城堡的維修和日常維護。
走出城堡,在小鎮穿行,路邊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書店,除了珍藏典籍外,大部分書籍都物美價廉。鎮上還有一個連起來長達17公里的書柜供游人參觀。此外,游客們在小鎮里還可以享受騎馬、登山、坐獨木舟漂流等其他活動。
每年巨大的客流量讓海伊鎮的住宿業快速發展。難以想象,在這個不到兩平方公里的地方,有著130多家住宿場所。但即使這樣,文學節期間,當地仍需搭建更多帳篷,以便向游客提供住宿服務。
海伊鎮旅游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困境。
“舊書國王”布斯漸漸老去,病魔纏身之際,他將書鎮的中心權利賣給了婚禮策劃師伊麗莎白。從此書鎮的整體規劃和格局有了新變化。
伊麗莎白對二手書事業沒有多大興趣,更希望能將海伊鎮打造為旅游小鎮。她選擇尋求政府的支持,以獲得各式經營優惠,并將鮮活的城堡書店改為了生硬的展覽空間和博物館,又在書店中販賣起各種周邊商品。外界漸漸意識到,原本獨具特色的書鎮文化與囊括世界優質二手書的小鎮市場,正在變成各色旅游活動的附庸。原本純粹的書店中,娛樂商品占據了一席之地。濃重的商業氣息讓許多書店店主想要關閉店鋪,他們只想純粹地與書籍作伴。
所幸,如今海伊文學節的影響力日漸擴大,在世界多地衍生出了分場,足以見得人們對書籍、對文學的熱愛。同時人們也留著期盼,希望這座“舊書王國”能夠保持純粹,按照原本的方式走下去。
(編輯 陳珂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