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鳳 龐曉燕
玉米作為新疆地區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在新疆的經濟發展及農民收入中占重要地位。玉米栽培中會遇到因各種因素產生質量及產量問題,包括玉米蟲害問題,而玉米螟又是玉米最常見蟲害。因此,本文就玉米螟相關課題進行研究,針對米田玉米螟的發生危害及防治措施進行具體分析與探討,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參考與幫助。玉米螟俗稱玉米鉆心蟲,屬鱗翅,目螟蛾科,危害玉米、甘薯、辣椒、豆類等多種植物,近些年由于新疆地區玉米種植面積的提升,再加上小麥及玉米秸稈還田,使玉米螟越冬基數上升,成為危害新疆地區玉米種植產量的最主要害蟲之一,一旦受其危害致玉米產量下降10%~30%,并且會使玉米單粒重量下降,降低玉米整體商品價值,影響新疆地區農業發展。
1 玉米螟危害特點
玉米螟是玉米主要殺手之一,它通過破壞玉米花葉、阻斷授粉、腐蝕玉米粒等各種方式造成玉米大量減產。玉米螟除了危害玉米根部,玉米植株的其它部位均可受到不同程度危害。
在玉米苗期間,植株會受到初孵幼蟲集體集心葉啃食玉米葉肉,嚴重情況會使整個玉米植株干枯致死;危害較輕的葉片會出現橫排小圓孔,俗稱花葉。
在玉米生長的后中期與后期,植株莖部會受到蟲蛀破壞,使植株養分與水分的運輸通路被阻斷,被破壞的植株在遇風時易折斷。在玉米植株發育到抽雄穗時更易受玉米螟侵害,是玉米螟的爆發期,這一時期受破壞的玉米植株不能正常開花結果,植株普遍呈現黃綠色,嚴重會枯萎死亡;即使受害的雄穗正常抽出,也會呈現上半部枯白狀,并且特別容易在中間部位折斷而影響授粉。
若玉米螟侵害玉米結果之前的雌穗,則無法雌穗無法正常結果;而侵害結果之后的雌穗,則會啃食籽粒,外部可以觀察到有玉米螟糞便,會進一步造成果實籽粒霉變,整體結實率以及結實品質下降。在外界溫度為16℃~30℃,或者是遇到多雨季節都適合玉米螟大量生存與繁殖,有研究表明在遇到干旱且高溫的環境,玉米螟的感染率明顯降低,并且在玉米螟的產卵期以及低齡幼蟲期遇到大雨風暴天氣也可使得大部分幼蟲死亡。
2 害蟲的防治措施
2.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目前非常受追捧的防治方法,并且生物防治具有對環境零污染的優點,可以充分利用生物鏈來進行綠色防治,主要是利用玉米螟的天敵達到綜合性防治,具有成本低、效果佳、節約投入成本、節省人力資源、不危害天敵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等優點。玉米螟的天敵種類較多,但目前最有效果且更易推廣的是利用赤眼蜂來防治玉米螟。赤眼蜂能夠寄生在玉米螟的卵中,在自然狀態下的寄生率可以達到50%左右,如果進行人工操作加以干預,其寄生率可以高達85%。赤眼蜂對玉米寄生效果的高低會與玉米葉片位置高低以及卵塊與釋放點距離的多少呈現負相關,也就是玉米植株中下部的位置赤眼蜂的寄生率高于植株上部位置。因此結合玉米螟與赤眼蜂的天敵關系,最好在玉米螟的產卵初期階段、產卵旺盛階段以及產卵末期分別釋放一次赤眼蜂,以此才能夠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新疆地區地理以及季節溫度等特征,具體釋放操作如下:在玉米螟化蛹率達到30%左右往后再推一個星期的時間可以進行第一次赤眼蜂的釋放,六月末可以進行第二次釋放,每畝地的釋放量為2萬頭,每畝設置2-3個赤眼蜂釋放點。
2.2 生物農藥防治:生物農藥防治是一種玉米螟的綠色防控手段,應該積極推廣應用。現今生物防治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在新疆地區的5月中旬至6月中旬,用白僵菌封垛的方法進行玉米螟的防治。白僵菌是玉米田中最常用的生物農藥防治方法之一,其為蟲生型真菌,防治手段主要是觸殺,并且可以進行無性繁殖產生白僵菌孢子,這種孢子能在玉米螟體表產生溶解幾丁質的物質,同時會有白僵素、卵孢酶素等的分泌,這些化學物質進入玉米螟身體內部使得玉米螟中毒,破壞新陳代謝。被白僵菌孢子感染的玉米螟幼蟲蟲體的全身會成為其繁殖產所,并伴有大量菌絲以及分生孢子的產生,幼蟲最終被寄生后死亡。
白僵菌孢子還能通過風傳播到其他玉米螟蟲體上,以此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在玉米螟進行化蛹前的15天內施用白僵菌,具體方法為:取150億/克白僵菌粉與水進行1∶50比例拌勻,將混合均勻的菌液注入噴霧機中,噴桿設置在玉米秸稈垛茬口側面,一般每平方設置一個噴射點。需注意是一定要將秸稈垛噴透。另外也可使用白僵菌顆粒劑防治,具體方法:100億/克孢子白僵菌粉爐灰渣、砂子等固體載體進行混合均勻,白僵菌顆粒劑制作的比例為0.5千克/10千克,施用時期主要在玉米心葉末期,施用方法是直接均勻地撒在玉米心葉內部,施用量為每株1~2克。
第二,利用蘇云金桿菌對玉米螟起到防治效果。當玉米螟幼蟲吞食蘇云金桿菌芽孢以后,蘇云金桿菌芽孢能夠在蟲體中萌發并分泌內毒素分子,內毒素分子能夠進入蟲體血液循環引發敗血癥。一旦玉米螟取食蘇云金桿菌后40分鐘左右就會停止取食,因此可以及時制止對玉米植株的破壞,并且會在取食蘇云金桿菌的24小時左右出現死亡跡象。蘇云金桿菌的另一優點就是其他人畜等高等動物在接觸或者是吸入都不會產生危害。
具體使用時期為玉米心葉時期,此時的玉米螟處于低齡階段,效果最佳。但是蘇云金桿菌對溫度與濕度都有一定要求,在20℃左右,相對濕度在85%以上時最為活躍。因此在正式操作中最好選擇陰天或傍晚,避免紫外線與溫度對蘇云金桿菌的影響。
玉米是新疆地區重要農業類經濟來源,但是要進一步提升種植產量與種植效率,就應做好常發性蟲害的預防,特別是玉米螟預防。但是只有充分了解玉米螟形態、生活史及危害特點,才能更好制定玉米螟的防治方案,采取更加有效防治手段。要針對玉米螟本身特性,做好生物、物理及化學防治等防治工作,提升玉米螟防治工作的科學性,為新疆玉米產業發展做出一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