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禮壽?楊佚琳?王夢穎
【摘要】我國網絡文學產業發展迅速,但是網絡文學作品仍然存在文學價值不足、題材類型固化、內容質量不高等問題。因此,如何實現網絡文學作品的有效管理,提高網絡文學精品產出率是當前我國網絡文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通過梳理網絡文學作品的發展現狀,分析網絡文學作品存在的問題,并從政府、協會、平臺、作者四個維度提出提高網絡文學作品精品率的對策,可提升網絡文學作品質量,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
【關? 鍵? 詞】網絡文學作品;精品化;網絡文學管理;治理對策
【作者單位】趙禮壽,浙江傳媒學院文化創意與管理學院;楊佚琳,浙江傳媒學院文化創意與管理學院;王夢穎,浙江傳媒學院文化創意與管理學院。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網絡文學產業鏈健康發展的影響機制及治理對策研究”(19BGL288)成果。
【中圖分類號】G239.26;I206.7【文獻標識碼】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13.003
網絡文學是文學與互聯網技術結合的產物,我國網絡文學依托產業化發展方式得到了迅速發展。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我國網絡文學市場規模已經達到389.3億元,實現同比高速增長;2022年我國網絡文學IP版權運營市場規模超過2520億元,預計到2025年,我國的網絡文學IP改編市場價值總量將突破3000億元[1]。作為網絡文學整體產業鏈的上游——網絡文學作品,為產業奠定了快速發展的基礎。我國網絡文學作品的龐大數量、豐富類型為我國影視、有聲讀物、游戲、動漫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內容資源。
盡管我國網絡文學作品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網絡文學作品的文學價值、題材類型、內容質量等方面。本文以網絡文學作品為研究對象,通過梳理網絡文學作品的發展現狀,發現網絡文學作品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為提高網絡文學精品率提供思路,也為我國網絡文學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網絡文學作品的發展現狀
當下,網絡文學作品作為網絡文學產業鏈的源頭,其數量與作者仍在穩步增長。據統計,2022年網絡文學新增作品300余萬部;全國重點網絡文學網站新增注冊作者260余萬人,同比增長13%,年度新增簽約作者17萬,同比增長12%[2]。隨著網絡文學迅速發展,網絡文學作品給我國經濟、文化和社會思潮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本文主要從網絡文學作品的題材類型、作者隊伍、海外傳播等方面來梳理我國網絡文學作品的發展現狀。
從題材類型來看,我國網絡文學作品題材類型豐富,主要題材有玄幻、武俠、言情、科幻、校園、都市、歷史、奇幻等,其中現實、科幻、歷史題材數量增長顯著。根據中國作家協會發布的《2022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數據,2022年我國新增網絡文學作品300余萬部。其中,新增現實題材作品20余萬部,同比增長17%;新增科幻題材作品30余萬部,同比增長24%;新增歷史題材作品28萬余部,同比增長9%[2]。同時,由于我國網絡文學作品數量龐大、讀者眾多,使得我國網絡文學題材類型呈現進一步細分的趨勢。以起點中文網為例,該網站對基本題材類型進行了進一步細分,玄幻題材下設東方玄幻、異世大陸、王朝爭霸和高武世界,都市題材分為愛情婚姻、都市生活、都市異能、青春校園等。
從作者隊伍來看,我國網絡文學作者數量龐大,來源于不同行業,并呈現年輕化的趨勢特征。首先,網絡文學作者數量龐大,活躍于網文創作平臺。截至2022年,我國網絡文學作家數量累計超過2278萬[1],其中200多萬人已成為網絡文學網站的簽約作者;活躍度較高的作者約有70萬人,專職網絡文學作者將近20萬人[2]。其次,在職業結構方面,我國網絡文學作者大多為兼職,來源于不同行業,涵蓋了衛生、教育、互聯網等57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他們將行業中的專業知識帶入網絡文學作品中,豐富了網絡文學作品內容。例如,作者釣魚人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物理學博士,作者南腔北調是一名游戲策劃師。最后,從作家的年齡層面來看,具有年輕化的趨勢,90后作家已經成為作者群體的中堅力量,95后和00后作者數量上升迅速。根據閱文集團的統計數據,在2022年新增注冊作家中,00后占比60%;番茄小說發布的2022原創年度報告顯示,90后作家比例高達65%[3]。
從海外傳播來看,我國網絡文學作品的海外影響力巨大。據相關統計,截至2022年我國網絡文學作品的讀者已經遍布全球200余個國家和地區[1],作品《天道圖書館》在海外的閱讀量超過17億,《全職高手》的閱讀量超過1.2億,評論數高達上萬,引起了大量海外讀者的關注。得益于網絡文學作品的帶動作用,我國網絡文學海外市場發展迅速。根據中國作家協會發布的《中國網絡文學在亞洲地區傳播發展報告》,2022年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市場規模超過30億元,網文作品的海外傳播數量達到16000余部,主要面向北美和亞洲地區傳播,其中東南亞傳播占整體海外傳播的40%[4]。當前,我國網絡文學作品巨大的海外影響力,加上越來越多中國傳統和當代元素不斷融入,使得網絡文學作品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展現中國形象的重要載體之一[5]。
二、網絡文學作品存在的問題
我國網絡文學作品近年來發展迅速,具有數量多、題材廣和讀者多等優勢,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為部分作品文學價值不足、題材類型固化和內容質量低下等。
1.文學價值不足
網絡文學作品是在互聯網技術發展和產業化運營模式中逐步成長的,但技術追求的是速度,產業追求的是利潤,這導致其出現文學價值不足的問題。不少網絡文學作品成為商業化的網絡流水線產品,失去了文學作品的思想性和審美價值。網絡文學作品誕生于各類網文網站和平臺,這些網文網站和平臺會基于企業經營利潤最大化的原則,制定特定的流量傾斜、作品運營等機制,進而影響網絡文學創作。這種商業化的生產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損害了網絡文學作品的文學價值。具體而言,就是網絡文學作品內容的審美性和思想性、歷史性和時代性存在某種程度的缺失。
文學價值不足首先表現為網絡文學作品的審美性和思想性的缺失。審美性的缺失集中體現為敘事的淺表化。在商業化模式的運作下,為留住讀者就要求網絡文學作品達到產出更快、字數更多的標準,所以創作出令人愉悅的“爽文”成為網絡文學作品的現實選擇。“爽”是網絡文學作品的內容特點,以追求即時且單純的快感為目的,作者力求通過直白的描寫給讀者帶來代入性的體驗,這導致網絡文學作品缺少審美性。作品思想性的缺失主要是由于商業化的運營模式將網絡文學作品引向純粹的休閑娛樂,這也就意味著網絡文學作品成為一種“廉價的精神慰藉品” [6]。思想性的缺失還體現在網絡文學作品過度商業化導致價值導向出現偏移,其中包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主流相脫節。
文學價值不足其次表現為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缺失。歷史性的缺失體現為網絡文學作品在融入中國歷史元素時,歷史真實性不足,且融入過于簡單化。以穿越題材為例,作品主角往往會穿越到另一個時空,在指出明確的歷史朝代后,并未考查所述歷史的真實性。比如,言情穿越小說《夢回都鐸王朝》以中世紀歷史為創作背景,但其中涉及的歷史事件和元素完全基于作者的延伸想象,不符合都鐸王朝的真實歷史。網絡文學時代性的缺失指網絡文學作品的現實意義不足。如今,我國網絡文學作品題材大多為玄幻、武俠、言情等題材類型,缺乏有現實意義的作品,這容易導致讀者沉溺于作品構建的虛幻世界之中,脫離對現實社會的關注。
2.題材類型固化
網絡文學作品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較為穩定的題材類型,主要包括玄幻、懸疑、言情、武俠等大類。但是也出現了題材類型固化問題,導致網絡文學作品內容創新難。這主要表現為同類題材模式化創作,內容情節類似;題材類型結構不均衡,非現實類題材較多。
網絡文學作品題材的模式化創作主要表現為內容情節雷同,這是網文平臺基于利益驅動,應用技術手段過度迎合讀者閱讀需求導致的。當一部網絡文學作品得到讀者認可后,平臺借助互聯網技術,將類型題材標簽化,以高精度的分類模式倒逼類型化創作,同時通過排行榜機制,賦予作品更多的讀者關注,這使得其他作者紛紛仿效,進而導致網絡文學作品出現諸多內容情節雷同的問題,帶來創作方面的“信息繭房”效應。以起點中文網玄幻暢銷榜的作品《宿命之環》為例,《宿命之環》帶有“玄幻·異世大陸”的標簽,被納入玄幻大類的異世大陸這一細分類目中,與相同題材作品在同一賽道中競爭排名。作為榜單排名前列的作品,《宿命之環》成為同類題材的典型,也往往被當作效仿的對象。對作者而言,滿足該題材標簽下的讀者需求成為首要任務,因此,作者難以突破現有題材類型模式的限制。
網絡文學作品題材類型的固化還體現在題材的結構性失衡上,具體表現為幻想類題材過多,現實類題材不足。以起點中文網作品排行榜為例,從2020年到2023年,位居排行榜前五的作品基本為玄幻、仙俠、科幻等題材,幾乎沒有現實題材?;孟腩愵}材常以“類型文+爽文”“超現實+奇跡文”為主要表現形式,傾向于通過奇異想象刺激讀者需求,滿足讀者欲望,借助幻象補足讀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幻想。比如,《斗破蒼穹》中主人公蕭炎偶然獲得神力,一路打怪升級后,最后成為斗氣大陸的最強王者,滿足了讀者對“逆天改命”的想象。
3.內容質量不高
相較于傳統出版物“三審三校”的出版流程制度和嚴格的圖書質量評估標準,網絡文學作品由于缺乏專業編輯把關和內容監管機制,導致作品質量存在問題。具體來看,主要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內容缺乏內涵、語言不規范問題;二是內容拖沓、冗余問題;三是內容抄襲問題。
第一,內容缺乏內涵,語言不規范。部分網絡文學作品粗制濫造,缺乏文學內涵和故事邏輯,追求片面感官刺激?!?022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指出,網絡文學作品仍然存在“三俗”現象,即庸俗、低俗、媚俗。此外,網絡文學的內容表述還存在口語化、娛樂化等語言不規范問題,作品的語言表達偏幼稚,頻繁出現語法錯誤、語句啰唆、錯別字等問題。
第二,內容拖沓、冗余。根據網絡文學作品的發展特點,網絡文學的內容創作篇幅不再僅僅由作品的內容決定,更多是由網絡文學平臺的商業化寫作機制決定的,各大網絡文學平臺為獲取更多的商業利潤,將作品的字數作為稿酬發放的標準。例如,瀟湘書院的稿酬機制明確規定,在作品入選后需要滿足兩個條件才能獲得自有平臺所產生新增單章訂閱和免費收入總稿酬的20%:一個條件是每個自然月內的每日有效更新字數需達到4000字以上,另一個條件是作者連續兩個自然月內沒有出現過有效更新字數低于6萬字的現象。在這種稿酬機制下,為達到字數要求并獲得更多報酬,部分作者增加大量重復描寫或無意義的冗余情節,導致作品整體敘事拖沓。
第三,內容抄襲問題。網絡文學作品抄襲手段多種多樣,具體可以分為三類,即簡單抄襲、隱性抄襲和智能抄襲。簡單抄襲方面,根據晉江文學城抄襲檢舉中心公開的2009—2020年抄襲數據可知,十余年來晉江文學城處理網絡文學抄襲案件高達2779件,抄襲廣泛且有上升趨勢[7]。比如,作者阿嫻醬的作品《星光入懷》涉嫌抄襲茴笙的作品《等你的星光》等。隱性抄襲方面,部分網絡文學作品存在情節“融?!爆F象,帶來著作權侵權問題。過度融梗的寫作僅僅是將他人創意雜糅在一起,沒有進行有效創造和革新,會對他人的權益造成一定程度的侵犯,屬于抄襲范疇。比如,作家祖占起訴玖月晞的作品《小南風》抄襲其創作的《越過時間擁抱你》,原告律師趙虎指出《小南風》不是“直接搬運式抄襲”,而是存在類似“洗稿、融梗式的侵權”,行為更為隱蔽。智能抄襲方面,很多作者利用寫作軟件對其他作品進行抄襲,不僅降低了抄襲成本,而且增加了抄襲作品數量。比如,作家朱郎才盡的作品《寒門崛起》涉嫌使用軟件協作技術抄襲他人小說、百度百科內容、新聞作品等。
三、提升網絡文學精品產出率的對策
提升網絡文學精品率,是推動網絡文學整體健康發展的關鍵。本文認為該問題的治理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網絡文學協會、網文平臺以及網絡文學作者等多個主體共同參與,共同推動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
1.政府層面
政府相關部門在網絡文學作品創作和傳播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作品創作中,政府相關部門可以支持和倡導多元主體入局網絡文學作品創作行列,實施作品精品化策略,以提升網絡文學作品的數量和質量;在作品傳播中,可以使用宏觀調控手段對作品傳播市場進行嚴格監管,也可以通過法律法規保障網絡文學作品版權。整體來看,可加大監督和管理力度,對網絡文學行業進行科學引導,以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從創作視角來看,首先,應大力引導其他主體加入網絡文學作品創作之列,在數量的基礎上多出精品。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引導社會資本以獨資、控股收購、并購等多種形式參與網絡文學作品創作,也應當鼓勵和支持具有競爭優勢、創新能力和高市場化程度的各類企業參與網絡文學作品創作。各種類型的市場主體通過市場競爭,可以繁榮網絡文學作品創作,為網絡文學精品產出打下基礎。其次,應當鼓勵精品創作,推動實施網絡文學精品工程,提高網絡文學作品質量。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在網絡文學作品的選題立項、作品創作、評選、評獎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并實施資金支持;重點扶持具有示范性和導向性的網絡文學出版產業項目,為提高網絡文學精品率提供后盾力量。
從傳播視角來看,應切實加強網絡文學作品的版權保護力度,打擊抄襲、盜版等違法行為,保障合法作品的正當權益,鼓勵作者積極創作。政府相關部門應鼓勵網絡文學平臺方建立規范的版權資產登記、流轉、使用等環節的管理制度,以確保網絡文學版權資產的合理合規使用,避免出現因版權所有者不明而導致的作品開發問題。同時,應當加快網絡文學作品版權保護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形成司法、行政、技術和標準相結合的版權保護體系,并且加大對版權保護必要性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版權保護意識,以減少版權侵權行為。另外,需運用行政、法律等多種方式嚴厲打擊涉及傳播淫穢、色情、暴力、傳銷等有害內容的網文作品,并利用數字化手段建立網絡文學作品監管機制,引導公眾對網絡文學作品實施監督,促進網絡文學作品質量的提升。
2.協會層面
協會是指由個人、單個組織為達到某種目標,通過簽署協議,自愿組成的團體或組織。比如網絡作家協會,它是由網絡文學創作、評論、編輯和組織工作者自愿組成的專業組織。在網絡文學作品精品化進程中,網絡文學協會需要積極發揮平臺作用和組織職能,在指導思想、評論引導等方面起到引領和規范作用。同時,協會可聯合網絡文學工作者,針對上述問題提出治理方案,探索網絡文學創作規律,提升作品審美價值,積極引導和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帶動更多精品化創作。
網絡文學協會可提出網絡文學作品的指導思想,網絡文學精品創作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首先,明確網絡文學的創作方向是堅持“二為”方向,貫徹“雙百”方針,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文化觀;其次,明確網絡文學應當以中國夢為時代主題,以中國精神為靈魂,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書寫中國故事,展現文化底蘊,帶來更多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9]。明確指導思想,有助于廣大網絡文學作者把握創作的大方向,更好地融入主流思想,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
網絡文學協會可以利用文學評論工具,對網絡文學作品進行創作引導。網絡文學評論是對網絡文學作品的分析研究,有助于總結網絡文學在一個時期內的發展規律和主導潮流,促進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因此,開展網絡文學評論引導,具有褒優貶劣、激濁揚清的作用,有利于內容生態向好發展。網絡文學評論者通過認真閱讀網絡文學作品,堅持客觀公正的立場,通過評論與作者進行良性互動,弘揚正能量,批評假惡丑,推動網絡文學向善發展。針對網絡文學作品的海量性,網絡文學協會可以組建網絡文學評論的專業隊伍,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內容研討活動,并基于價值導向、審美趣味、讀者口碑、藝術水平等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建立統一的評價標準,從而進一步明確網絡文學精品的行業標準,促進網絡文學健康發展[9]。
3.平臺層面
網絡文學平臺是連接網絡文學作者和讀者的重要陣地,在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商業模式的同時,應該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從平臺的管理出發,建立科學機制以保障網絡文學作品的質量。網絡文學平臺可以從網絡文學作品的內容創作和傳播兩方面入手解決上述問題。
在網絡文學作品創作層面,網絡文學平臺可以針對作者和編輯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確保網絡文學作品的內容質量,提高網絡文學作品的精品率。對于作者,平臺要完善網絡文學作品的創作激勵機制,避免過度商業化的流量機制,對創作出優秀網文的作者給予合理的獎勵,以此調動作者對高質量內容寫作的積極性,提高優秀網絡文學作品產出率。對于編輯,網絡文學平臺需要明確和落實編輯責任,加強對作品內容的審核責任制度、責任編輯制度和責任校對制度,注重提升網絡編輯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對文學作品質量的判斷能力,建立完善的內容質量保障機制,防止低俗、情色、暴力等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主流文化內涵的情節內容在平臺上傳播。同時,網絡文學平臺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內容質量管理的長效機制,建立多級審查、層層把關的內容質量保障機制,設置嚴格的內容審核環節。比如,晉江文學城利用技術建立了多達五個步驟的嚴格內容審核流程,為網絡文學作品審查提供了可參考的范例。
在網絡文學作品傳播層面,網絡文學平臺應規范作品的傳播模式,拒絕“以流量和點贊量論高低”,并積極推動建設合理的內容投送平臺。一方面,內容是網絡文學作品的核心,流量是網絡文學作品的動力,因此,網絡文學平臺要建立“內容+流量”的作品傳播模式,踐行“內容質量優先、流量熱度其次”的傳播原則。另一方面,網絡文學平臺需要打造具有分題材營銷和聚合發布功能的內容投送平臺,加大對現實、歷史、科幻等題材優質作品的系統化推薦,還可以為優秀作者提供作品的專項宣傳和推廣。比如,華語文學網數字內容投送平臺為作者、文學社團等提供數字出版、宣傳推廣系列服務,這能夠給網絡文學內容投送平臺建設提供借鑒。同時,網絡文學平臺需要規范充值、打賞機制,防止出現黑榜營銷、違規刷票、惡性競爭等行為,維護好作品傳播的良好生態[10]。網絡文學平臺可以利用技術手段,提升優秀網絡文學作品的傳播率與開發率;利用算法技術刻畫讀者畫像和閱讀偏好,提高網絡文學作品的精準化、個性化傳播效能,并對讀者反饋數據進行實時捕捉和分析,將受到讀者歡迎和喜愛、擁有較高評價的作品置于推送前端,進一步提升優秀網絡文學作品的傳播率。此外,網絡文學平臺應對優秀網絡文學作品的全版權運營進行扶持,加強IP開發力度,提高優秀作品的開發率。
4.作者層面
網絡文學作者是作品內容的核心生產力,因此,作者在寫作階段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將直接決定網絡文學作品的質量。作者需要重新尋找創作的意義,回歸網絡文學作品的文學原點,提升作品的文學性,避免過度商業化;需要重新審視內容質量,避免粗制濫造。
第一,作者應該注重提升網絡文學作品的文學性。網絡文學作者應當認清網絡文學的文學性本質,即文學是書寫和反映人的生活與精神世界的審美意識形態。針對如何更好地提升網絡文學作品的文學性,傳統文學可提供一定的思路。傳統文學作品具備的功能價值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關照現實世界,以優秀作品鼓舞人心;二是高標精神向度,以文學涵養人的精神;三是終極關懷,構筑人類精神家園[8]。具體到網絡文學作品層面,立足現實和融入傳統文化是提升作品精神內涵和思想深度的重要方式。在立足現實生活方面,作者可以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從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著手,發現源于生活的素材,塑造新人物和新篇章。比如,阿耐創作的《大江東去》較為典型,作品以國有、集體、個體經濟的先行者為主角,通過小人物的沉浮展現改革開放的時代大背景,具有現實主義的美學價值和深刻的時代意義。在融入傳統文化方面,作者可以從傳統經典作品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提煉文化元素,將其應用到人物職業設定、重要故事情節等環節中,實現文化和故事的有機結合。比如,《畫春光》講述了出身越瓷的田幼薇如何傳承制瓷工藝,并打破窯廠陳舊觀念,最終實現事業愛情雙豐收的故事。作者意千重在講述傳承人經歷的同時,也傳播關于制瓷的非遺文化。
第二,作者應該注重提升網絡文學的內容質量。網絡文學的作者可以從語言表達的優美性和情節的獨創性兩個方面進行優化。在語言表達方面,語言的美感和規范性需要并重。作者要提升語言的美感,避免使用淺陋粗俗的詞匯,通過生動形象、簡潔自然的語言豐富文本的內在含義。這需要作者努力提升自身文學素養,向傳統文學作家學習,接受優秀作品的熏陶和啟迪,從而提升語言美感度和語言表達能力。作者還要增強語言的規范性,避免表述過度口語化,注意遣詞造句的語法規則,運用豐富的語言結構來豐盈語義。在情節設定方面,應當突破“跟風”思維,創造有獨創性的情節。作者需要具備作品鑒別能力和守正創新的信念,拒絕盲目追逐和模仿低質量但高點擊量的作品,不陷入同質化和模式化寫作的誤區。在此基礎上,作者要敢于創新和嘗試,在題材、情節、人設、表達方式上開創新賽道,投身到現實題材、科幻題材、歷史題材的創作中,在多元化的作品中融入更多主流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社科院發布2022網絡文學報告:市場規模389.3億元,作家超2278萬[EB/OL]. (2023-04-11)[2023-06-16]. 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601298.html.
[2]2022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EB/OL]. (2023-04-12)[2023-06-16]. https://mp.weixin.qq.com/s/Jtt
Ix9KojCgwyBE8RuWrPA.
[3]番茄小說發布2022原創年度報告,入駐作者人數上漲300%,65%為90后作者[EB/OL]. (2022-12-29)[2023-06-16]. http://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212/29/WS63ad2e4aa3102ada8b228e31.html.
[4]1.5億海外讀者為什么會被中國網絡文學打動[EB/OL]. (2023-06-03)[2023-06-16]. http://image.
chinawriter.com.cn/n1/2023/0602/c404027-40005050.html.
[5]趙禮壽,馬麗娜. 讀者參與視角下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市場開發機制研究[J]. 出版廣角,2022(4):46-51.
[6]妥建清,魏蒙. 現代無聊情緒與網絡文學的意義危機[J]. 中州學刊,2022(12):156-165.
[7]趙禮壽,朱赟. 基于過程管理的網絡文學內容亂象治理研究[J]. 新媒體研究,2021(17):57-62.
[8]歐陽婷. 中國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及其實施路徑[J]. 學習與探索,2023(5):177-185.
[9]關于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EB/OL]. (2015-01-12)[2023-06-16]. 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5/2015-01-12/230580.html.
[10]網絡文學界發起《網絡文學行業文明公約》[EB/OL]. (2022-07-07)[2023-06-16]. https://mp.weixin.qq.com/s/wCKQCguMGA0By2J66f5M9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