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恩華
21世紀是一個人才競爭的世界,創新教育勢在必行。
三年的疫情給教學都來了很大的影響。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特別是農村小學教師,我們應該努力在疫情過后的數學課堂中,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讓他們在思想、意志和技能上都有所發展,從而更好地適應新的教育環境!
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尚未發達,而且受到疫情的影響,使得他們的數學素養無法達到要求。因此,如何引導學生熱愛數學,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多年來從事數學教學的我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為了讓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更加興趣盎然,我們必須努力創造一種有利的氛圍。這需要老師們積極參與,并且要從自我抓起,以便營建一種有利的環境。為了讓孩子更好地理解學業的意義,老師應該積極引導他們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學業的主宰,更是終身學習的主體。為此,老師應該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定時制定本班教學活動報,定時舉辦黑板報,積極組織孩子寫數學日志,舉辦相關興趣小組游戲,定時舉辦精彩操作展,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種數學競賽,搞好培優補差各項管理工作等,以建立一種公平、安全、文明、愉悅的氛圍,他們就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并對數學教育具有濃厚的興趣。
通過“再創造”,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強調,要想讓小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首先要培養他們的悟性,即讓他們自己發現并創造出要學習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活他們的潛力,開發他們的智慧。教師的職責是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讓他們能夠將一塊水果或蛋糕平等分為兩份,并以“1 份應該怎么表達”為例,讓學生用整數來表達分得的成果,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顯而易見,這樣方式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培養,也不利于他們培養出獨自思維、積極探究、有效溝通和解決的能力。
二、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聯系到實際生活中
他們對研究工作充滿好奇心,渴望探索,希望得到關注,這種探究心理的形成,不僅能夠適應他們的求知欲, 還能夠讓他們將數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一起,培養創造精神。針對中小學生好動、好奇的特點,老師應該開展一系列以學生活動為首的教學活動,讓他們進行演示或操作,不僅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理論知識,還能提升學習效果。培養創新思維和創造力。
三、多抓口算,培養學生的敏捷思維
通過口算訓練,我們可以培養快速思考的能力。目前,規定中小學生每日進行“口算題卡”的專項練習,但由于時間限制, 老師一般不會親手批改這部分教學作業,只是需要父母代勞或是請求優秀學生檢測。即使有極少數老師覺得只要寫了就行,不會出錯。在此處,還有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們對口算題卡覺得厭煩,覺得它是一個累贅,不利于培育他們的良好習慣;二是教師不親自批改口算作業,會讓學生覺得它沒什么重要性,長此以往,會導致他們出現松懈心態,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不應當只是簡單地布置作業而不進行批閱。相反,應當采用科學的方法,精心挑選口算練習題,減少練習量,進一步提高試題質量。在課堂上進行訓練,及時批改,注重恰當評價,努力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口算能力,始終用最少的練習量取得最高的效果,才能切實達到減負增效、輕量高質。
盡管口算教學總體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我們仍需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改進, 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敏捷性,使他們能夠準確迅速地解決問題。此外,通過對口算基礎練習的加強,也可以提升學生運用規則的水平。在口算過程中,應該特別注意兩點:嚴禁使用筆, 因為這會阻礙學生提高口算能力,也不利于培養他們的思維敏捷性。
2.計算時要求學生保持一定的速度,以便讓他們感到緊迫,這有助于培養他們的思維靈活性。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學會乘法后,讓他們在規定時間內從0~9 的數字卡中隨機抽取四張,并用它們來計算一個數乘三位數的題目。在一個充滿活力的氛圍中,學生們不僅能夠更好地鞏固新知識, 還能夠激發思維,并且擁有更強的競爭意識。
四、通過錘煉心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增強學生的精神心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培養學生的興趣、主動性和探究精神,我們可以鍛煉他們頑強的毅力。在疫情帶來的挑戰面前,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克服困難, 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和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并教會他們如何正確地學習。教師應該通過數學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使他們能夠對單純的提問作出判定和推論,并學習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小學生年齡較小, 但他們往往更容易專注于教學,聽課時間也更短,因此,老師在講課時,應該運用生動活潑的文字、適當的比方、簡單的示范、人物形象的畫圖、創造性的提出等方式, 來培育他們的創新性思維意識,讓他們可以更好地聚集精力,同樣也要讓他們自主獲得科學知識。老師應該引導他們在解題的進程中積極性地思索,讓他們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為了讓他們可以迅速進入學習狀態,老師必須創造新穎、獨特的導入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力。通過“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音樂先有情。”中的活動問題情景的有效設計,可以達到“課未始,興已濃”的效果,而且也能將數學知識滲透到他們日常生活中,進而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主動性,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有趣的教學中,提高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
疫情過后,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把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讓嚴謹的數學教育課堂變得更為生動有趣, 讓抽象晦澀枯燥的數學知識定義變得更為形象生動有趣, 降低學生的接受難度,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為此,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的內心,并為他們創建一種良好的教學環境, 以便讓他們能夠較好地了解數學基礎知識, 從而較好地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
通過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克服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讓他們的思想更為流暢。這樣,學習者就能體驗成功,激發強大的求知欲望,并且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