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麗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 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那么校園音樂文化吸取了流行音樂的娛樂性和通俗性,而在內容取材上則有一定針對性,多為反映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隨著時代的變化,校園變了,學生變了,校園音樂文化也發生了變化并且越來越趨于多樣化。
一、校園音樂文化的開發與建設
隨著社會地位、知識水平及年齡的不斷增長,學生追求的不僅知識,使他們更傾向追求高尚的文化生活,尋求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 那么我們應大力加強校園文化的開發與建設,將音樂置于校園文化來認識,滲透于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充分利用校園的自身條件,開發學生的音樂潛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審美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也能使學生在音樂熏陶和實踐中學習、欣賞、體驗、感悟音樂,把音樂作為一種文化來學習,從而把學生培養成有文化、有素質、有品位的文化人。
二、校園音樂文化生活———中學生社團活動
(一)中學生社團活動和校園文化的關系
中學生社團活動的興起活躍了校園文化,它作為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影響著校園文化。作為非主流的校園文化,同樣滲透著社會文化和民族的優秀文化,文化對教育來說,它是教育的內容,是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教育對文化來說,則是一種形式,一種手段。教育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承手段, 表現為一種活動和過程,對于學校教育來說, 除了通過課堂教學傳承文化知識,還要通過課堂教學以外的各種活動來傳承和創造文化,特別是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來豐富校園文化,中學生社團活動就是通過校園文化這種形式和手段,讓有著旺盛精力和強烈求知欲的學生,在校園里有意識地開展一些健康的文化活動,從而使之了解社會,認識人生,學習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與勤勞善良的美德。因此,校園文化作為中學生社團的載體傳承著素質教育的推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學生社團活動的種類與建設
中學生社團活動的基本任務: 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適應教育改革及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積極開展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技文化藝術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學生團體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中的主導作用,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中學生社團活動的種類分為以下幾類:
1.合唱隊的聲音訓練
進入高一年級的學生有點還處于變聲期,嗓音會變得沙啞,不集中等不良影響。在訓練中強調學生用輕聲唱法,防止聲音的直、硬、敞、散、白、露、喊唱,因為這會損傷嗓子以致終生不能歌唱。同時,在整個合唱過程中,我們也反對在整個合唱中全部用虛假聲的唱法,這樣表現不了青少年的朝氣活潑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也不適合我們的聽覺習慣。在整個合唱過程中要以積極的稍輕音量(中等音量中較弱的聲音)為合唱的基本力度,從而有利于迅速找到聲音的基本方向:悠長的有氣柱感的聲音,有氣息支點的高位置聲音,有微微豎含感,在集體音響中靠攏和諧的聲音。當需要增強或偶爾的特強聲音時,除用氣息的相應變強來形成之外,也可以用之前的弱聲給后面的強聲以對比或襯托來形成。當需要再次減弱聲音時,除相應減少氣息外,更要注意讓聲音更集中、更有力或更有緊張感與控制保持聲音的穿透力。
2.合唱隊的練聲與呼吸訓練
練聲訓練不僅使學生更好地更好地把握音準、節奏、聲音的位置,同時也是為更好地演唱歌曲做準備,我們在合唱訓練中經常采用如1:“ma mi ma mu”同音不同母音的訓練方法,讓學生在演唱過程中,嘴里始終含著半口水的感覺,在音量上先輕后強,先用柔聲,在指揮的引導下再逐步加強。讓學生的聲音盡量往后靠,緊貼咽壁往頭腔共鳴上走,保持高位置的頭聲,努力做到真假聲結合,使歌聲響亮而明朗。我們在訓練學生呼吸時,先訓練學生提軟腭,讓學生感受打哈欠的狀態,保持這種狀態練聲。學生學會提軟腭了,再讓他們提著軟腭唱歌,這時學生感覺到提著軟腭唱歌必須用氣息,不用氣息聲音出不來,對呼吸訓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呼吸訓練時我們采用了一些方法。如:猛吸猛呼、猛吸緩呼、猛吸斷呼或緩吸緩呼等等。這種練習方法學生不但學會了控制氣息,而且也進行了音準訓練,有時我還會采用循環換氣法,讓部分學生先換氣,另一部分學生接著換,這樣產生的效果使音樂沒有間斷過, 一直處于流動狀態,增加了歌曲的完整性。
(三)社團活動對學生、學校的積極影響———開展社團活動前后學生、學校的狀態
1.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促進校園的文化建設,提升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精神品位
學生通過參與社團活動,從之前的沒有目標、課后漫無目的的現象,轉變成目標明確、合理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從而帶動了周圍同學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學生健康積極的興趣、愛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從而不斷成長。
2.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學生整體的音樂素質
通過社團舉辦的各項校內校外的演出活動,鍛煉了同學們的自我管理能力, 豐富了學生的舞臺演出經歷,培養了學生對學校、集體的榮譽感。
3.社團文化的建設構成了學校多元、和諧的校園文化,學生們通過在社團的學習更加熱愛學校、熱愛同學、團結集體,使校園在學生心靈中成為真正的凈土。
學生在積極參與社團活動的同時,出于自身的愛好和興趣的他們,卻在不斷地改變自己,改善了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才的社區環境,又有利于參與社區的學生開闊視野鍛煉實踐能力,更能培養同學們投身社會公益的熱情, 使憐憫與利他兩種良好的品質煥發出迷人的光彩,更使整體的感染全校學生來熱愛學校、熱愛自己的專業、更熱愛與喜歡自己學校的校園文化生活。
綜上所述,校園的音樂文化建設是弘揚現代校園精神,建設人文校園、生態校園、健康校園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僅豐富了廣大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而且提高了學生們的審美情趣和文明程度,強化了與優良校風相一致的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同時也滿足了廣大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學生提高素質和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是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和諧校園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我們應高度重視校園音樂文化的開發與建設,為我們建設具有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和特色校園文化的和諧校園邁出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