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筍筍
戶外足球游戲《小雞很忙》的基本環節中,我將全體幼兒分成人數均等的紅藍兩隊。一隊幼兒破壞雞窩(標志盤),另一隊幼兒將雞窩(標志盤)修好。
聽到開始指令后, 孩子們立刻嘰嘰喳喳地忙了起來。第一個進行活動的是小一班,在他們忙碌的過程中,我特意在旁邊仔細觀察。我發現有一部分孩子本來應該是破壞雞窩,但是他卻在做相反的事情。
這么簡單的一個動作,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應該沒有難度, 原因可能只有一個———幼兒沒有聽清楚規則要求。于是,我又向幼兒重申了規則,但是,這次還是有一小部分幼兒會不明白自己應該將標志盤扣下去還是翻起來。
活動結束后,我一邊收拾整理材料一邊思考,小班幼兒的思維是具體想象思維為主。我注意到如果把圓圓的標志盤底朝下就像一個大大的碗,我靈機一動,要不在下一節活動的時候我就把標志盤底朝下翻起來, 把這個樣子的標志盤說成是一個個小雞窩, 而要破壞它就是把它底朝上,這樣孩子們理解起來是不是就會比較容易呢?
規則意識的培養對幼兒秩序感的建立及對幼兒長遠發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師在培養幼兒的個性和創造力的同時,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就顯得更為重要。
針對小班幼兒特點,運用情景教學,培養幼兒對體育游戲的興趣,自覺遵守規則;以游戲的方式,吸引幼兒主動參與,自發強化規則意識;注重體育游戲的評價,培養幼兒自覺遵守規則。讓孩子在一個有序的環境中協調發展,有利于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為他們的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 幼兒玩的樂此不疲,在不斷的游戲中體驗到運動帶來的快樂,并且潛移默化中還增強了規則意識和競爭意識。
最后一個環節,我加入了足球元素,請幼兒帶球“運米”,用游戲化的情境將幼兒帶入角色中,增強了游戲的趣味性,讓幼兒喜歡與同伴一起參加體育游戲。在這個游戲環節中, 我同樣為幼兒制定了一個小的規則,“運米途中要提防老鷹的出現,看到老鷹飛來要迅速將自己和蛋寶寶都藏好,否則會被饑餓的老鷹叼走”。幼兒很興奮,但是在“運米”途中不會隨意亂跑,心中帶著老師的“規則”在玩,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規則意識,也能努力約束自己的游戲行為,避免足球活動中隨意亂跑發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