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蕾

關鍵詞:異性交往;團體輔導;青春期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3)25-0043-04
【活動背景】
初中學生第二性征逐漸明顯,生理發育進入高峰,同時心理上也發生巨大變化。
本階段他們對異性充滿好奇和向往,逐漸產生與異性接近的想法。但同時他們的心理仍是幼稚和成熟并存的,行為沖動,情緒波動大,自控力較差。在異性交往中容易出現交往過密、舉止不得體等問題。
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感情,正確看待異性交往問題,把握交往尺度,學習以正確的方式、方法與異性同學交往非常必要。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完成自我同一性,增強自信,建立自然、友好的異性關系,是本節課將要完成的任務。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澄清自己對愛情的理解,區分喜歡和愛,學習愛情三角理論。
2.行為目標:通過講解、案例與活動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學習異性交往的方法,把握交往尺度,積極健康地與異性進行交往。
3.情感目標:形成正確的異性交往觀,發展自然、友好的積極異性關系。
【活動對象】
初二學生
【活動時長】
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暖身階段
(一)活動規則
1.第一次游戲:同桌之間玩剪子包袱錘的游戲,失敗一方需大聲稱贊對方:“棒棒噠!”
2.第二次游戲:規則同上,如果兩人同時出剪子就拍拍對方肩膀,同時出包袱就握握手,如果同時出錘就擁抱對方。
如果你覺得動作不方便做,可以不做動作。
(二)分享
師:為什么第一次活動的時候,大家都能放得開,第二次活動的時候就不大好意思做動作了啊?
生:我們不是小孩了。
師總結:我們已經不是小朋友,現在是長大的初中生,在異性交往過程中需要把握尺度,自然得體交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青春期異性交往課題“喜歡和愛”。
設計意圖:通過暖身活動,讓學生意識到青春期異性之間已經不像小時候那么親密,需要注意交往尺度。同時熱身活動活躍氣氛,幫助學生迅速投入課堂中來。
二、展開階段:你有喜歡的人嗎?
1.觀看采訪視頻《你有喜歡的人嗎?》
師:你們有喜歡的人嗎?
沒有學生舉手。
師總結:同學們已經進入青春期,這一階段有喜歡的人很正常。
2.小組討論:什么是喜歡,什么是愛,這兩者有什么區別?
生1:就像上學路上,你看到一朵野花沒人管。如果喜歡就會把它摘回去,慢慢欣賞。你要是愛它,就會每天去看看它,給它澆澆水。
生2:喜歡就是可以喜歡某某某的身材好,喜歡某某某的學習好,某某某的眼睛漂亮。愛就是只能是一個人,而且是那個人的全部。
師總結:所以喜歡就是只考慮自己的想法,而愛會更多為對方考慮。喜歡源于對方的優點,而愛是會包容缺點的。我們來通過一段視頻感受一下“喜歡”。
3.觀看視頻:感受寵物、星辰、大海、山河這些美好事物,體會“喜歡”的感受。
師:看完視頻你的感覺是怎樣的?
生:很舒服,很放松。
師總結:所以喜歡就是一種感覺,就像剛才視頻中我們體會到的。我們對身邊美好的事物,比如星空、大海、原野都會有心生歡喜的感覺,喜歡并不專屬于人與人之間。那到底什么是愛呢?有一位心理學家斯滕伯格告訴了我們他的研究成果,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4.斯滕伯格愛情三角理論
簡要介紹斯滕伯格愛情三角理論。(見圖1)
師:就像圖中所展示的,斯滕伯格認為,完美的愛情必須同時包含親密、激情和承諾三個要素,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一個或兩個要素,就變成了另外一種感情。如果一段感情里只有親密和承諾,這段感情是什么?
生3:是我和我哥們兒,其實女生那些閨蜜更像,她們去廁所都要牽著手。
師:對,你和你哥們兒見了不會臉紅心跳。所以這種感情里沒有激情,只有親密和承諾。那如果只有親密和激情呢?是什么樣的感情?
生4:這不和“渣男”一樣嗎?就是“海王”跟這個好,跟那個好,但是不能確定和誰好。
生5:我覺得這個和現在有些在談“戀愛”的同學有點像,雖然他們一開始想在一起,肯定想越久越好,但是我們現在學習這么忙,肯定保證不了長久,沒法承諾。
師總結:對,同學們理解得很好,的確像剛才同學說的,一開始的初衷肯定是想得到三要素齊全的完美愛情,但是現在的你們給不了承諾,所以現階段的這種感情不是真正的愛。那你對我們身邊的所謂“早戀”怎么看呢?
設計意圖:區分喜歡和愛,澄清對愛的理解,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現在的年齡和能力還無法做出“承諾”。
三、深入階段:你對“早戀”怎么看?
1.觀看視頻《你對“早戀”怎么看?》
班里有一個男孩,高大帥氣,學習優秀,品質也很好,非常受大家歡迎,一個女孩已經默默喜歡他很久了。
2.小組討論:你是人間清醒嗎?
你覺得這個女孩該怎么做?
表白還是繼續默默喜歡呢?
如果這個女孩向男孩表白了,他要怎么做?接受嗎?拒絕嗎?如果要拒絕,如何拒絕?
生6(女):我覺得如果我是那個女孩,我肯定會繼續默默喜歡,我會把這個男孩當作我的一個學習目標,好好努力,等我和他一樣優秀的時候再去表白,這樣我的成功概率還大一些。
生7(男):我覺得應該表白,如果你對一個人是真的很在意,你肯定每天都會看他,留心他的一舉一動,可能你都沒法學習。如果你不表白,這種情緒就會一直困擾你,還不如去表白,直接說。對方同意了最好,就算不同意,我已經表白了,可能我就放下了。雖然痛苦一陣子,但是以后我可能狀態就好了,不會影響我學習了。
生8(女):我覺得肯定有很多女孩會喜歡這么優秀的男孩,如果大家都這么去表白,那這個男孩會很煩的吧?所以如果你真的在意他,不應該這么打擾他。
師:同學們發言非常積極,我也聽到了大家不同的想法,的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剛才那位女生提到的關注點,我是沒有考慮到,如果大家都去表白,對這位男孩來說是會造成很多困擾,可能會占用他很多時間的。不為對方考慮,這也不是真正的愛。那我們來討論下一個問題,如果這個女孩表白了,你覺得應不應該拒絕?
生9(男):如果我是這個男孩,你看看我這個條件,又帥(做手撫摸頭發的動作),學習又好,我憑什么找這么一個女孩,那么普通,我肯定得找一個比我還優秀的啊,對吧。
生10(女):我可以教一教咱班男生怎么拒絕女生表白,你看青春期的“花季美少女”,特別脆弱,普遍有公主病。你得先和她說,你很好,很優秀,發張“好人卡”,你對我表白非常勇敢,我很感謝你對我的肯定,但是我們不合適,最后說“我其實有很多缺點,我配不上你”。
師:這位同學的拒絕方法說得很到位,就是注意不要太生硬,一下子挫傷對方,慢慢來。
生11(男):我覺得接下來我要說的內容,下課的時候肯定會被“暴揍”,但確實都是我的真實想法。
學生開始有討論的聲音。
師:如果你覺得你想說的是真實的想法,在法律和道德范圍里都可以說。
生11(男):就是不太道德,但是我覺得說了好。那我說了。我覺得如果有女孩向男孩表白,男孩一般都會接受,反正我會接受,喜歡不喜歡倒是次要的。你看女朋友,有總比沒有要好,男生之間也會炫耀啊。所以勸一下“戀愛腦”的女生,別覺得你表白了,人家接受,你就欣喜若狂,以為遇到了愛情,說不定人家就是為了炫耀,你就是個“備胎”而已。
學生都開始鼓掌,有男生發出唏噓的聲音。
師:這位男生真的很勇敢,我們給他鼓鼓掌,感謝他的坦率。
生12(男):我覺得如果她喜歡我,我也喜歡她,那就是“雙向奔赴”,但是我也會拒絕她。(下面有很多質疑聲)如果我是真的喜歡這個女孩,真的在乎她,我會希望我們的感情能有一個好的結果。我們可以商量好,比如說五年之后,我們都考上大學,到時候如果我們還是很喜歡對方,那再開始。我覺得那時候,我們就有時間也有能力去守護這段感情了。但是現在就貿然開始,我覺得我沒有能力分配好時間和精力,一邊談“戀愛”,一邊保證現在學習水平不下降。
很多學生鼓掌了,并說:“不愧是我們班長。”
師總結:剛才同學們從不同角度出發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大家都很真誠,都有各自處理方法的考慮。現實生活中的確不能讓自己單方面的喜歡影響別人的生活,就算拒絕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尊重對方。最后班長的回答也的確是有大格局。早晚有一天我們會開始一段感情,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什么樣的行為是不合適的。
設計意圖:通過一個虛擬的案例,引發學生對于感情中“焦點”問題的討論,要不要表白,要不要拒絕。學生們的發言能夠引發大家一起思考,有機會傾聽同齡人的處理方法,幫助學生學習以正確的方式、方法與異性同學交往。
3.下面哪些是“渣”行為
放學以后,單獨約你出去,很晚也不回家。
對喜歡自己的人不主動、不拒絕、不接受。
對你噓寒問暖,“奶茶攻勢”。
多次找機會向對方表白。
被拒絕后,讓對方知道自己很痛苦。
公眾場合對喜歡的人表白。
師:你覺得哪些行為是不合適的,可以說出你的想法。
生13:多次和對方表白,還有不停噓寒問暖真的很煩,完全不考慮會不會打擾對方,太自私了。公眾場合表白就是“道德綁架”,萬一人家不想答應自己就會很“社死”。表白失敗讓對方知道自己很痛苦也是類似的情況,這樣大家都會覺得是對方的錯,為什么對方不答應表白者。
生14:很晚了相約出去不太好,這個傳出去對女孩聲譽不好,女孩還是注意一些。
師總結:在異性交往過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僅要尊重對方,而且也要愛護自己,對雙方負責任。那去哪里能找到優質的資源呢?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認清楚異性交往中的尺度,注意自然健康的交往。
四、總結階段
1.視頻《去哪找到優質資源》
學生討論。
師總結:學歷雖然不是決定一個人優秀與否的絕對標準,但它絕對是有參考性的。未來站在我們身邊的那個人一定要是一個具備基本學歷,有積極學習態度、廣泛知識面、穩定情緒、明確人生目標的人。而不是眼下通過低成本付出,對你“小恩小惠”“噓寒問暖”,滿足你懶惰和虛榮感的人。
2.請學生總結本節課收獲
學生分享。
師總結:喜歡是自己開心就好,愛是對方開心,自己才開心;喜歡是放肆,愛是克制。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成為值得愛的人,讓自己成為閃閃發光的人,讓別人發現你;也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成為會愛別人的人,不讓自己短暫的喜歡,來打擾別人平靜的生活,有能力承諾,有能力愛。
【活動反思】
1.初中異性交往的團體輔導課中容易出現學生不好意思參與,舉手少,發言不走心,回答“冠冕堂皇”等情況,難以達成預期的上課效果。本課暖身階段選用簡單、易上手的“剪子包袱錘”游戲進行熱身。展開階段采用同齡人街頭采訪視頻。上課過程中表明對初中階段異性交往的態度。這樣的設計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打破學生不敢說、不想說的局面。
2.心理課堂,尤其是異性交往課會生發很多新的問題,上課過程中需要及時發揮“教育機智”接上學生們的“話茬”。比如有男孩提到接受表白,有的時候是為了“炫耀”,為了“比較”。有學生提到就算是“雙向奔赴”可遇而不可求的感情,也更要慎重,不要被感情沖昏頭腦。這種問題都不是老師在上課前能夠預設到的,當學生提到的時候,我們需要有一個正確的引導。對于這個年代的學生而言,阻止、生硬打斷、扼殺他們對異性的好感都已經不太適合。而應讓他們知道在處理異性關系的時候,怎樣算是得體的尺度,看清楚行為背后的真實想法。同齡人之間問題處理的借鑒,比成人的生拉硬拽效果要好得多。
3.本節課,學生提到一個“拒絕”的問題,雖然學生說得很搞笑,說“脆弱”“小公主”“花瓶”之類,但都是事實。現在的學生抗挫折能力相對較差。所以處理異性之間拒絕的時候更要得體。不傷害對方,也不傷害自己。這就需要學生思考如何拒絕別人的“表白”,平日里,人際關系中如何拒絕別人的“請求”。此外,作為被拒絕的一方,學生也要學會如何面對他人的“否定”,正確看待問題,就事論事,不過分解讀,不自卑,肯定自己,事后再正常相處。這些都是需要進一步引導學生的,課堂上因為時間關系沒有展開。但這也是在異性交往以及人際交往中需要提及的內容。
編輯/衛 虹 終校/孫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