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蓉
摘要:公開課避而不談語法知識的現象不能忽視,如何讓語法知識趣味盎然,如何講好語法知識,我們可以嘗試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創新使用教學工具,巧思多學,必能使“灰色”語法綻放別樣色彩!
關鍵詞:語法教學;公開課;小學英語;公開課中為了使課堂生動活潑, 凸顯學生為主體,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老師們選擇弱化或者淡化語法知識的講解,有些甚至避而不談,但其實這是一個不能忽視的現象。那么在小學公開課上如何講語法知識,怎樣講好語法知識呢?
一、正確認識英語語法教學
英語語法作為一種語言現象,本身是存在的,如果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語言的內部規則,就不能很好地內化語言,從而影響他的語言輸出,無法用準確的語言進行實際交流。只停留在粗淺的語言現象的學習,并不利于學生思維的形成。掌握一些語法規律,更有利于學生在真實語境中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新課標強調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不是弱化或淡化語法, 而是對語法教學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趙志迎(2012)在《大江周刊·論壇》上發表的《行之有效的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一文中提到了在教學中要做到“以人為本”,讓小學語法教學生動起來,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即:隱性原則、意義先行原則和適量原則。
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決定了語法學習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需要把無聲的語法知識化在生動的活動中,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習得語法規則。
二、語法教學的有效策略
筆者結合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的內容和執教數年小學英語的實踐經驗,提出英語語法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教具是語法教學的催化劑
公開課上使用的教具很豐富,有圖片、卡片、音頻、視頻等,但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語法點知識上選擇不同的教具,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不同的催化劑作用于不同的化學反應一樣。比如教學現在進行時的語法知識時,不同的教具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可以對比一下:
方法一:很多教師會采用卡片法或PPT 上的圖片法呈現:Look! Mike is playing football;Amy is reading abook.進行前期大量語言輸入,但其實給孩子的現場進行感并不強烈。
方法二:教師和學生的現場表演:Miss Wu is jumping;Chen Jie is running.是現場,但活動有局限,或者說是為了活動而活動。
方法三:教師用視頻法播放體育課孩子們在操場上活動的場景:Look! Ling Ling is running; Xiao Ming isplaying ping-pong.現場進行感很強,而且和學生自己有關,學生興趣濃厚。
方法四:教師用音頻法事先安排不同的學生做不同的事,將聲音錄制下來。然后在課堂上播放出來,例如:———Hello, Im Bill, Im ...(傳出拍籃球的聲音),Billis playing basketball.———Hello,Im Kate ,Im ...(播放凱特歌聲), Kate issinging.音效創設了現在進行時的情境,同時由于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反而增加了懸念讓學生熱情高漲,實現語言的自然輸出,是語法和語用有機結合的有效形式。
都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具還是那些教具,但經過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就會像催化劑一樣讓課堂燃起來。
(二)游戲是語法教學的隱身衣
小學的語法教學提倡隱性原則,即避免直接談論語法規則,而是通過組織和語言規則有關的各種教學活動讓學生去體驗語言,最后理解語言規則的意義、功能和形式。
公開課上更是要回避直接談語法規則,那么游戲無非是最好的隱身衣。比如在學習介詞in,on,under,near 等時,筆者首先會使用實物比如英語書放在桌子的不同位置,詢問:Where is my English book?引導學生用Its in /on /under/...來回答,給孩子留下深刻的直觀印象。然后筆者用游戲法進行任務教學:幫老師找鑰匙或幫丟三落四的同學找橡皮Where is my key? /Where is my eraser?學生的興奮勁立刻提了上來,競相猜測,在無形的游戲中反復使用包含語法結構的核心句型,不僅掌握了語法的結構和功能,也準確表達了句型的意義。孩子們對于學好英語有了更大的自信, 下課了孩子們還意猶未盡,問:“老師,下節課我們還能再玩這個游戲嗎? ”
(三)Chant 是語法教學的加速器
在教學中,常規的語法點很多老師都會編chant,如:be 動詞有三兄弟am, is, 還有are,我用am,你用are,is跟著他、她、它;單數用is, 復數用are。但對難講一些的語法點,老師習慣“一言堂”的教學模式,雖然講解快但效果不是很好,如果能多借助Chant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筆者以最近觀摩的人教版小學英語四下U5 B Letstalk 一節公開課為例,本課時的教學重、難點:能正確區分核心句型Whose...is this(that)/are these(those)? Its .../Theyre...單復數的變化使用;理解和使用單詞mine 以及其他人稱所有格。
教師在鞏固與拓展環節, 利用課文下半部分Letsfind out 活動(幫Sarah和Mike整理衣服)進行pair work,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核心句型在創設的情景中進行真實地交流,達到了用英語做事情的目的。最后教師用一首Chant 總結,并引導學生自編Chant。
在強烈的句型對比中,學生掌握了核心句型單復數的變化; 在郎朗上口的韻律中, 孩子們理解了mine 和yours 的使用。一首簡潔明快的Chant,是本節公開課的亮點,不僅是本課時重、難點和語法知識的濃縮精華,也方便孩子們在課后復習背誦,一舉多得。教學過程絕不是簡單教案的排列組合,需要老師不斷探索研究,多思多學,精心設計,小小Chant 也能使“灰色語法”很搶眼。
綜上所述, 小學英語教師只要更新語法教學觀念,全面理解新課標的要求,在語法教學中采用各種有創意且效果佳的教學策略,定能使“灰色”語法點亮課堂。
參考文獻:
[1] 戴煒棟,任慶梅.二語習得內隱/外顯學習研究:問題與思考[J].中國外語教育,2008(1):13-21.
[2]李建軍.在語法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用意識[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0(7):12-15.
[3] 趙志迎.行之有效的小學英語語法教學[J].大江周刊·論壇,2012(5).
[4] 霍鳳云.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7).
[5] 賈雪英.淺析小學英語高年級語法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