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讀者梁某來電說:什么是腎臟???危險因素有哪些?如何預防?
慢性腎臟病是指病程3個月者,多是由急性腎臟病轉變而來。通常根據腎小球過濾率分為5期。1期,腎功能正常;2期,腎功能輕度減退;3期,腎功能不全;4期,腎功能衰竭;5期,尿毒癥期,又稱為終末期腎臟病,一般需要通過透析或腎移植維持生命。
臨床顯示,腎臟損傷易受多方面的影響,急性因素如創傷、嚴重感染、嚴重燒傷、藥物或毒物中毒、脫水、嚴重低血壓、急性尿路梗阻等,可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慢性因素主要有高血壓、高血糖、肥胖、痛風、高血脂,長期使用止痛藥等腎毒性藥物及中藥(如關木通)等,還有水質較差、重金屬污染、空氣污染、慢性尿路梗阻、遺傳因素等。這些因素最終使腎功能衰退加快,嚴重的會進入腎功能衰竭,甚至引起尿毒癥,壽命與生活質量都受影響。
科學預防慢性腎臟病,做好以下幾點。①均衡飲食,要求低鹽飲食,合適蛋白質含量,每日飲水1700~2000毫升,還要注意水質。預防高血壓、高尿酸血癥,保持合適體重,控制好血糖、血脂,這些均是腎臟保健的最基礎措施。②規律運動,建議成人堅持每周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和每周兩次力量練習(每次20分鐘以上),但要避免過于劇烈的運動,以免導致橫紋肌溶解,導致腎臟受損傷。③定期體檢,早期發現腎臟疾病,每1~2年篩查一次腎功能,如尿常規和腎B超。
南京醫科大學 教授 姜允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