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濟清

2023年4月13日,美國波士頓以南的戴頓小鎮,21歲馬薩諸塞州空軍國民警衛隊第102情報聯隊成員杰克·特謝拉正在家中的門廊處安靜地看書,當FBI逼近后,身穿軍綠色短袖、紅色短褲的他,雙手抱頭后退,沒有一絲反抗地接受了逮捕。
6月15日,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杰克·特謝拉已被聯邦大陪審團起訴,面臨6項有關泄露機密文件的指控。
2023年2月28日,防務情報局簡報。以色列:提供致命武器給烏克蘭的幾種可能。保密級別:絕密。
2023年2月28日,參謀長聯席會議簡報。俄烏:駐歐美軍訓練任務與烏克蘭彈藥儲備。保密級別:秘密。
中央情報局。俄烏:烏克蘭總統建議用無人機打擊羅斯托夫俄軍。保密級別:絕密。
上面列出的是情報的標題,每個標題對應一張幻燈片,配有詳細的分析和地圖,一共超過100張。泄露文件的時間跨度從2023年1月到3月,其中一些內容,比如以色列考慮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已經在3月中旬發生,驗證了這批情報的真實性。這些美國各情報部門寫給高層的每日簡報,正常情況下,只應該出現在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辦公桌上。但在4月初,這些絕密、機密文件就像表情包一樣在推特等平臺上隨意傳播。
這是2013年“棱鏡門”之后,美軍發生的最嚴重的情報泄露案。最要命的是,這批情報過于“新鮮”,其中一張地圖甚至畫出了烏克蘭防空部隊的位置,而短時間內很難重新部署。
事態緊急,美國國防部和聯邦調查局連忙啟動“反間諜”調查。他們順藤摸瓜,從推特追查到了Discord。這是2015年上線的游戲軟件,如今有1.5億月活躍用戶,主要功能是網絡群組聊天,特別是一起“開黑”玩游戲。
這已經不是玩家社區第一次和“泄露國家機密”聯系在一起了。2023年3月初,一位名叫盧卡的用戶在《我的世界》游戲社區中,與網友就俄烏沖突的一些細節問題爭執不下。為了說服對方,盧卡一口氣甩出10張情報截圖,然后贏得了這場網上的辯論。
但盧卡并不是幕后黑手,他只有十六七歲,還在上中學。有能力接觸到這些文件的是他的網友,在軍隊情報系統工作的特謝拉。4月1日,Discord將相關信息交給了聯邦調查局。
做一名軍人,本是作為2000年以后出生的特謝拉最自豪的事。
9歲父母離異后,特謝拉隨母親來到戴頓鎮,和繼父一起生活。繼父是一名軍人,隸屬于馬薩諸塞州空軍國民警衛隊,在第102情報聯隊服役34年。這支部隊的基地位于麻州最東部的“鰻魚角”,其空軍單位負責巡航美國東海岸,情報部門則像末梢神經,接入美國全球情報網絡。
也許是受繼父影響,特謝拉從小就是一個軍迷。據同學描述,特謝拉總是隨身帶著軍事類的書,槍械、坦克、飛機、潛艇這些都是他最感興趣的話題,有時,特謝拉會直接穿著迷彩服和軍靴來上課。

五角大樓“泄密門”嫌犯特謝拉自拍照
特謝拉對武器的熱情令同學感到不安,最終導致他“網上的朋友比現實多”。除了槍械,特謝拉把更多時間放在電子游戲上。
2019年,特謝拉的繼父從部隊退役。同年,特謝拉告訴父母,自己“不想讀大學了”,他決定到繼父曾在的聯隊“子承父業”。當高中同學們穿上禮服走進畢業舞會時,特謝拉正在得克薩斯州的訓練場里揮灑汗水。
兩年的訓練結束后,特謝拉回到伯恩基地從事網絡維護工作,他換上軍裝,在Instagram上發了一張自拍,原本長著一張娃娃臉的他,現在多了幾分軍人的英武。
與此同時,特謝拉也在網絡上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2020年,特謝拉帶領一些網友從一位Youtube軍事播主的社群中“獨立”出來,到Discord建立了自己的社群。特謝拉的小團體叫作“Thug Shaker Central”。
“Thug Shaker Central”一直保持在20—30人規模,成員來自五湖四海:歐洲、亞洲、美洲等。共同的興趣讓他們走到了一起:槍支、電子游戲和國際政治,他們一起在群里“開黑”,看電影,聊“鍵盤政治”。絕大多數成員都比21歲的特謝拉年紀小,從本質上看,特謝拉像是在做“孩子王”。因為他已經工作,還是在涉密單位,他得到了其他“小男孩”的尊敬和崇拜。
但漸漸地,特謝拉不滿足于此了。入伍一年多后,他開始在社群里分享軍事情報,而他入職時曾親筆簽下了終身有效的保密協議。
一開始他泄露的只是縮寫字符和黑話,隨后是他抄寫的文件。今年1月,因為群員更想看Youtube視頻,而不是討論情報,特謝拉很生氣,“再這樣我就不發了!”那天之后,特謝拉開始將情報打印出來,帶回家拍成照片,發在社群里,到3月,他一共拍了300多份。“要跟上時事。”他對小伙伴們語重心長。
盡管對網友要求嚴格,特謝拉對自己卻漫不經心。他根本沒有想過掩蓋犯罪行徑,甚至在自家廚房的花崗巖臺面上給情報拍照。相片的一角露出了白色地板,正是這些露出的馬腳讓他在幾個月后被鎖定了身份。
4月14日上午,特謝拉戴著手銬,穿著囚服,走進了波士頓法庭。法官向他宣讀起訴狀,聯邦調查局反情報部門指控特謝拉觸犯兩條法規:“未經授權保留或傳輸國防信息”和“未經授權移除或保留機密文件”。據BBC分析,兩罪相加,刑期可達15年。
從以往案例看,特謝拉的刑期可能不會那么長。2010年,美軍陸軍情報分析師切爾西·曼寧向維基解密提供了上千份機密文件,包括美軍在巴格達蓄意射殺兩名路透社記者。曼寧因“間諜罪”被判35年監禁,但在服刑7年后被奧巴馬特赦出獄。
在特謝拉的家鄉戴頓,當記者問到“特謝拉是不是愛國者”時,一位居民表示“不是,但他是一個不知道后果的孩子”。他的同情者認為,盡管在年齡上是成人,但特謝拉在心智上并不成熟,才會犯下愚蠢的錯誤。
問題在于,為什么一個21歲的基層網絡維護人員能接觸到最高領導層才能看到的簡報?前參議員布雷特·史蒂芬斯表示,“車被偷走,是因為鑰匙留在了車上”。
據史蒂芬斯介紹,情報系統沒有外界想象的復雜,在擁有權限的情況下,進入系統就像是登錄加密的谷歌,點一點鼠標就可以。進入系統后,中央情報局等機構的加密文件都可以輕松找到,這才是問題的根源。
作為情報網伸出的“觸手”,第102情報聯隊有大量通過無人機偵察搜集到的圖像、視頻需要處理,但為什么在這個美國本土基地能看到有關以色列、韓國和烏克蘭的情報?
分析認為,這是因為“9·11”事件后,美國痛感過去情報在內部流通不暢,因此推動情報共享,各部門互相“開源”。史蒂芬斯補充道,“當一切都被標為秘密時,就沒有什么是秘密的了”。
原本只有600多名將軍級別的人才能看到的絕密、機密情報,現在各個部門的文職、網絡維護人員也可以輕易得到。基層情報工作很難不使用年輕人,在過去的泄密案中,除了斯諾登(30歲)和曼寧(23歲),還有2017年將特朗普“通俄門”資料賣給媒體的蕾雅莉蒂·溫納(26歲)。
他們仿佛印證了大洋另一頭,中國古書中記載的典故:小孩子揣著巨額錢財獨自走夜路,很容易被搶。
(摘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