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波
摘要: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的高質量落實對于加強校長隊伍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至關重要,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為中小學校長培訓指明了新方向。為解決通化市中小學校長培訓中需求調研不全、參與主動性不高、雙向互動不足、產出成效不明、理論與實踐不融等問題,基于改革中強化過程評價、健全綜合評價等要求,構建了“診、學、研、悟、踐”五步中小學校長培訓模式,發揮培訓在中小學校長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有效提高培訓的質量,切實提升通化市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水平。
關鍵詞:教育評價改革;校長培訓;五步培訓
《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中明確指出,應根據校長發展階段的不同需求,完善培訓方案,科學設置培訓課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強調,面向全體中小學校長,加大培訓力度,提升校長辦學治校能力,打造高品質學校。雖然不同時期中小學校長培訓的工作要點有所側重,但均體現了加強校長隊伍建設的特殊意義與時代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賦予了教師隊伍更高的要求與期待,突破傳統的校長培訓模式,解決以往校長培訓模式中存在的問題,落實更高品質、更高質量的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已然成為各地區中小學校長培訓部門的工作重心[1]。《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著重提及,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應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指揮棒作用。為此,基于新時代教育評價要求,審視通化市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現狀,剖析通化市中小學校長培訓存在的問題,構建適應地方中小學校長發展,體現地方特色、行之有效的中小學校長培訓模式,切實提高培訓質量,助力通化市中小學校長專業成長。
自國培計劃實施以來,傳統的校長培訓對象難以細化,培訓目標較為分散,致使培訓效果并未達到預期[2]。近年來,通化市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穩步推進,相關部門認真謀劃,切實保障校長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
從培訓對象看,除定期開展的吉林省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通化班)外,分別對通化市中小學名優校長、通化市中小學德育副校長及教學副校長等開展了分類分崗分層的培訓項目,一定程度上細化了培訓對象的工作領域、從教學段,提高了培訓的針對性。
從培訓目標看,多數培訓項目都有明確的方向,如2018年開展的通化市中小學德育副校長專題培訓,旨在幫助其掌握培養符合新時代道德標準合格人才的措施。2019年開展的通化市高中教學校長新課程、新高考改革專題培訓,其目標是了解新高考背景下學校的教學變革,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創新等。
從培訓方式看,一方面采取到外省、市實地考察的方式進行,如2019年通化市中小學校長赴大連參加了為期3天的“學校文化建設”專題研修班,通過參觀學習到有效的辦學治校方略。另一方面邀請其他省、市相關教育專家通過講座的方式,幫助中小學校長學習借鑒先進經驗與做法,助力本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
從培訓管理看,對于培訓歷時相對較長,關乎培訓合格證書發放的項目則充分運用網絡通信手段加以監督。如在培訓過程中通化市干訓處明確了培訓團隊的管理職責、學員網絡學習行為要求及考勤考核標準等,確保培訓工作的順利暢通,培訓管理扎實有效,使參訓學員高效完成培訓任務。
通過對通化市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的梳理可以看出,近年來相關部門組織的校長培訓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部分問題仍然凸顯并亟待解決。
培訓需求調研不全。目前,雖然大多數校長培訓項目能夠基于不同學段、不同崗位職責校長所應密切關注的熱點問題展開。然而處于不同專業發展階段的校長參訓需求有較大差異,致使培訓前的預期、培訓過程中的表現及培訓后的成效各有不同。此類問題是由于在培訓前缺少對參訓學員需求的調研,致使現階段通化市中小學校長培訓的針對性不夠。
參訓學員參與主動性不高。通過對通化市中小學校長培訓相關主講教師訪談得知,部分教師的主講內容多由培訓組織單位確定,不能完全按照個人擅長領域、參訓學員需要自主發揮。從參訓學員的狀態來看,個別學員的積極性較低,主要原因是地區、經費的限制,培訓講師的水平不同,在內容的選取、方法的運用上差異較大,致使部分參訓學員主動性相對較低。
培訓講師與學員之間互動不足。通化市中小學校長在本市參加的各類培訓中大多以專題講座的形式開展,主講教師的講座占據了大部分時間,雖然講座結束后設置了專家互動環節,然而短時間內學員與專家的研討無法實現高質量進階,這主要是由于培訓方式過于單一,部分培訓安排僅半日或一日,無法在有限時間內促進學員間充分研討,無形中影響了培訓成效。
項目培訓后產出成效不明。2020年12月,通化市教育局和教育學院協同開展了為期兩周的通化市“十三五”中小學校長培訓考核評估工作,通過聽匯報、看材料、座談會和實地考察等環節進行了細致的考核評估,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取得的成績。然而,現階段大多數培訓項目主要以參與為主,無法明確監測培訓成效,致使培訓價值難以真正被領會。
相關理論與崗位實踐不融。中小學校長培訓主題的選取通常圍繞相關文件的解讀、標準內涵的解析、教育教學經驗分享、學校建設與發展等方面開展,專家培訓的課程內容目前無法與中小學校長的教育實踐達到良好的結合,難以確保培訓效果長時間持續,造成了理論與實踐脫節,這主要是由于培訓缺乏后期跟進導致的。
針對通化市中小學校長培訓面臨的上述問題,基于教育評價改革要求,構建中小學校長“診、學、研、悟、踐”五步培訓模式,以把好中小學校長培訓的“過程關”,幫助參訓學員將培訓所學高質量應用于實踐,提升通化市中小學校長隊伍的整體素質(見圖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