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桃 西昌市文物管理所
全面預算管理是事業單位業務開展的源頭、執行的核心,也是幫助管理層提升管理能力、實現單位績效目標及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關鍵。全面啟用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這標志著全面預算管理進入數據管理一體化時代。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上線對全面預算管理至關重要。該系統可以幫助事業單位實現全面的預算管理,包括預算編制、執行、監督以及分析等環節,并提供實時的預算報告和數據可視化分析。該系統的上線可以提高預算管理的效率和質量,減輕預算編制和執行的工作量,降低錯誤率和漏洞率,避免預算資金的浪費和失控。同時,該系統能夠幫助事業單位更好地掌握資金流向和使用情況,促進預算決策的科學化和規范化,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透明度,增強預算管理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上線將帶動預算工作的現代化,為事業單位提供更好的決策支持,幫助實現財政改革和經濟發展的科學化和可持續性。事業單位在預算管理一體化下加強預算執行管理,能夠合理分配資源,高效使用資金,調整資金結構,提升業務管理水平,促進從目標到戰略等各方面的實現,更好地發揮單位的公益屬性和作用,更好地為人民服務[1]。
在預算一體化系統實施之前,預算編制主要根據相關文件要求進行線下編制、上報,存在“拍腦袋”決策的現象。在預算一體化系統實施后,預算編制嚴格按照系統嵌入的規則和程序進行申報。
預算編制基于系統中單位和人員信息的填報及維護,確保信息完整、準確,就可以快速自動生成人員類經費和運轉類經費預算。特定目標類支出必須在系統中以項目的形式納入預算項目庫,未納入的不得安排預算。建立健全項目入庫評審機制和項目滾動管理機制,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做實做細項目儲備,納入預算項目庫的項目應當編制績效目標,按規定完成可行性研究論證、制定具體實施計劃等各項前期工作,做到預算經批準即可實施,并按照輕重緩急排序,突出保障重點。預算報表根據系統中填列的預算信息自動生成,無法進行手動更改,如需進行預算調整,需在系統中按照相關程序報送、審批,諸事留痕并成為績效考核的因素之一,這就要求預算單位充分重視并做好事前謀劃,提高預算編制科學化水平。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是制度、規范與信息系統緊密結合的產物,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嵌入的制度、規則為監督管理起到支撐作用。目前,系統已基本實現縣級及以上行政區劃和預算單位的全覆蓋,實現上下級財政間、財政與部門和單位間的工作協同和數據銜接,無形的“眼睛”時刻監視著預算全過程。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中被授權人可在自身授權范圍內調取、查詢、分析被監管單位的預算執行、專項進度、賬務處理等。通過信息技術監督每一筆資金,向上可追溯到預算指標,向下可追蹤到資金去向,資金來源及用途得到有力監管。在政府采購執行過程中,預算一體化系統與政府采購一體化系統實現相連對接,從根本上杜絕了無預算開展政采業務的問題,監管“無情”,實現政府采購規范化。賬務處理是以預算編制和執行為基礎,通過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和財務報表編制等環節,完成對預算資金收支的全過程管理和監控,在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中數據不能被篡改,賬務的真實性得到保證。系統中預算監管嚴格遵循預算法律法規等相關政策要求層層授權、環環相扣,全面預算監管剛性化得以實現。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全面上線代替了原有單機版的財政管理系統,原本獨立的信息孤島得以有機整合,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流通更為順暢,能夠更及時有效地進行信息共享和互通,為預算管理提供了更充分的信息支持和決策依據。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可以實現對預算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滾動管理,包括預算編制、執行、調整、監控等環節,同時將各個部門的預算信息在系統中有序匯總,政府能在“一盤棋”中快速了解全局,進行更高效的統籌分配預算資金。系統通過嚴格管理預算編制流程、規范預算編制標準,能夠提高預算編制工作的準確性和效率,避免重復勞動和錯誤,從而提高工作質量。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實時監控、風險分析和預警,能夠及時調整預算執行方案,有效避免預算執行中的偏差和風險,提高預算執行效率和效益。
預算一體化系統的運用,將績效管理融入到全面預算管理的各個環節中,財政、主管部門及單位對各項目執行情況了然于胸。對項目的評價擴大到整個單位的所有支出,并加強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為確保做到績效有評價、評價有結果、結果有應用,財政部門可自動獲取信息,為下年預算編制提供參考依據,真正做到將上年績效評價結果與下年預算掛鉤[2]。
預算一體化系統中績效評價的運用,為全面預算管理奠定了正向激勵基礎,預算項目優勝劣汰,促進全面預算管理良性且可持續發展。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運用使預算編制流程變得機械化,過分依賴系統自動化計算、數據處理和流程控制功能等,而忽略了人員的處理能力和專業知識的作用。項目登記內容要求簡單,系統無法識別項目間的交叉性。項目入庫時其項目基本信息和事前績效評估所需的附件列表未明確相關規則,操作人員機械“填空”,再上傳“萬能模板”完成上報。上級部門審核重點關注信息完整性,忽略信息質量,審核依賴內嵌流程。
在預算執行方面,非政采類經常性項目資金使用范圍較靈活。項目申報時系統僅要求制定總體業務目標,未強制要求將目標細化、出具資金使用方案,單位領導重申報結果、輕執行內容,預算編制人員與業務部門缺乏有效溝通機制,導致預算執行缺乏計劃,年底突擊花錢問題難解決,全面預算管理目標無法高效完成。
在預算監督方面,預算系統由財務部門填列,預算監督也默認由財務部門負責,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預算編制、執行、考核等都由財務部門負責,未能將職責職權明確劃分,無法形成有效的相互制約。在外部監管方面,上級部門比較依賴執行單位系統提供的數據,未能形成有效的事中監督機制及事后考核機制。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在用戶登錄、操作、數據查詢等方面,存在響應速度慢,導致用戶操作效率低下。系統使用過程中出現系統卡頓、崩潰、數據丟失等問題,導致系統無法正常使用或者數據不完整,影響預算管理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系統處理大數據量和復雜數據的能力不足,導致處理速度較慢,或者無法保障數據的質量和準確性。系統安全性方面存在問題,如訪問控制、數據加密、審計跟蹤等機制不完善,系統數據存在被非法訪問和攻擊的風險。系統缺乏靈活性和擴展性,無法適應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和環境要求,影響預算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可持續發展。
預算編制、審核和執行往往涉及很多部門,如本單位、主管部門、財政業務部門、財政采監科、財政國庫科等,程序過多、流程過于復雜。
對系統操作人員的調查發現,很多操作人員并非是專職人員,專業能力、相關知識存在欠缺,對政策了解不足,這導致很多資料如原始憑證等上傳有誤或不規范,部分業務存在失真現象[3]。每項預算業務的執行都需要各級部門協調配合才能完成,這導致培訓時無法進行完整的全流程操作培訓,集中培訓效果不理想。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作為一種新型的預算管理工具,需要操作員具備豐富的業務知識和操作技能,才能保證系統的正常使用和有效發揮作用。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部分操作人員對系統的功能和運作流程不夠了解,在實際操作中容易出現迷失、錯誤等問題,影響預算管理的效果。操作人員可能存在一定的應變能力不足,不能及時解決問題和應對異常情況,導致預算執行的延誤和影響。
還有一些操作人員對于新技術和新工具的學習能力不足,不能及時掌握新的操作技能和使用方法,影響了系統的正常使用。另外,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需要操作人員具備一定的溝通和協調能力,能夠與各個部門和業務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合作,協調處理各個環節的問題和異常情況。
預算管理一體化僅僅是實現預算管理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以深化預算管理的意見為指引,建立具體統一的流程規范和標準體系是意見落地的關鍵[4]。在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不同行業編制預算的方法、思路不同,可將業務部門納入預算管理系統中,給予業務部門一定的操作權限,在系統中設定法定規則、部門規則的同時結合實際工作需要、相關專家意見等增設行業規則,有利于完善系統中全面預算管理全流程規范,做實做細前期預算,為預算申報提供可靠數據和有力依據。利用信息技術開發項目間內容自動比對功能,防范內外部項目交叉申報。
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不斷完善預警機制、控制點,在填報時對前后匹配不一致的情況及時進行預警提示,在資金使用時對化整為零、異常的大額支出、執行進度嚴重不達標等情形給予警示提醒,對不能給出合理解釋的進行相應處罰,利用技術手段強化規范管理。
在預算監督方面,單位層面在系統中增加內審部門、績評部門等監督管理部門管理人員賬號,開通相應權限,完善各模塊之間的數據銜接、查詢功能,實現全面實時監督。上級部門可以制定預算執行監督方案,建立監督體系,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評估。
大量用戶同一時間涌入系統,對系統性能要求比較高,在峰值時要能容納全部用戶,對龐大數據進行順暢處理、上傳、保存和備份等。組織技術人員實時監控系統運行狀況,及時解決突發的問題,定期進行系統優化、提升系統配置。系統要順應業務發展需要不斷升級改善,保障數據安全性,提高系統穩定性和流暢性,為全面預算管理提供堅強的技術保障。
梳理業務模塊運行規則,優化業務流程,根據業務特征精簡審批程序,明確各層級職能職責,提高工作效率。逐步探索系統互聯可能性,加強與其他管理系統的數據交互,從全局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及其結果應用。系統現已實現與政府采購一體化系統相連,優化了政府采購流程。系統中的人員信息、數據來源于人事系統,又將流向機保、醫保等系統;項目信息來源于業務部門,業務數據又需流向行業相關系統(比如文物文化統計系統等);預算執行過程中形成的固定資產、國有資產又需在行政事業資產管理系統中填報;預決算報表需向門戶網站公開等。系統間形成一定的數據流,這些數據流若通過技術手段得以相通,一方面重復填報工作將減少,另一方面數據難以篡改,在提高效率的同時,全面預算管理的真實性進一步得到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應用范圍得以拓寬。
新系統的應用,對全面預算管理是一次革新,對相關工作人員也是一次新的挑戰,這就要求單位充實財會人員編制,明確崗位職責,科學合理設置崗位,完善晉升通道,鼓勵績優人員分享先進經驗,促進不同單位間財務部門的溝通交流。
由于系統尚處于初步階段,集中培訓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管理員有非常強的培訓和疑難問題解答能力,為減輕管理員工作壓力,提升工作效率,可對常見問題進行分類總結并通過一體化系統或內嵌交流軟件傳授給操作人員,實時更新,在遇到問題時操作人員可自主查詢解決。操作、管理人員的能力隨著業務實操經驗積累,不斷提升,全面預算管理亦能踏上新臺階。
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制度、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宣傳培訓,明確預算工作職責及流程,財務人員要充分了解每個專項的業務目標及實施進度,做好預算執行跟蹤工作,定期與業務人員溝通業務進展偏差及所遇困難,及時向領導匯報并提出相關解決意見進行修正,推進項目順利實施。業務人員要積極學習相關財務知識,充分了解系統填報規則及相關流程,提高預算編制科學性,嚴格按照績效目標進行預算執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將全面預算管理納入職工年度考核體系中,督促全員參與,提高全員重視度,將預算編制、執行及監督結果作為年終考核指標之一,激勵全員綜合能力提升。
隨著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性能不斷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固然可以踏上一個新臺階,但僅依賴系統里預置內容做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依舊具有挑戰。必須結合組織內部實際情況和需求,進行可行性分析、需求論證,制定實際可行的預算執行方案,注重規劃、執行、考核和監督等預算管理各個環節的有效整合。全面預算管理必須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實現科學管理和有效運作為目標,使預算管理和預算執行貫徹全系統,促進全面預算管理水平的持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