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麗 羅偉佳 韓月 程秀才
摘要:基于軍民融合背景下對我國國防專利解密運用現狀進行分析,參照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地方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經驗,探究國防專利解密運用機構的具體運行,期望整合和利用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平臺優勢,促進解密后國防專利的轉化運用,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和知識產權強國戰略。
關鍵詞:軍民融合;地方國防專利;解密
國防科學技術關乎國家及國防安全。黨的第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國家戰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等,強化國防科技創新,運用國防知識產權,激發國防科技創新能力,推進軍民融合,加速科技成果雙向轉化成為軍民融合背景下國防知識產權工作要點。
1我國國防專利解密運用現狀
對于國防專利的管理工作,在軍隊和地方分別由國防知識產權局和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部門管理機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負責,地方工業和信息化廳(局)負責國防專利的相關管理工作,并接受國防知識產權局的業務指導。但由于涉及保密等原因,國防專利的解密及解密后的轉化運用工作進展十分緩慢。
1.1我國國防專利解密制度現狀及問題
國防專利只保密不解密或解密遲滯的問題已長期存在,導致許多具有極高民用價值的國防專利不能為民所用。解密國防專利,有助于更多的科研工作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開展科研工作。作為承載國防科技成果最主要形式的國防專利具有嚴格的保密及解密流程,目前阻礙國防專利實施轉化的關鍵在于現有國防專利解密機制的不完善及缺乏相應的地方解密機構及運行規范。
依據《國防專利條例》規定,國防專利在解密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秘密法》和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管理。但隨著時間推移及科技發展進步,相應的密級與保密期限也隨之變化,民用與軍用技術之間的交疊與重合越來越多,部分達到解密要求的國防科技成果也應當被應用于更廣闊的民用領域。
雖然《保密法》第一次規定了國家秘密變更和解密制度,但近年來所解密的國防專利數量少之又少,解密制度并未得到貫徹執行。截止2018年底,國防知識產權局實施解密和脫密國防專利僅有4次,所解密或脫密的國防專利總和僅有7500余件。
1.2 國防專利解密后的查詢運用現狀及問題
目前,解密后的國防專利主要通過全軍武器裝備采購信息網、強軍網、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等向社會公眾發布,同時在地方還設置有國防知識產權運營平臺,例如山東省國防知識產權運營平臺、山西省國防科技工業公共服務平臺、湖南省國防教育綜合服務平臺等。
雖然在國家和地方均設置有解密后國防專利的查詢與運營服務平臺,但政府和軍隊相關部門、軍工科研院所和企業建立的技術轉化運用平臺之間相互隔離,難以實現跨集團、跨行業的獲取利用。同時,相關平臺與地方知識產權的行政機關和保護機構基本沒有關聯,不能充分利用地方的知識產權相關資源和渠道充分發揮解密后國防專利的作用。對于有技術需求的民口企業,難以及時獲取相關專利技術信息;對于軍工單位,無法準確掌握市場需求,造成其技術與市場“脫節”。
2我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啟示
依據國家知識產權局2016年所發布的《關于開展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的通知》要求,為深化知識產權維權與產業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開展建設集快速審查、確權、維權一體的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截止2022年11月底,全國在建和已建成運行的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已達62家,已運行的保護中心52家。我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已形成“三結合、三拓展、兩對接”的工作思路。
以南京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為例,該中心已開通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三個專利申請預審領域,截止2022年11月底,共有3283家企事業單位在南京中心進行專利快速預審備案,共接受專利預審案件12064件,已累計超過5949件專利通過快速預審通道獲得快速授權,案均預審周期為3個工作日,發明專利平均授權周期從22個月壓縮到3個月以內。南京中心與阿里巴巴、蘇寧易購、焦點科技等電子商務平臺達成知識產權保護合作,截至2022年底,已出具電商專利侵權判定咨詢意見書1339份。共協助市知識產權局處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95件,假冒專利案件1485件,并配合市知識產權局在南京中心進行多次專利侵權糾紛案件口頭審理。南京中心開展知識產權運用,共形成產業導航報告9份,企業微導航報告370份。
作為落實知識產權保護的新載體,地方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具備知識產權申請、保護、運用等綜合性職能,已經培養了一批專業性知識產權工作人才,形成了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模式。因此,可以參照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宗旨和運行經驗,探索在地方建設國防專利解密運用機構。
3國防專利解密機構探究
參照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宗旨和運行經驗,現探索在地方建設國防專利解密運用機構。
3.1國防專利解密機構建設運行的配套支持
國防專利解密運用機構可以是國防知識產權保護機構的部分,國防知識產權局應發文明確地方國防知識產權保護機構的職責,可包括國防專利解密運用服務、國防專利申請預審服務、國防專利維權服務等,其中國防專利解密運用服務包括解密咨詢服務、解密專利的查詢服務、解密后的國防專利運營工作等。
國防知識產權局應制定地方國防知識產權保護機構運行的規章制度,具體可包括保密制度管理,信息化管理,運行管理等。保密制度管理至少應包括保密范圍、保密措施、保密責任和保密期限等內容;信息化管理至少應包括軟硬件設施、計算機日常管理等內容;運行管理至少應包括建設與運行指導、人員培訓、業務交流、年度績效考核等。
國防知識產權局將解密后的“秘密”級國防專利數據庫向國防知識產權保護機構開放,對此數據庫國防知識產權保護機構有查詢權和檢索權。國防知識產權保護機構有權受理“秘密”級國防專利申請;有權受理國防知識產權的維權舉報投訴;有權接受行政機關委托或指派對國防知識產權糾紛開展調解工作。
3.2國防專利解密運用機構的業務及運行
國防專利解密運用服務包括對已解密專利進行梳理、分類、價值評估,建設地方軍地兩用技術交流服務平臺,推送科技資訊、產業政策,為有專利求購、許可轉讓、技術供給、技術需求以及項目合作意向的備案主體提供幫助,對受讓方的資格進行審查,支撐地方國防專利推廣轉化,同時為備案主體提供國防專利定密、解密、申請流程相關業務咨詢和培訓工作。
3.2.1 對外宣傳培訓
承擔地方國防知識產權保護機構的對外宣傳培訓工作,定期提供針對性強、專業性高的國防知識產權業務相關培訓。培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國防知識產權保護機構職能、國防專利相關政策、保密制度等,同時可根據相關企業的具體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業務培訓。
3.2.2 解密咨詢服務
地方國防知識產權保護機構直屬地方知識產權局,依托地方知識產權局的宣傳影響力,能夠更好地給服務區域內的企事業單位提供相關的咨詢服務,服務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國防專利的定密、申請、解密等事項。
3.2.3 解密專利的查詢服務
國防知識產權局定期將解密和脫密國防專利信息發至地方國防知識產權保護機構,地方國防知識產權保護機構設置專門的設備用于查詢解密后國防專利,需要查詢解密后國防專利的申請主體,向地方國防知識產權保護機構提出申請后方可查詢。
3.2.4 專利運營服務
地方國防知識產權保護機構將解密后的國防專利與政府引導支持的產業專利導航、軍民融合重點產業等項目載體有效對接,予以重點支持。并與區域內各類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平臺)和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等進行項目對接,促進國防專利轉化應用。
3.2.5 專利轉讓資格審查
為推進專利成果轉化實施,可采用多種模式,包括合作研究與開發協議、專利許可協議、人員交流等。其中專利許可協議可通過發放許可證的方式,將有關專利的使用權轉讓給民營企業或機構,該種方式能很好地促進軍民融合發展。
地方國防知識產權保護機構對擬轉讓的專利及受讓人進行審查,確保專利轉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基金項目: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課題“知識產權JMRH試點地方國防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研究及驗證”(202XXX53002)。
(作者單位:南京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