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
摘 要:偉大長征精神作為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補鈣劑”,具有導向、凝聚、激勵三重功能。目前,偉大長征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現明顯實踐困境,要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創設,在宏觀上優化社會環境,在中觀上加強偉大長征精神與校園課程和文化的融合,在微觀上利用“實地考察法”和“模擬環境實驗法”創設長征情境,提升偉大長征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偉大長征精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價值沖突;實地考察法;模擬環境實驗法
“偉大長征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和精神族譜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滋養,成為鼓勵中國人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 [1]把偉大長征精神作為“補鈣劑”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是激勵大學生成長成才、砥礪前行的思想源泉。
一、功能定位:偉大長征精神是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補鈣劑”
(一)導向功能:樹立崇高信仰,堅定理想信念
偉大長征精神,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理想信念是長征勝利不可或缺的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是長征精神的靈魂。發揮偉大長征精神的導向功能,就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引導大學生樹立崇高信仰、堅定理想信念,深刻意識到自己的使命擔當,為了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貢獻青春力量,挑起時代大梁。
(二)凝聚功能:強化團結意識,凝聚集體合力
在長征途中,紅軍戰士面臨著多種困難,卻始終能夠顧全大局、嚴守紀律、團結一致,表現出高度的集體主義精神。發揮偉大長征精神的凝聚功能,就是要讓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形成團結意識,為了集體的目標而奮斗,形成集體合力,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沖突的時候,必須把集體放在首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當代全體中國人民最大的集體利益,大學生必須要服從于這個大局,將自己的職業選擇、人生目標、發展方向融入到這個大局中。
(三)激勵功能:錘煉頑強意志,培育進取精神
在長征途中,紅軍戰士們用鋼鐵般的意志支撐著自己走下去,始終奮發向上、斗志昂揚,體現了崇高的精神境界。發揮偉大長征精神的激勵功能,就是要繼續弘揚艱苦奮斗精神,要讓大學生直面困難挑戰,勇肩責任擔當,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態度,發揚積極進取的精神,以更加主動的姿態融入現代化建設洪流和實現中國夢的浪潮中。
二、實踐困境:偉大長征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攔路虎”
(一)多元價值觀影響大學生對偉大長征精神的認同
改革開放以來,多元價值觀念涌入中國社會,嚴重影響了大學生對偉大長征精神的認同。第一,多元價值觀念導致信仰無中心化和對理想信念追求的冷淡。在多元價值沖突中,一些大學生沒有足夠警醒,精神家園喪失,失去了對理想信念的追求。第二,多元價值觀直接導致大學生在價值觀選擇上的迷茫。多元價值觀嚴重沖擊了中國原有的價值體系,形形色色的價值目標和行為方式呈現在大學生面前,辨別能力弱的大學生群體容易產生困惑,無法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選擇。
(二)偉大長征精神與學校教育和文化的融合度低
偉大長征精神與學校教育和文化的融合程度偏低,難以進入學生心靈,產生良好教育效果。第一,偉大長征精神與課堂教育的融合度低。在課程設置上,只有在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國近代史綱要》中提到了長征和偉大長征精神,而沒有長征或偉大長征精神的專題性研究課程或教材;在內容設置上,偉大長征精神成了“不證自明”的結論,成了課本上冷漠的、沒有生命力的文字。第二,目前,偉大長征精神還沒有被很好地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一些高校能夠沒有利用校園社團、校園建筑、宣傳標語等載體,通過演講、座談會、辯論賽等形式對偉大長征精神進行理論宣傳,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感悟長征的精神內涵。
(三)大學生與偉大長征精神之間有較大的距離
偉大長征精神形成的時代與當代大學生的所處的時代相距較遠,偉大長征精神的內容也與大學生的生活實際有較大的差異,在大學生和偉大長征精神之間存在較大的認知斷裂。第一,從偉大長征精神產生的時間與大學生所處的時代看。偉大長征精神是在中國新民主革命時期形成的,距離今天已經有八十多年的歷史。當今中國已經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人們已經無法感受革命激蕩的歲月,脫離了時代的背景,他們無法在情感上產生真正的共鳴,無法在行動上付出多少實踐。第二,從偉大長征精神與大學生的心理距離看。偉大長征精神的一部分內涵與大學生的生活相距很遠,不是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直接感受到的,導致大學生對其的認同和接受度低。
三、環境創設:偉大長征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通天路”
(一)優化宏觀環境:在全社會形成弘揚偉大長征精神的良好氛圍
“宏觀環境又稱為大環境, 主要指占統治地位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心理, 是影響人的思想行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環境或國際環境。” [2]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宏觀環境,要在全社會形成弘揚偉大長征精神的良好氛圍,使大學生群體時時、處處能夠受到偉大長征精神的感染和教育。第一,加強對新媒體的監督,弘揚主旋律,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為在全社會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掃清思想障礙。第二,深入挖掘偉大長征精神的時代價值,使偉大長征精神受到全體社會成員的普遍認同、自覺遵循、主動弘揚。
(二)營造中觀環境:促進偉大長征精神更高水平融入校園課程和文化建設
營造思想政治教育中觀環境,使偉大長征精神高度融入校園課程和文化建設,使偉大長征精神成為緊緊包圍著大學生并對其產生影響的文化力量。第一,促進偉大長征精神高度融入校園課程規劃,全方位地將偉大長征精神融入校園課程體系,將偉大長征精神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深度融合、與學生的專業課相結合;開發以偉大長征精神為核心的校本教材。第二,推進偉大長征精神深度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要開展以長征和偉大長征精神主題的文體活動,實現“硬結合”和“短期結合”;要把長征元素滲透進校園中,使偉大長征精神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實現“軟結合”和“長期結合”。
(三)創設微觀環境:在虛實結合中讓學生感悟長征真實情境
創設思想政治教育微觀環境,讓大學生在虛實結合中體悟長征真實情境,減少學生與偉大長征精神的時空距離感,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第一,利用“實地考察法”重走長征路,在具體情境中回首長征。要加快搭建長征文化教育實踐平臺,各高校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組織學生參觀長征革命遺址,獲得真實的情境體驗,了解革命故事,砥礪精神品質,培育家國情懷。第二,利用“模擬環境實驗法”模擬長征情境,再現革命盛況。“模擬環境實驗法”是一種運用人工方法模擬某種環境,讓受教育者感受、適應并進行心理訓練的試驗方法。要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還原紅軍長征的經典實景,重溫長征途中的重大戰役和重要會議,在真實的情境體驗中感受和領悟中國共產黨人的不變初心和永恒使命,自覺傳承長征精神,主動汲取前進動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146.
[2]徐志遠,左輝.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的重要范疇[J].湖北社會科學,2007(0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