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
摘? 要:《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背景下的少年宮教師專業發展,具有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和少年宮教育持續革新的意義。目前,少年宮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是教師缺乏構建未來教育的意識。今后可從構建未來教師認識、構建學習共同體和構建智慧課程體系三方面路徑,優化少年宮教師的專業發展。
關鍵詞:“強師計劃”? 少年宮教師? 專業發展? 未來教師
一、“強師計劃”下少年宮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
2022年4月,教育部等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以下簡稱“強師計劃”)的通知,提出要努力造就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中小學教師隊伍。[1]在此背景下,少年宮教師專業發展具有如下意義。
(一)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從基礎教育服務對象的年齡劃分看,少年宮教育屬于基礎教育的一部分;從教師職稱序列看,少年宮教師屬于中小學教師隊伍中的一員;從少年宮教育的發展作用看,建設和提升少年宮教師專業發展的能力,也是在建設和提升基礎教育質量。“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 教師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抓住基礎教育教師的質量發展,就是抓住建設基礎教育高質量體系的關鍵;抓住基礎教育的質量提升,就是抓住建設國家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關鍵。
(二)促進少年宮教育持續革新
少年宮教育發展至今,已有近70年歷史。在這近70年的社會發展過程中,教育的培養模式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科技的發展途徑從技術模仿到自主創新,信息的傳播方式從紙質媒介到數字媒介,學生的學習環境從物理空間到網絡空間,教師的角色定位從知識傳授者到能力培育者等方方面面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少年宮教師需要通過不斷學習和發展滿足新時代對少年宮教育提出的要求。從某種程度上說,“強師計劃”以教師發展為抓手的方式,促進了少年宮教育持續革新。
二、目前少年宮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
2023年,ChatGPT的發布讓人們看到未來教育會以一種新的教育形態出現在現實教學中。“人工智能+教育”的組合方式促使學習時空從單維走向多維,學習體驗從大眾化走向個性化,教學組織從固定化走向彈性制等。技術賦能下的教育出現了種種可能性。沿著社會發展的方向,運用經驗、理論討論未來教育,對推動教育的進步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少年宮教師缺乏構建未來教育的意識。一部分少年宮教師的思維還固化在傳統線下教育模式中;還有一部分教師認為基于互聯網App技術手段,把線下教學簡單地轉換到線上教學,就是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少年宮教育要遵循教育現代化的發展規律,但只有教育化的技術,還不是真正的未來教育。
三、“強師計劃”下少年宮教師專業發展的優化路徑
(一)構建未來教師認識
“強師計劃”下少年宮教師要做好迎接未來教育的準備,具有轉換成未來教師身份的意識和專業素養。
第一,未來的少年宮教師應是教育素養的培育者。少年宮教師不應將自身角色局限于學科知識的講授者,而要充分理解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過硬的專業素養和技能知識,引導、糾正家長對教育應試化的錯誤理解,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引導家長摒棄把少年宮教育當成特長加分考試的培訓渠道這一想法;勸導家長適時、適量、適度地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將家長的喜惡偏好強加于孩子身上。只有教師對教育方針有正確認識,才能準確執行國家的教育政策,進而影響學生和家長。
第二,未來的少年宮教師應是主動學習的引導者。成功的教師是把學生從“要學好”變成“要好學”的狀態,給予學生終身學習的動力。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習思維,用喜聞樂見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選擇、判斷的能力。未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廣,也越來越便捷。少年宮教師要站在學生視角,引導學生向問題中心靠近,以問題推進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答案。在問題解決的進程中,促使深度學習發生,將學習的主動權從教師講授轉向學生思考。
第三,未來的少年宮教師應是個性化教學的創建者。少年宮教育不同于學校大規模的普及教育,它更偏重對學生個人興趣愛好的培養。興趣愛好本身就是一個偏個體化、獨特化的意識傾向。校外教育小班、靈活的特點也決定了少年宮教育更注重個性化教學方式。未來的少年宮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增強現實或虛擬現實等科技手段,更為精準地定位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目標,嘗試利用技術手段實施個性化教學。例如,利用大數據向喜歡當代藝術的學生自動推薦藝術展;利用虛擬現實手段模擬藝術展場;利用增強現實手段幫助學生在展場現場注解、分析藝術作品。
(二)構建學習共同體
未來的社會是一個全民終身學習的社會。未來的少年宮教師要學會“借力”,和同伴一起實現共同成長。
第一,構建跨學科的學習共同體。世間萬物是相互關聯的,知識與學科是相互關聯的,未來的學習也是相互關聯的。未來的少年宮教師要考慮如何將學科之間知識進行關聯、如何進行跨學科的教學創新、如何提升跨學科學習效果等,這勢必對教師提出全面學習知識的要求。構建跨學科的學習共同體顯得很有必要,單位內部,不同學科的少年宮教師可以借助課題組、教研組等形式構建學習共同體。按照學習專題、教學問題、方法創新、活動主題等內容,探討各學科的專業特點和融合切入點,為各自的跨學科教學做知識儲備和教學啟發。
第二,構建跨年齡的學習共同體。對于新入職的教師來說,工作有激情,但找不到個人發展方向,是阻礙教師個人成長的因素;對于老教師來說,工作經驗豐富,但職業倦怠,也是阻礙教師個人成長的因素。如果能夠將新、老教師組建成學習共同體,發揮各自的優勢,彌補劣勢,也是促進未來少年宮教師共同發展的一種方式。在單位內部,可以將老、中、青教師以師徒結對或教研組的方式結合在一起。
第三,構建跨組織的學習共同體。未來少年宮教師的學習共同體,不僅可以利用單位內部資源進行組建,也可以利用外部資源進行組建。未來的少年宮教師要善于聯結單位外部優質的社會資源,如高校、行業協會和第三方機構,組建高校研修同盟會、協會名師工作室等。通過常態化、深層化、多元化的跨組織交流活動,促進彼此共同發展。當然,跨組織的學習共同體離不開各方組織的支持和相應的制度保障。完善的學習體系才能保證跨組織的學習共同體正常運轉。
(三)構建智慧課程體系
教師的專業發展成效最終體現在教學上。“強師計劃”提出的教育現代化是未來少年宮教育發展的方向。未來的少年宮教師要借助信息素養,構建符合學科特點和教學風格的智慧課程體系。智慧課程體系是智能化、個性化、多元化、科學化教育發展的表現。
第一,打破傳統的少年宮招生模式,建立學生教育數字畫像。先通過數據收集,預分析學生適合的少年宮招生項目;再結合教師面試的結果,綜合學生及家長報名意愿,提出合適的建議。第二,建立智慧選課平臺。根據學生報名情況和學科發展特點,分類設立興趣普及課程、專業發展課程、選修培養課程、主題活動課程、個性定制課程和親子課程。興趣普及課程、專業發展課程偏向專業統一性;選修培養課程、主題活動課程偏向跨學科融合性;個性定制課程和親子課程偏向教學定制化。符合師生雙向選擇要求的學生,可通過智慧選課平臺參加相應的課程學習;符合師生單向選擇要求的學生,可在智慧選課平臺試聽一學期。學期結束時,根據智慧評價數據報告,學生可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調整。第三,建立智慧課程評價數據庫。該數據庫是對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有行為、心理的動態評價數據集合。智慧課程評價數據庫分為成長檔案、行為分析、素養評價三大模塊。成長檔案模塊分為學業檔案、課程發展檔案、教師檔案;行為分析模塊分為學習行為分析和教學行為分析;素養評價模塊分為結果評價、過程評價、增值評價、個性評價。數據化的評價體系為未來少年宮教育課程的合理設置提供了可視化、科學化的依據;同時,也為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和少年宮教師良性的專業發展提供參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關于《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的通知[EB/OL].(2022-04-14)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4/14/content_5685205.htm
[2]習近平.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