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爬上云朵的風箏(zhēng),被長線牢牢牽(qiān)住,就有了安全感。
當夜晚行駛的航(háng)船,看到航標的燈光,就有了安全感。
那咱們老百姓的安全感,從哪里來呢?
從這片960多萬平方公里的熱土上來。
從這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國家中來。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qíjì),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滿滿當當!
今天的中國,也成了世界上公認的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哇,“平安中國”到底是怎么煉成的?
我們先來思考一下:維護(wéihù)一個國家的安全到底有多難?
爸爸媽媽在照顧你們時,需要呵護你們的出行、食品、消防、心理等安全,絲毫馬虎不得。
呵護一名小學生的安全尚不容易,更何況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國家呢?簡直是“難于上青天”!
總體國家安全觀,聽起來真復雜呀,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種精妙的答題方法,這種方法完整、科學又嚴謹(yánjǐn),能幫助我們將維護國家安全這道“難題”解答得更快更好!
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關鍵(guānjiàn)是“總體”——光有國防實力、軍事力量還不夠,必須把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都做好,才能實現國家的真正安全。
“必須堅定不移貫徹(guànchè)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在敬愛的習爺爺心中,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他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變化的新特點和新趨勢(qūshì),帶領人民不斷奮斗、開拓(tuò)、研究,攻破“難題”——
2014年,在一次重要會議上,習爺爺第一次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爺爺又說:
我們的黨和國家,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在不斷學習和深入實踐中,錘(chuí)煉出強大的國家安全能力。
可隨著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又一道“思考題”擺在了我們面前:怎么樣提高國家安全能力呢?
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我們提示了兩個關鍵詞——
增強和維護。
“增強”很好理解。只有通過不斷增強經濟實力、不斷壯大綜合國力、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提升國際地位,才能保證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是在太空、在深海、在極地、在荒漠(huāngmò)、在田野、在車間、在街巷(jiēxiàng)、在課堂、在城市、在鄉村……在各行各業,堅守崗位、默(mò)默付出的勞動人民。
是搶險救災、衛國戍邊的中國軍人;
是堅守一線、雷霆出擊的人民警察;
是據理力爭、寸土不讓的外交官;
是矢志報國、開拓創新的科學家;
是仁心仁術、救死扶傷的醫者;
是為食品安全層層把關的質檢員;
是在網絡世界支起屏障的安全員;
是像張正祥一樣的生態環境保護者;
是像張桂梅一樣的教育“點燈人”;
……
那“維護”呢?一直以來,是誰在維護我們的國家安全?
正如習爺爺所說,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筑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作為新時代接班人的你們,應該如何擔起維護國家安全的使命,鑄(zhù)就堅實的防線呢?
提高警惕(jǐngtì)、擦亮眼睛——
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
學習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法規,牢牢樹立國家安全意識,爭做優秀傳統文化小小傳承人,積極踐行垃圾分類,遵守公共場所秩序,自覺植綠、愛綠、護綠……
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人人盡責。讓我們團結一心,用堅不可摧(cuī)的中國力量,守護我們最可愛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