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琪
所謂實效即在規定時間內的高效,達到實際的效用。那么對于語文課堂而言,就其學科本身的工具性與人文性,作為教學的組織者,教師就應當從這兩個方面來展開延伸,比如將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確定為基本的目標和方向,輔之以知識、過程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來進行細化,循序漸進,不斷深入實現語文課堂的縱向發展,從而使學生能夠在習得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能夠有所思,有所感。
一、小學語文課堂的實效化
小學語文課堂的實效化應該做到從新課程標準基本要求和指導思想出發,圍繞具體的教學內容,結合實際學情來完善教學目標的設計與教學過程中各環節的優化。從教學的深度來看,作為總領的出發點和主旨,教師必須要融合三維目標來對各項教學內容以及教學中各環節的安排進行統籌規劃,既要體現出與三維目標之間的充分聯系,也要能夠確保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進行更深層的思考。真正實現語文課堂教學文本、知識、思維與情感等多方面的綜合一體性發展。
二、課堂教學的整體性
教學設計是教學目標具現化的第一步,也是實現理想教學結果的重要一步,基于教學設計之下,課堂教學結構得到了基本保障,各個環節的落實井然有序。
(一)整體建構
就小學語文課堂本身而言,整體性的原則會決定到每一個教學環節的具體實施和展開,所以對于每一堂語文課,教師也應該從各項核心素養出發,結合實際學情來對課堂教學結構進行調整。
(二)基于文本
不同階段下不同的教學內容會發生層次上的改變,所以教師的教學思路與教學方法等也都需要作出改變。教師要明確文本的基本體裁類型和內容,從而結合實際學情來在課堂上加以呈現,縮減文本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可以說,即便是通俗易懂的文本也應該讀出不一樣的感受,這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的初衷和思維方向所決定的。
(三)收集反饋
反饋是為了更好地調整與優化,只有注重反饋,才能夠知道哪里有不足,哪里需要改進。實效化的小學語文課堂需要有及時的反饋和反思,不僅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向學生傳授各種信息,也應該多向學生詢問他們的感受,及時關注他們在接收到信息之后的反映,長此以往,教學才能夠更加趨于完善。
對于教師而言,教學要取法乎上,在不斷借鑒和吸收優秀教學經驗的同時,也要多關注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學生為教學設計所要參考的第一要素,時刻從學生的實際角度出發,在此前提下再去完善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如此才能夠做到真正令學生學有所疑,學有所思,學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