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社長、《國畫家》主編/ 楊惠東
2023年的1月5日是冰冷的,我們敬愛的老領導、當代著名人物畫大家杜滋齡先生仙逝。
杜滋齡先生具有多重身份,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他是一位杰出的寫意人物畫家。杜老出生于1941年,成長于新中國成立之后。他的藝術探索之路非常鮮明地體現出時代的特征,體現出革命現實主義文藝思想對其藝術道路的深深影響。而正是在這一大的時代背景之下,杜滋齡先生的藝術逐步走向成熟,步入輝煌。
我以為,杜滋齡先生的藝術,最根本的一點,是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從現實中尋找創作的資源,所以他的藝術充滿著旺盛的生命力和對民族文化的深深熱愛。杜滋齡先生的造型能力是通過大量的寫生獲得的,他特別注重速寫技巧的錘煉,這是他們這一代優秀人物畫家的共同特征。如何處理傳統與現代的關系,處理素描造型與筆墨語言的關系,也是這一代人物畫家不可回避的一個關鍵問題。杜滋齡先生注重繼承傳統,注重筆墨語言的錘煉,注重二者的結合。在他的藝術道路上,1979年至1981年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研究生班的求學經歷極為重要。在此他深入研究和吸取了浙派的方法,充分借鑒山水、花鳥的筆墨運用于人物畫創作。他的作品中既有北派層層積染以求畫面渾厚,同時又深受浙派人物畫空靈飄逸的浸染,集南北兩派之長,筆墨灑脫華滋,又厚重蒼茫。整體色墨交融,造型準確生動,體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他的古裝人物畫,他的肖像畫,他的連環畫和插圖,都有很高的藝術成就,特別是其筆下的西北少數民族風情,在當代中國畫壇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從而奠定了杜滋齡先生的美術史地位。
杜滋齡先生也是一位桃李滿天下的教育家。1996年,他調入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擔任教授和系主任,培養了大批優秀學子。今天他培養的畢業生很多已在當代中國畫壇嶄露頭角。
當然,作為后輩,作為杜老所開創事業的繼承者,我更為關注的還是他在美術出版領域所做出的杰出貢獻。在新中國的美術格局中,美術出版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它既是編輯隊伍,也是創作隊伍,培養出大批的人才,杜滋齡先生便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一方面,他在藝術創作上成就卓著;另外一方面,作為一位編輯,他在美術出版領域亦有巨大貢獻。20世紀60年代,他筆下的《李雙雙》《紅色宣傳員》《朝陽溝》等連環畫和插畫都有很高的藝術水準,為他帶來了全國的聲譽。進入80年代之后,他筆下的《鐵木前傳》連環畫獲得全國大獎,他為老舍先生《駱駝祥子》創作的插圖廣為傳播。自20世紀80年代起,杜老長期擔任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輯、總編輯。他在美術出版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學術期刊,1992年,經杜老與中國美術家協會研究,把我社1979年創辦的《迎春花》雜志改名為《國畫家》,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和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聯合主辦。雜志以弘揚民族文化傳統、反映當代中國畫發展現狀、引領創作思潮、活躍學術氛圍為辦刊宗旨,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幾種重要的學術期刊之一,其影響綿延至今。其次是大型畫冊的出版。自20世紀90年代始,我社陸續推出《李可染書畫全集》以及元明清畫家系列畫集如《元四家畫集》《明四家畫集》《四王畫集》《四僧畫集》,開創性地將以往難得一見的古代名家名作匯集出版,在當時的美術界產生強烈反響,謝稚柳先生認為,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自此之后,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大型畫冊連續四次獲得國家圖書大獎,也成為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的學術品牌,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杜滋齡先生,以及他們這一代編輯前輩做出的巨大貢獻,是我們后來者永遠銘記于心的。
余生也晚,進出版社工作時,杜老已調離,但對杜老心儀已久。高考前,杜老的《鐵木前傳》連環畫曾是我的臨摹范本。
在此之后,由于工作中的機緣,得以多次見到杜老,親聆教誨,受益良多。2019年我擔任社長以后,首先赴北京杜老家中拜謁請教,其時杜老已離社多年,但對出版社的情況仍十分關心,對我們的一些重要項目也多有提點幫助,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發自內心地說,自進社以后,杜老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和目標。他高超的藝術造詣、他強烈的敬業精神、他的擔當使命感以及他的勤奮,還有如何處理編輯工作與藝術創作的關系,使二者相互促進,并行不悖,最后,還有對我社學術品牌的開創之功,以上等等,對于我們后來者,皆有深深的啟迪垂范作用。直至今天,我們依然托庇于前輩們的恩澤。同時,也有巨大的壓力和使命感。
已經是癸卯年春分時節,天津五大道上玉蘭初綻,馬場道150號院內古樹新綠,杜滋齡先生魂兮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