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令
4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群眾一起參加義務植樹。人民日報在5日頭版頭條刊發《總書記十年樹木》,推出《“中國綠”,何以贏得世界贊譽?》和金句海報《11年義務植樹,總書記矚望美麗中國》兩個融媒產品:前者以手繪長圖形式,通過點擊長圖顯現新時代國土綠化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場景,讓網友對美麗中國十年之變印象深刻;后者精心梳理摘編習近平總書記11年來義務植樹時發表的精彩論述,配合手繪圖片,彰顯思想偉力。

產品融視頻資料、現場拍攝、圖片資料、精準文案于一體,真情講述習近平總書記和老撾友人奔舍那家族友好交往的動人故事,樸實無華地展現了總書記“重情尚義”的大國領袖形象。視頻中巧妙切入的多個同期聲,以及奔舍那家族后人談到習近平總書記時感動淚目的情景,讓受眾真切感受到總書記對待友人的情深義重。產品于4月25日中老建交紀念日當天發布,聯動多個平臺傳播。

產品緊扣強信心主題,精選2022年中國經濟總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新增就業人數等20多組具有代表性的數據,與展現中國發展活力、人民安居樂業的視頻素材配合,以山水長卷的形式,展現在新的春天到來之際中國強大的信心與底氣,有力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產品安排在2023年3月4日發布,為全國兩會的召開營造出良好輿論氛圍。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推出的這一系列融媒體深度報道,依據人民網兩會調查結果,選取全國兩會上最熱門的中觀和微觀話題,邀請代表委員建真言、獻良策、出實招。產品有深度、有見解、有思考,是人民日報在重大時政報道中嘗試“融策劃”“融采集”“融制作”“融傳播”并取得顯著成效的典型案例。

產品從“代表說”“委員說”“記者說”“評論員說”4個層面,以豎屏形式和“快、準、新”的語言風格,向網友講述代表委員履職故事、解讀全國兩會精神,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產品運用增強現實技術,將真實場景與虛擬環境疊加延伸,讓評論員走出幕后,亮相屏前,讓黨報評論從平面走向立體,在講好“春天的故事”中彰顯觀點力量。

“兩會藝覽2023”推出的10期短視頻,圍繞文化熱點策劃選題,邀請全國兩會文藝界代表委員進行專業解讀和跨界交流。這些短視頻話題關注度高,觀點權威性強,充分發揮文藝融媒體在兩會報道中的作用,微博話題總閱讀量超5.6億。“兩會藝覽”連續4年流量破5億,已成為兩會文藝報道的名牌欄目。

在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讓學雷鋒在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風”。人民日報推出相關新媒體產品,包括《跟著總書記學黨史》《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賡續雷鋒精神? 爭當強軍先鋒》《黨史上的今天》《一個士兵一座城》《60年,我們都同在一個群》《同上一堂思政課,走近雷鋒》7個板塊,主題突出,內涵豐富,以手機推送界面的H5形式呈現,通過圖、文、視頻等方式有力營造“知雷鋒、學雷鋒”的良好氛圍。

作品帶領觀眾走進火箭軍某旅“軍事訓練模范營”、海軍衡陽艦、武警獵鷹突擊隊、新疆軍區某旅邁丹邊防連,從記者的視角,探訪新兵一年來苦練本領、淬火成鋼的訓練生活,讓人身臨其境般感受士兵的成長歷程,為軍人的擔當和情懷而感動。作品在新兵入伍季發布,感人的畫面和樸實的話語吸引更多年輕人向往軍營生活、投身國防事業,發揮了積極正面的引導作用。

“五一”小長假前夕,大江東工作室獨家專訪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上海)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產品將公眾關心的問題以“五問”的形式,直接向專家發問,通過專家精準回應,為民眾正確認識和看待“二陽”提供權威解讀,有效疏導人們的焦慮情緒。

產品包括人民日報文化版整版策劃《一份心愿書單的旅程》、微紀錄片《鄉村伴讀:木耳山村的心愿書單》、九宮格互動海報《世界讀書日,聽聽他們怎么說》、直播、信息流專題頁面等,道出了“無論山多高、海多遠,打開書時,廣闊世界就在眼前,閱讀的力量在這里發生”的深刻道理。系列產品形態豐富,體現了強烈的融合思維和受眾意識。

在美方舉辦所謂“領導人民主峰會”之際,零時差工作室推出這一沉浸式實景演繹中英文雙語融媒體產品,深度揭批美式民主與人權的虛偽。產品將真實的美國人權狀況及對世界造成的危害展現在受眾面前,徹底撕下美式民主欺世盜名的面具。視頻畫面采用偏暗背景,諷刺美式民主的虛偽和陰暗,結尾處主播身后的家具被逐一焚毀的特效處理,暗含著美式民主必將走向毀滅的寓意。

(作者為人民日報社研究部主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