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昭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走過了輝煌的百年奮斗史,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繼續前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保持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
黨的二十大報告主題中,“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鮮明地展現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氣質。這24個字、三個層次的表述,是近幾次黨代會中有關精神狀態的表述篇幅最大、層次最為豐富的一次。黨的二十大報告充滿著對精神狀態的描述。比如,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比如,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以奮發有為的精神,以巨大的政治勇氣,以堅定的意志品質;比如,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矢志不渝、篤行不怠,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干、奮勇前進;比如,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等。這些使得整個報告到處充滿著昂揚的精氣神,展現著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新時代保持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是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傳承。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人民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中國共產黨有著崇高而堅定的理想信念,始終牢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正是這種理想信念激發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忍不拔的奮斗精神,通過百折不撓的奮斗,帶領中國人民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新時代保持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是馬克思主義主觀能動性的內在要求。主觀能動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精神狀態。“精神萬能論”不對,是唯心主義;“精神無用論”更不對,共產黨人要有點精神。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主動精神,就是在科學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正確把握社會發展方向基礎上,積極有為地向之奮斗、朝之前進。
新時代保持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是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開創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力量。新時代新征程,面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艱巨任務,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局勢,精神懈怠不行,躺平更不行。我們必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才能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偉大建黨精神”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首次明確提出來的。偉大建黨精神包括“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以此為基礎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顯示了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精神品格。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中,我們要學習和踐行偉大建黨精神,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新時代新征程,要繼續堅持真理、堅守理想,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沒有止境,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也永無止境。我們要走“兩個結合”的必由之路,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以我們將要做的事情為導向,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新時代新征程,要繼續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使我們的認識、政策、舉措更加符合客觀規律,不斷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度和深度,更好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時代新征程,要繼續不怕犧牲、英勇斗爭,不斷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我們要充分認識這場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銳意進取、迎難而上,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新時代新征程,要繼續對黨忠誠、不負人民,不斷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我們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
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們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是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對新時代的重要論斷。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總結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指出: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黨和人民百年奮斗,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這些既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成就作了高度概括,也對各個時期的精神品質作了集中概括,“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正是新時代精神品質的高度凝練。我們踏上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就是要繼續堅持和發展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品質。
“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是2022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講話中完整表述的。“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就是要精神振奮、斗志昂揚,以嶄新的精神狀態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
自信者自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寄托著中華民族的夙愿和期盼。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成果,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惟其艱巨,所以偉大;惟其艱巨,更顯榮光。為了這一事業,無數先輩篳路藍縷、披荊斬棘,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奮斗。今天,我們更要埋頭苦干、擔當作為,以更加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斷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勇者無敵,面對國際國內環境發生的深刻復雜變化,面對艱難而光榮的歷史任務,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沉著冷靜、保持定力,穩中求進、積極作為,團結一致、敢于斗爭”。沉著冷靜、保持定力,就是要冷靜觀察國際局勢的深刻變動,沉著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既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及時優化調整戰略策略,又保持戰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為各種風險所懼,朝著既定的戰略目標,堅定不移向前進。穩中求進、積極作為,就是大方向要穩,方針政策要穩,戰略部署要穩,在守住根基、穩住陣腳的基礎上積極進取,不停步、能快則快,爭取最好結果。團結一致、敢于斗爭,力量源于團結,這些年來,我們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接踵而至,大仗一個接一個,每一仗都是靠全體人民團結奮斗、頑強斗爭闖過來的,未來一個時期,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嚴峻,只有全體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不斷奪取新的更大勝利。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