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IN 編輯:繽紛
異國風光好久不見,大家眷戀的不僅是各具特色的城市地標,還有爭相比美的機場們。據說疫情期間涌現了不少神仙機場爆改,被追趕的新加坡樟宜,還能保住“全球最美”的位子嗎?不賣關子,下面直接開盤,看看哪個才是你心中的第一名——

沒有樟宜機場的最美機場盤點,一定是不完整的。毫不夸張地說,光是在這里走一圈,就已經值回機票了。

有花園城市之稱的新加坡,直接把一片熱帶雨林搬進了機場。耗資85億美元建成的“星耀樟宜”,讓樟宜機場在“全球最佳機場”榜單上連續8年奪魁。
這里吃喝玩樂樣樣齊全,更有40米高的漩渦瀑布,一片森林谷,和5層樓高、自帶迷宮的樹冠公園。
看到戴高樂機場2G航站樓的第一眼,你幾乎感覺不到這是候機大廳。

去年年底重裝完畢的它,跟我們常見的機場設計完全不一樣。重現了上世紀60、70年代復古情調的裝潢,使其更像是延續時尚之都特色的巴黎餐廳或咖啡館。即使碰上飛機延誤,旅客好像都不會想在這里發脾氣,端一杯咖啡就能悠悠然地坐到地老天荒。

湖水綠、深海藍色的座椅,與vintage燈具一起營造出濃郁的復古氛圍。在這個1300m2的空間里,就連做間隔的雕塑裝置,都自帶藝術氣息。

耗資80億美元翻新的拉瓜迪亞機場,從“美國最爛機場”,搖身一變成“全球最佳新機場”。
寬闊空間與藍白色主色調相輔相成,讓整個大機場宛如視覺上的清新劑,看起來非常舒服。其中詮釋了紐約魅力的四個大型藝術作品,是公認的“點睛之筆”。

最詩意的當屬藝術家Sarah Sze創作的“漂浮”在空中的巨型球體。那些色彩斑斕的碎片,原來是無數張紐約上空的照片。它們記錄下這座城市從黎明到午夜的天空,游客繞圈一周就能盡覽紐約一日。

再往里走,一副面積超2000m2的巨型馬賽克壁畫映入眼簾。藝術家Laura Owens將數十個代表紐約的圖案藏在畫里,可愛得讓人想集郵。

史基浦機場應該是全球最博學的“學霸機場”。因為這里不僅有全球第一家機場博物館、一座小型NEMO科技館,還有世界首家機場圖書館。

當別家機場都在往好玩的方向卷,史基浦機場不為所動地散發著知識的清香。它甚至擺出了一架隨時可彈的鋼琴,供每一位心血來潮的游客盡興地來一曲。
更有趣的還有那個火遍全網的打卡圣地——位于2號候機廳的“真人時鐘”。于高達三米的巨大時鐘里,一位員工全天24小時不間斷地在繪制時間,為每一分鐘刷新指針。但其實,這是荷蘭藝術家 Maarten Baas為了描述“實時”這個概念而創作的藝術裝置。有人盯著看了好久,得出“每一分鐘都與眾不同”的感受,對時間有了新的體會。

一談到中東,總會出現“奢華”“土豪”這樣的形容詞。但投資超過160億美元的哈馬德國際機場,并不滿足于此。于是,它在寸土寸金的機場里同樣造了一個花園,還把公共空間布置成了藝術畫廊,最終成功擠下樟宜機場,兩度登頂“全球最佳機場”榜單。

而對于游客來說,買了機票就能免費看各種著名藝術景點,自然是樂事一件。要知道這里不僅有大受歡迎的“燈熊”——曾拍出680萬美元的高價,出自與LV有過數次合作的Urs Fischer之手;還有Kaws設計的“小謊言”,也是街知巷聞的經典之作;美國著名藝術家Tom Otterness制作的“游樂場”雕塑,因為可以滑滑梯,成為了大小朋友們的摯愛;后續加入作品的作者也全都有響當當的名頭:香奈兒、LV搶著合作的Jean-Michel Othoniel、每隔5年就會抽血做雕塑的Marc Quinn……看完除了“機場蠻有品味”之外,只剩一個想法: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除了以上這些因為內部設計過于獨特而出名的機場,全球各地還有不少機場是因為周邊景致過于優秀而被人銘記。
比如依山靠湖的皇后鎮機場,就擁有極好的降落視野。壯麗的山湖風光讓許多人將它投為“最不想降落的跑道之一”。

還有“一個島就是一座機場”的維拉納機場,它無邊的海景也令人心馳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