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秀
融媒體并不是一種獨立存在的媒體傳播形式,而是融合了傳統媒體及新型媒體的優勢,信息傳播速度變得更快、受眾數量變得更多、信息來源渠道變得更加廣闊的媒體模式。因此,這種多種傳播形式融為一體的多維度媒體拉開了媒體新時代的大幕。基于這種形勢,財經新聞在前行過程中應不斷摸索和尋求發展新思路,來提升財經新聞的傳播力,進而贏得更多受眾的認可。
傳統媒體包括報刊、廣播、電視、戶外四種信息傳播載體。在融媒體這種媒體傳播形式出現以前,傳統媒體坐穩了主流媒體的位置,人們獲取財經新聞資訊只能依賴于這些媒體。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融媒體這種新型的傳播形式應運而生,受到融媒體的沖擊,傳統媒體的受眾群體數量大幅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們獲取財經新聞資訊的渠道越來越多,電腦、數字電視、智能手機等各種新型的傳播工具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不用圍坐在電視機前去等待心儀的財經電視節目,而是隨時隨地可以通過智能手機中的APP獲取最新的財經新聞資訊,并且這些傳播渠道的信息量與日俱增,資訊類型、內容也呈現多樣化特點。比如人們想瀏覽股票的大盤信息,可以打開手機客戶端或者登錄專業的股票分析軟件,隨時可以觀測每日的股票大盤走勢。相比于傳統媒體環境下的財經新聞,融媒體環境所提供的財經資訊內容更加豐富。久而久之,傳統媒體財經新聞的受眾大量流失。
傳統媒體環境下,財經新聞真實性、權威性特點比較突出,即新聞報道的內容完全屬于第一手資料,經過后期加工與處理搬上廣播或者熒幕。比如,以專家訪談類欄目為例,欄目中專家對焦點問題的討論,通過任何其他途徑無法搜索到相關信息,因此,這類節目具有很強的原創性。
但是,在融媒體環境下,這一原創優勢不太顯著。比如某傳統電視媒體播出財經新聞資訊,在節目播出的同時,通過網絡搜索的方式,可能會搜索出幾十條相關信息,而與電視節目內容比對后發現,其內容近乎一致。由此可以看出,在融媒體環境下,財經新聞的原創性優勢不突出。
以“金融投資”這一話題為例,在傳統媒體環境下,電視財經新聞節目的主創人員常常聘請業內專家對熱點話題進行講解,并利用短暫的新聞播出時間向人們傳授金融投資技巧,告誡人們如何避免金融投資陷阱。但是,在融媒體時代,如果通過網絡搜索,與“金融投資”相關的話題不勝枚舉,金融愛好者不僅可以在這些新型媒體獲取更多的業內專家講授的經驗與心得,了解關于金融投資的技巧、方法、誤區,也能夠第一時間獲取業內最新信息。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傳統電視媒體的財經新聞節目的關注度也開始銳減。
與融媒體環境下的財經新聞傳播模式相比,利用傳統媒體來傳播財經新聞時,很難與受眾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并且受眾通過熱線電話反饋的一些問題也無法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解決,久而久之,人們開始轉向新型媒體。以抖音短視頻平臺為例,調查統計數據表明,目前,抖音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4億人,如此龐大的用戶群,給財經新聞資訊的傳播也提供了便利條件。并且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利用抖音短視頻平臺,財經資訊的傳播者能夠與財經愛好者或者專業人士進行實時互動,提出的問題能夠在互動過程中得以解決。對比之下,互動性差的傳統媒體財經新聞缺點暴露無遺,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
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逐年提升,人們在享受充裕物質生活的同時,開始將關注重心向投資理財領域轉移,旨在通過這種方式來增加個人與家庭財富。在這一背景下,關注財經新聞資訊的人員數量越來越多,尤其是25—40歲的年輕人,對炒股、基金投資、理財產品等財經信息格外關注。另外,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一些退休人員也紛紛加入投資理財的大軍,這一群體往往利用智能手機這種傳播載體,來瀏覽和觀看與投資理財相關的財經節目或者專業機構推送的最新資訊,由此可以看出,融媒體背景下,對財經新聞資訊感興趣的人群規模日漸龐大。
過去,各省市地方廣播電視臺制作的財經新聞節目內容較為單一,大體上涉及基金、證券、股票、銀行、黃金、外匯等,而這些財經內容對基層群眾來說過于專業化。在節目播出時,主持人或者節目嘉賓也常常運用一些專業化術語對相關內容進行解讀,這就容易給基層群眾造成一種“生疏感”,久而久之,對這類節目也失去了觀看的興致。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財經新聞節目的制作人不斷對節目內容進行創新,在保持固有優勢的基礎上,增設了一些與基層群眾息息相關的生活財經類內容,比如保險、普惠金融等,不僅拉近了節目和受眾間的距離,也使節目的關注度得到大幅提升。
為了博取更多人的眼球,在融媒體環境下,部分財經新聞節目的制作人采取了“緊跟熱點”的做法,即抓住時下發生的與百姓有著密切關聯的社會熱點財經事件,進行深度加工與處理。這些熱點新聞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的受眾,節目的知名度也不斷攀升。
融媒體環境下財經新聞提升傳播力的一條有效路徑是充分整合各種媒體資源,使媒體之間形成一種聯動效應,即實現資源共享與信息的快速反饋。比如文字類財經信息,也可以轉化成視頻信息通過短視頻平臺、手機移動端等傳播,使各類財經媒體互通互融。
以理財類財經資訊為例,目前,理財用戶數量激增,在這些用戶群體中,中老年人群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這類用戶群體比較青睞廣播、報刊、電視等傳統媒體,因此,媒體人可以對現有的理財類新聞內容進行創新改革,使內容更加貼近百姓,貼近現實生活。電視媒體可以在節目直播中開設熱線電話,方便中老年受眾在觀看節目直播的過程中與現場專家進行電話連線,以增加用戶與財經新聞節目的黏度。一些年輕的用戶群體更青睞網絡端、手機端的新型媒體,財經新聞主創人員應當結合這一群體的特征及其個性化需求,對財經新聞語言、內容進行調整和優化,進而吸引年輕用戶的注意力,以擴大財經新聞的傳播力與影響力。
近年來,人們對財經新聞的關注熱情高漲,尤其對房地產發展、金融投資、家庭理財產品等領域格外關注。在這一利好形勢下,財經新聞采編人員應當突破傳統制作手段的束縛,努力開拓線上傳播渠道,并充分發揮融媒體環境下多樣化傳播工具的應用優勢,與受眾之間建立和諧的互動關系。比如可以建立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抖音短視頻賬號等。
以微信公眾號這一新媒體傳播形式為例,采編人員可以采取實時推送的方式,將剛剛發生的社會熱點財經資訊上傳至微信端,在微信端建立用戶反饋板塊,在這一板塊,人們可以將自己的想法與觀點以文字、語音的形式上傳,這樣一來,采編人員能夠第一時間接收到用戶的反饋信息,并在征求業內專業人士的意見與建議后,及時予以回復,這種快捷高效的反饋機制將吸引更多用戶群體的關注。
另外,媒體人也可以根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建立在線直播平臺,在平臺建立之初,可以利用傳統媒體發布在線直播平臺的直播活動預告,吸引更多的用戶進入直播平臺。在直播過程中,主持人或者財經專家可以和用戶進行遠程視頻連線,針對用戶提出的財經問題,財經專家可以及時予以解答。這種線上零距離的親密接觸,不僅拓寬了用戶的財經知識面,也能為直播平臺引流。
融媒體環境下,IP 流量這一新名詞被賦予了全新的定義,各地方廣播電視臺也將IP 流量的高低作為衡量財經新聞節目受眾關注度的一項關鍵指標。因此,財經新聞節目的采編人員應當高度關注IP流量創造出的品牌效應,對財經新聞節目的內容及形式進行創新。比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各地電視臺近年來出現了一批王牌財經欄目,例如:央視財經頻道的《經濟半小時》,專注于農村致富題材的大眾專題欄目《生財有道》,中央七套的《致富經》,第一財經傳媒開辦的《頭腦風暴》以及大型人物訪談類節目《中國經營者》。這些受眾耳熟能詳的財經節目不僅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而且節目IP 流量也始終居高不下。因此,各基層媒體可以參考和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對現有的財經節目形式進行創新,以吸引更多人的關注。
比如國內某地物產豐富,尤其是菌類和野菜等土特產品是該地的一大特色,一些企業瞄準了這一商機,與當地的種植戶簽訂了合作協議。基于該地經濟發展的這一特點,財經新聞采編人員可以開辦一個獨具特色的“土特產品”專題,對土特產品的營養價值和經濟效益進行介紹。通過這種宣傳方式,吸引更多投資者,推進地方經濟發展進程。
無論在傳統媒體時代下還是在融媒體時代下,財經新聞在業內站穩腳跟的關鍵在于新聞內容是否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內容,尤其是優質內容,是傳統媒體財經新聞的突出優勢和賴以生存的根基。如今借助技術和渠道優勢高歌猛進的新媒體平臺,它們的成功其實也是建立在優質內容的基礎上。因此,“內容為王”原則始終是擴大財經新聞影響力與傳播力最重要的原則。尤其在市場競爭形勢日趨嚴峻的今天,財經新聞要想脫穎而出,則必須在內容上大做文章。
比如某網站的財經新聞報道了一篇“國際金價漲勢趨緩”的新聞,由于很多人對黃金的市場交易價格格外關注,因此,當看到這一醒目的標題以后,會點擊進入內容瀏覽界面,給網站帶來了流量。財經新聞采編人員可以對現有的線下與線上財經欄目和新聞內容進行創新,首先,用一個簡短精練的標題來吸引受眾的注意,然后,對新聞內容進行優化,提煉出亮點,使內容能夠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體現財經新聞的親和力。
目前,高科技已經在社會各領域得到普遍推廣和應用,這些技術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給社會各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比如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AR技術、VR技術等。為了增強財經新聞資訊的傳播效果,擴大財經新聞的影響力與傳播力,財經新聞編采人員應將這些先進技術與財經新聞制作融合到一起,豐富新聞內容,增加財經新聞的科技含量。以大數據技術為例,采編人員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的分析、篩選功能,首先對財經新聞受眾群體的年齡段進行分析,明確目標受眾群體更熱衷于哪些財經資訊,比如有的受眾對股票行情信息感興趣,有的受眾對外匯市場感興趣,有的受眾對金融投資理財知識感興趣等,當確定了目標群體關注的內容以后,采編人員應盡快制訂針對性強的策劃方案、選題方案。這樣一來,能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個性化需求,吸引目標受眾群體的眼球,對財經新聞傳播力的提升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更迭發展,財經新聞的生產體系和傳播格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和財經資訊客戶端為代表的新媒體平臺先后興起壯大,沖擊著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財經新聞的生存空間及其構建的話語體系。要想徹底扭轉傳統財經新聞的生存頹勢,必須自我革命,浴火重生。
融媒體環境下,財經新聞要想突出重圍、走出困境,一方面應當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不斷對節目內容進行創新和優化。另一方面,應當充分發揮融媒體的傳播優勢,通過與各種媒體形式的融合,來擴大財經新聞的影響力。基于這一思路,財經新聞采編人員應當在順應媒體融合發展趨勢的同時,用新穎的創意、先進的技術、扎實的專業功底來提升財經新聞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