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福

[摘要] 宣傳畫是電影傳播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書法是中國文化藝術的瑰寶。近年來,書法元素在中國電影宣傳畫中的應用日漸增多。為了更好地展現書法在中國電影宣傳畫中的文化魅力,促進文化傳播并提升書法的應用價值,本文將具體分析書法運用于電影宣傳畫時所體現出的文化自覺,從而進一步探討文化自覺產生的根源,提出書法運用于中國電影宣傳畫時需要掌握的四個傳播策略。
[關鍵詞] 書法 電影 宣傳畫 文化自覺 文化傳播
電影宣傳畫既是藝術設計的重要分支,又是對外展示文化內涵的一張“名片”。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過程中,弘揚和發展中華文化軟實力極為重要。作為電影的藝術表現手段與傳播方式之一,電影宣傳畫順理成章地成為對外展示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與此同時,書法也是極具代表性的中華文化要素,[1] 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是流傳千載的文化藝術瑰寶。隨著文化強國戰略的不斷推進和中國電影產業的快速發展,電影宣傳畫的設計及傳播日益受到國家重視和人民關心,特別是書法元素在電影宣傳畫中的應用受到了人們的普遍歡迎。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發展進程中,將書法運用于電影宣傳畫中的深層動因究竟是什么?書法文化的魅力如何體現在電影宣傳畫之中?本文圍繞這兩個問題,試從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傳播三個方面展開探討,提出書法運用于中國電影宣傳畫時需要掌握的文化傳播策略。
一、書法在中國電影宣傳畫中體現出的文化自覺
文化自覺是指對文化的自知與自省。[2] 將書法元素運用于中國電影宣傳畫設計正是文化自覺的充分表現。
書法在中國電影宣傳畫中體現出的文化自覺,主要反映在漢字文化的自覺、電影文化的自覺和藝術文化的自覺三個方面。
從古至今,文字歷來是文化輸出的重要形式及途徑。
電影的宣傳及文化推廣同樣也需要借助文字進行表達。
中國電影宣傳畫中的文字符號包括漢字、外文字體和阿拉伯數字等符號形式,其中漢字被視為不可或缺的設計要素。因為中國電影的銷售市場主要在國內,受眾群體主要是中國觀眾,因而漢字在中國電影宣傳畫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電影宣發有著重要影響。書法是漢字的表現方式之一,其基礎功能是承載與記錄信息,屬于漢字的藝術性表達。從創作角度而言,追求藝術化的表達和差異化設計是創作者的天然使命,也是藝術設計創作的本質。因此,將書法藝術與電影宣傳畫相結合,可以在傳達信息的同時,創作出富有個性與藝術美感的電影宣傳畫設計作品。
在中國電影宣傳畫中,運用書法元素不僅是文化表達的自覺,也是電影宣傳及電影文化推廣的自覺,更是設計藝術的自覺。例如,在電影《一代宗師》的宣傳畫中,標題“一代宗師”四字用行書與楷書寫就,橫貫畫面的左、右兩端,白色字體襯托在黑色背景上顯得格外醒目。這一設計手法不僅很好地展現了電影主題,向大眾介紹了影片信息,而且還通過大氣磅礴的書寫風格呼應了電影想要傳達的“武林宗師”的堅韌氣質,藝術性地做到了“字意合一”。就“一代宗師”四字而言,無論是從右至左的書寫方式,還是字體本身的筆墨語言和風格特點,都體現出了漢字、書法、電影相結合而形成的中華文化自覺。
二、書法在中國電影宣傳畫中彰顯出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自覺的基礎之上,[3] 根植于大眾對本國歷史文化價值及觀念的充分認同之中。書法之所以能夠應用于電影宣傳畫,并起到良好的宣傳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書法語言原本便承載著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深刻的精神內涵。
(一)書法文化歷史悠久
中國書法被數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所浸潤。從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象形字的緣起,從商周時期的金文中可以感受到書法之氣韻,從秦朝小篆中可以理解書法之風骨,從漢朝隸書中可以體會書法之厚重,從唐朝楷書中可以看見書法之標準,從宋朝行草中可以窺探書法之自由。書法與漢字的發展相生相伴,在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中展現出了極為旺盛的生命力,從古至今從未斷絕,且如今依然在不斷地創新發展。“書法不僅是雅事、韻事,更是與中國文化之根連接、與文人傳統相續的一種生存方式。”[4] 書法已全面融入當下的社會文化生活之中,見證并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發展,而這便是電影宣傳畫中的書法元素能夠彰顯文化自信的重要根源。
(二)中國文化精神
書法中承載的文化自信還來源于其本身所蘊含的中國文化精神。黑格爾曾言:“中國書法最鮮明地體現了中國文化精神。”這里提到的“文化精神”可被歸納為兩點 :一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傳承。在漢字的橫、豎、撇、捺之間暗含著“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而不同”“愛國愛家”“尊師重教”等中國傳統的儒家和道家文化思想。
就電影《八佰》的宣傳畫而言,影片名“八佰”二字采用穩重且極具力量感的楷書書寫而成,字體顏色仿佛將士們守衛四行倉庫時所拋灑的熱血,視覺效果非常震撼。
在這里,書法元素的應用非常契合中國文化精神和這部電影的主題,傳達出了將士們的家國情懷和舍生取義的高尚情操。二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審美的展現。書法中不僅體現著線條美、形式美和結構美,還蘊藏著意境美。
這些審美觀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內心世界,并且指導著文藝工作者的創作與生活。透過書法,我們可以抵達中國人心靈的“桃花源”,感受到中華文化魅力之雋永。
借由電影宣傳畫中的書法元素,書家內心最熾熱、濃烈的情感得以外化,從而化作一顆顆包裹著中國文化精神內核的文明種子,播撒于廣袤的世界文化原野。這種情感生發于中國文化精神、根植于文化自覺、鑄就著文化自信。總而言之,文化自信是促進文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中國電影的向前發展和電影宣傳畫設計創作水平的提升,皆離不開文化自信的不斷加強。
三、書法在中國電影宣傳畫中起到的文化傳播作用
文化傳播的基礎依然是文化自信。書法在中國電影宣傳畫中的運用,是強調文化軟實力的自信表現。關于書法在中國電影宣傳畫中起到的文化傳播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傳播電影文化信息。電影具有商業文化屬性,相關宣傳畫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宣傳電影、銷售影片。在這里,書法元素的運用是為設計服務的,其傳播的內容包括電影的基本信息以及類型與風格等。
二是傳播藝術之美。電影宣傳畫中的書法元素不僅能夠呈現出漢字的形式美和意境美,還能夠借助與其他藝術形式相融合的方式,呈現出設計之美。一般情況下,設計師的個人審美決定了電影宣傳畫的設計風格和對書法字體的選擇,這對受眾的審美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三是傳播文化認同感,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同和對“中國風”設計風格的認同上。對前者的認同可以直接表現為對書法的認同,對后者的認同則是受前者認同的影響而產生的認同。在電影《黃金時代》的宣傳畫中,“黃金時代”四字由楷書書寫,經由放大、打散處理后,以宋體形式重構于畫面之中,營造了獨特的空間意象。這些書法技法與元素的運用,不僅清晰地傳達了電影的相關信息,也展現了書法的形式美、意境美。在筆畫的光影交錯及書法元素的綜合運用中,電影宣傳畫透露出一股濃郁的“中國風”,使得觀眾很容易進入電影所營造的文化語境之中。
四、需要掌握的文化傳播策略
要想提升書法在電影宣傳畫中的應用價值,需要遵循一定的文化傳播策略,具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文化傳播應緊緊圍繞電影宣傳畫的主題、文化傳播內容和特點進行表達。例如,在設計電影名稱的字體時,應提前了解電影的主題思想以及電影中所蘊含的文化精神及價值觀念,之后再搭配合適的書法作品,做到“意在筆先”。第二,以符合規律為核心要素。一方面,要遵循設計規律,根據電影的主題與理念確定設計目標并擬定設計方案,同時結合宣傳畫的風格來確定書法創作的內容,再根據版面要求來確定書法字體的大小比例。另一方面,要遵循傳播規律,調研、分析受眾心理、受眾消費需求和社會的發展變化,在緊扣時代脈搏和受眾喜好的基礎上進行書法創作。第三,提高設計審美也是文化傳播的重要策略之一。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設計創作中,我們可通過強化形式美來提升書法的應用之美。
設計師可根據不同的電影主題及內容來調整宣傳畫的節奏與韻律,增強色調對比,注重變化與統一,快速提升電影宣傳畫的質感。第四,文化傳播的重要路徑是媒介。
在現代社會,傳播任何信息都離不開媒介的助力。為實現良好的傳播效果,宣傳電影一般需要借助多種媒介,這是由社會需求的改變與科技發展現狀所決定的。從紙質電影宣傳畫到投放于移動互聯網平臺的廣告,再到虛擬現實交互技術的應用推廣,文化傳播媒介呈現出時代色彩濃厚、面貌多元、快速迭代等特點。將書法元素融入電影宣傳畫的設計之中,需要創作者與時俱進,注重媒介的更新及使用。
五、結語
電影宣傳畫是宣傳電影文化與展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窗口,而歷史悠久的書法藝術亦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進程中,書法與電影宣傳畫的結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價值,其中不僅體現了中華漢字文化、電影文化和設計藝術文化,還彰顯了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促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電影的對外傳播。在創作實踐中,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國電影宣傳畫與書法的創造性結合,創作者或設計師要在選用書法字體時緊扣電影主題、遵循設計規律、提高設計審美、注重傳播媒介。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電影宣傳畫的設計者最為首要的時代任務就是堅定文化自信,使書法藝術和電影藝術在中華文化語境下融合好、傳播好。
注釋
[1] 孫群豪. 書法的文化軟實力不可忽視——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岳川專訪[J]. 書法,2014(7):58.
[2] 李靜. 少數民族題材電影70 年: 以守正促創新, 倚融合增團結[J]. 電影評介,2019(18):35.
[3] 田旭明. 文化自信: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深沉根基[J]. 湖湘論壇,2017,30(1):24.
[4] 孟寶躍. 論《紅樓夢》《儒林外史》中書法文化差異[J]. 淮北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