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在遼寧的文化百花園中,紅色文化獨樹一幟。因為,遼寧是抗日戰爭起始地、解放戰爭轉折地、新中國國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雷鋒精神發源地、共和國工業奠基地。遼寧這六大紅色標志,傳承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偉大精神,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在黨的奮斗史中熠熠生輝。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風帆正勁,迫切需要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激發昂揚斗志,戰勝驚濤駭浪,闖過激流險灘,實現既定目標任務。而以“六地”為代表的紅色文化,正是奮楫前行的信心之源、底氣所在。我們要深入闡釋、深刻認識“六地”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從紅色文化中汲取振興力量,始終堅定信心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松,堅決打贏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的“遼沈戰役”。
2022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好紅色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六地”紅色文化則是遼寧人民奮斗歷史的精神寫照。用好紅色文化,就要強化紅色文化的發展傳承,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紅色資源,以紅色文化涵養初心使命,筑牢忠誠擔當,激發奮進力量,不斷創造遼寧人民幸福美好生活。
“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遍布全省各地的紅色資源,是遼寧的寶貴財富,為開啟新征程、奮進新時代、實現新突破提供了豐富滋養。要讓這些紅色資源活起來、動起來、熱起來,將遼寧的紅色精神轉化為全省人民的理想追求、斗爭本領、實際行動,加快實現從精神力量到物質力量的轉變。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戰略高度,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了全面系統深入闡述。紅色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傳承發展紅色文化,要立足全省實際,全面做好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保護和利用工作,包括對革命遺址的修繕保護、對內涵的完善豐富、對資源的合理利用,讓更多的人看得見、記得住、受教育,推動紅色文化走進群眾、浸潤人心、照亮前路。
每一件文物、每一段歷史的背后,都有著感人的故事,都是一本生動的教材。要加強對社會散存的黨史文物史料收集整理工作,進一步豐富紅色館藏,講好遼寧紅色文化中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以紅色精神激勵全省人民在新征程上砥礪奮進、勇毅前行。
遼寧省文旅產業振興發展大會提出,要以更大的決心和更實的舉措,打好打贏新時代“遼沈戰役”文旅攻堅戰。遼寧是一片紅色熱土,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地位獨特,推動紅色文旅產業振興發展,遼寧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堅持文化賦能,以紅色文化培根鑄魂、凝心聚力,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的“紅色引擎”必將更加澎湃有力。
本欄編輯/張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