喆諧
目前,我國電動自行車的社會保有量已達3.5億輛,年產量近5 000萬輛。作為低碳環保、方便快捷的綠色交通出行工具,電動自行車在我國“綠色出行 智慧交通”體系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電動自行車在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安全隱患,特別是電動自行車的非法改裝、入戶充電、不當使用等引發的火災問題,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如何妥善解決電動自行車火災等安全問題已成為相關部門的重要工作之一,各級政府部門為保障老百姓生命與財產安全,消除電動兩輪車充電隱患,陸續推出了相關政策和規定。應急管理部《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第三十七條規定:禁止在高層民用建筑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公安部《關于規范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范的通告》中要求:嚴禁在建筑內的共用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國務院安委會印發的《加強電動自行車全鏈條安全監管重點工作任務及分工方案》提出12項重點工作任務,重點提到了充電安全。
中國自行車協會高度重視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問題,會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等單位完成了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相關國家標準的編制和發布,為行業集中充換電設施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組織行業骨干企業編寫并發布了《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使用白皮書》《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安全使用白皮書》,面向消費者推出了漫畫版《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使用白皮書》。此外,中國自行車協會技術委員會也將推動電動自行車充換電領域的健康發展作為2023年的重點工作任務之一。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換電產業快速發展,全國涌現出一大批具備物聯網技術的換電運營商。他們積極推廣以換代充的補能模式,將電池集中到智能換電柜內安全充電,通過平臺實施全程動態實時監管,用大數據、AI技術來識別充電風險、決策充電方式、推送異常狀態等。
這些方式能有效破除居民搭建私樁、家中充電、飛線拉電等弊端,通過企業提供統一充換服務以及系統智能的安全監測手段等,可以有效解決居民自主充電的安全難題。
據統計,當前在市場終端為電動自行車提供換電的企業已經有近百家。這些企業整體大概分為兩類:一類是面向B端的外賣騎手、快遞員等即時配送人員,代表企業有鐵塔換電、這鋰換電、小哈換電、智租換電等;另一類是面向C端的民用市場,代表企業有愛換換、嘟嘟換電等。另外,全國還有不少區域性換電運營商。
目前,通過基于物聯網技術及大數據的換電平臺,運營企業已經可以做到對每一塊電池,無論是在柜中的狀態還是在行駛當中的狀態,實現實時追蹤、保護、安全預警等;通過全面云端聯網,也可以對換電柜實現集中化、平臺化、數字化的安全能源管理。
電動自行車換電產業對電動自行車的消防安全和快遞、外賣等就業群體的出行需求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當前行業也面臨與四輪車換電類似的設施場地、電價收費和成本分攤等諸多問題。此外,電動自行車換電產業還存在產品缺乏統一的標準,換電柜選址難、落柜難、成本高,換電的滲透率還遠沒有達到預期等情況,目前還處于重投資、輕盈利的行業狀態。
電動自行車充換電產業發展任重道遠。期待電動自行車充換電產業在為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保駕護航的同時,能迎來發展的春天。
(來源:中國自行車協會)